评论 > 言论 > 正文

蔡霞:我为什么对中共绝望?【长文慎入】

作者:
蔡霞:你认识到党内的黑暗性(有一个过程)。你如果不动脑筋,你不接触那些东西,你是压根就不会认识到它有黑暗。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这个体制里长大,家里的人全都给你正面教育,然后他们把所有那些个阴暗面,我爸妈全部把它给包起来,根本就不跟你说,你哪里知道它有那么多黑暗面。他们知道,你不知道。所以我们讲,不自觉的老人们,他们会替党隐瞒很多东西。那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的眼前一片光明。当你自己进入到工作,进入到社会当中以后,你才意识到有很多问题。然后这个时候你会对这个党失望。

袁莉:大家好,欢迎来到不明白播客。我是主持人袁莉。

蔡霞出生于红色军人家庭,17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她自称曾是"狂热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名副其实"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人。蔡霞于1992年进入中央党校学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共党建。她曾致力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改革,希望中共能够从党内民主开始,经过长期努力,最终走向宪政民主。

她说,2012年习近平上台时,她"对中国充满了希望",以为中共会走上改革之路。很快,她发现这个党和这个国家都在朝相反的方向走。她从私下怀疑,逐渐发展到公开异议;从在中央党校教授党的中高级干部、受中宣部邀请参与撰写理论学习纲要、受邀到中南海讲课,到被训诫、被审查,直至2020年因批评习近平被开除党籍。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蔡霞老师在20大召开之前给我们讲一下她所认识的中共,中央党校是否曾是党内自由派的堡垒,以及为什么她认为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是精致的极权体制。这是我们的20大系列专题之一。

蔡老师,您好!您是何时在中央党校教书的?您当时教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大家在课上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吗?您和他们的互动是怎样的?

蔡霞:我是1992年进入中央党校学习的。1989年"六四"之后,全国党内惶恐一片。大家知道开枪肯定不对,那么党校的老师,你怎么去讲课?像我这样(当时在地方党校)讲党建的人,你怎么面对民众讲,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你怎么对基层的党员干部解释,"六四"开枪是对的?所以党里面是惶恐一片,不知道这个课该怎么讲。1989年10月7日,中央党校提前发了一个通知,地方党校的老师可以到中央党校去听课。我当时在地方党校嘛,我们校长收到通知,说赶紧到中央党校去听听,听听他们怎么讲课。我就到中央党校去了。到了中央党校,听了他们讲课,我碰巧知道可以考硕士研究生,还可以读博士研究生,因为那里就有学位了,我就有了这个念头。所以1992年,我就进了中央党校学习。

中央党校的教学是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在国家教委系统内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标准和毕业分配全部是纳入国家教委的,教学质量也由国家教委把关,要来审的。第二个部分呢,就是干部教育,副厅级以上,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其中,副部和正部级的干部里可能有一些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不会来,但是他们之前都是从厅局级、省部级过来的。胡锦涛就是80年代后期的中央党校的学生。

我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边读书,一边和领导干部学院打交道,因为我们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这样我基本上能知道当时那个学校的领导干部是什么样的情况。后来我进入教学的时候,我就可以把它做一个对比。1998年我在中央党校博士毕业,此前已经在地方党校做了六年的教学,再加上六年的硕士博士的学习研究,实际上我已经进入党建这个专业有12年了。毕业后,中央党校让我作为一个讲课的老师去独立开课,大概两年后我就成了中央党校的优秀教师,讲课讲得不错,哈哈哈。

那么90年代的干部学员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学毕业的很少,大专毕业的很多,还有中学毕业的、高中毕业的也很多。那时候出国的机会还不是很多,所以他们对老师提供的新信息很感兴趣,大家都希望学习,但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干。总体来讲,南方的领导干部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和北方的领导干部是不一样的。

90年代的干部年龄偏老,干部的"四化"是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到厅局级、省部级,基本上还是老人,"四化"的青年干部还没有能走到厅局级和省部级。2000年后就不一样了,"三个代表"思想提出后,相当一些人经过十多年的锤炼,在厅局级冒尖儿,就上了省部级。那时候学历状况就变了,大学本科是普遍,大专就很少,偶尔能冒出一两个硕士研究生来。再到2005年左右,我看到的干部学员的文化水平,大专就几乎看不到了,大学本科也不是很多,很多干部写的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偶尔有海外留学的人回来。袁莉,你还记得高西庆吗?

袁莉:当然记得了,我见过他呀。

蔡霞:他当时在省部班,是证监会的副主席。

袁莉:他是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毕业的。

蔡霞:他的学历和人家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开始教哪个班的学员的时候,第一关注的就是年龄、文化程度,哪个地区来的官员,哪个部门或者系统的官员,所以高西庆这样的,很入我的眼,我那时候就比较注意,就是很突出的学员。后来他们在学习讨论的时候,我们和他讨论一些问题,你就能感到他的素质就是不一样,在外面训练过的和在国内的人,知识水平、知识面、思维方式,他就有很多不一样。

那么干部的教学讨论呢?2000年后,我作为一个正常排课的老师,每个学期都有课,要去接触不同的班次,跟他们讨论问题。当时,"三个代表"思想,给了党内一个思想空间。坦率地讲,官员其实是很动脑筋的,他们思想不保守。为什么他们思想不保守,很动脑筋?因为中国社会发展变化那么快,所有社会变化中的新的问题、新的难题、新的情况,是他们首先面对,不是中央高层面对的。地方干部要面对,不解决这些问题,他怎么办?所以他们就会把这些问题带到中央党校来。过去,这些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办法解决,就得逼着他,想新的办法来解决。有些当地的突出难题,是过去欠账欠下来的情况,是那些官员的前任的前任的前任的工作当中的失误和偏差,遗留下来的问题,到他们接手的时候,变成一个突出难题。

袁莉:当时官员比较头疼、比较有共鸣的难题,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蔡霞:干部的提拔当中,要用经济、GDP来衡量。最开始的那些干部,只要你敢干,就有GDP,但是GDP是不是真的给当地产生了经济效益?那不见得,可能就会留下一堆问题来。GDP有了,但是捅了窟窿。他升官上去了,但是后来的干部就去填这些的窟窿,比方做个花架子,这块地开了、工业园区开了,你说你引进了项目,但其实项目没有进来,厂房和土地空在哪儿,后面的干部就要去填这个窟窿。你就发现表面上GDP很好看,但实际上里面是一个烂摊子的窟窿,把它填完后,经济资源基本上就用完了,那你怎么给自己创造GDP呢?所以后来的干部他就不填窟窿了,这就叫"新官不理前账"。前任捅的窟窿扔在那儿不管,我另外找个地方开起来,这样他就提起来快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干部流动太快,他对这个地方没有感情,也没有责任感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不明白播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031/1823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