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最多撑半年!他靠一己之力 揭开普京的底裤

作者:

毕竟自2014年后俄罗斯就被迫大量动用一号“储备基金”来弥补财政短缺,即使在财政紧缩之下,到2017年年底,此前约六万亿、占GDP约6%的一号“储备基金”便已在3年时间内全部用完。

占GDP约4%的二号基金“国家福利基金”得益于2018年、2019年的两个四万亿油气盈余,再加上2021年的两万亿油气盈余,

从四万亿跳涨到十四万亿,成了进行俄乌战争的最大底气。

现在俄国家财富基金名义上还有十万亿,但是面对每个月近1.8万亿的凶猛赤字,花光也就是半年的事。去年的3.3万亿赤字都还没算呢。

当财政基金严重赤字,又无法借外债内债持续,那么剩下的唯一办法恐怕只有印钞了。

至于印钞的后果嘛,世界各国特别是俄罗斯自己的历史已经示范过多次了,不用累述。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古往今来都不存在越打越有钱的战争,哪怕强如美国,也是日费千金。

孙子兵法》有云: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译文是——用这样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城会感到气力衰竭,如果长期让军队在国外作战,那么国家的财政就会紧张。

部队疲惫,士气挫伤,实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列国就会乘此危机发兵进攻,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

所以,在军事上听说过那种因指挥笨拙而速战失败的,没听说过那种指挥巧妙却将战争久拖不决的。

战争拖得很久却对国家有利,这种情况是从来没有的。

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弊端的人,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用兵益处。

简而言之,打仗就是“打钱”。任何战争都是有目的,或为人,或为财,或为物。同时,任何战争都必须消耗一定的东西。

也可以说,任何战争都必须消耗一定的人才、财力、物力。

人、财、物是战争的初始,也是战争的终结。

故兵贵胜,不贵久。懂得用兵之道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

从一些战场报道中,可以发现不少乌克兰一线士兵在研读《孙子兵法》,不知道这背后反映的道理,有没有影响到他们。

当然,还会有很多人好奇,俄罗斯打到没钱了?乌克兰就有钱吗?

列举几个数字:乌克兰2021年财政收入400亿美元,支出465亿美元。2022年收入下降到200亿美元,支出增加到700亿美元,赤字500亿美元,与俄罗斯相当。

但是,美国和欧洲轻轻松松就把这500亿美元给平了。

相比在阿富汗荒凉群山每年烧掉的200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可能并不怕花这笔钱。

最后,还是用另一段中国古文名篇作为结语吧。文字浅显,耳熟能详,就不用翻译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党媒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12/186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