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经典,却少有人知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家中老人经常会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简言之就是儿孙们有自己的福气,家长无需过多的操心。虽然人们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经典,却少有人知。

谚语典故

这句谚语最早起源于明朝宣德年间,话说有位姓罗的秀才,多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为了生计,无奈做起了教书先生。

某天休假时,罗秀才突然想起好久未回家了,便决定即刻启程回家转转,他刚一进家门,便看到自己7岁的儿子在院子里活蹦乱跳的玩耍。未考中状元的遗憾让秀才把念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便出了一个对子试试儿子能力如何。

秀才想了一会后说出一个“天”字,让儿子对出下联,秀才儿子思考了半天,正不知如何办,突然看见身边的奶奶一直对他挤眉弄眼,手指向地下。

奶奶的本意是想让孙子说“地”,谁知孙子完全不懂她的意思,只是顺着奶奶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地上有一坨“鸡屎”,便脱口而出说了个“鸡屎”。

听到儿子回答,秀才如五雷轰顶,仰天长叹道“孺子不可教也”,不久便遁入空门、剃度出家,从此再也不问世事。秀才的妻子看到丈夫的决定后,心中愧疚万分,她认为是自己没有把孩子教育好,才致使丈夫如此失望。

秀才的妻子后来为儿子花重金聘请了当地有学问的人,一对一辅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秀才的儿子已25岁,也是在这一年中了举人

很快秀才儿子高中的消息就传开了,罗秀才在寺庙中也听说了这件事,心中十分激动,便下山想看看儿子,没想到家中守卫根本不认识他,误以为他是来化缘的,直接将秀才挡在了门外。

罗秀才欲哭无泪,在门外写道:“离别十八载,钱财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后

来这句话被当作谚语流传下来,罗秀才看到儿子现在的成绩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不由得感叹“儿孙自有儿孙福”,而他自己也只能表态“莫为儿孙做牛马”。简单来说就是儿女们各自有各自的福气,家长不要为孩子一味地做牛做马。

纵古观今引人深思

这就是谚语的由来,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儿女们后期的运气、福气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母亲的引导,如果不是孩子母亲紧抓教育,不是任由儿子自生自灭,那么就算孩子再有福气也很难成就大事。

典故中的罗秀才作为父亲并没有尽到责任,逃避现实,在孩子小时候没有陪在身边,令孩子缺失父爱,罗秀才为了自己的面子抛妻弃子,实属不合格,最后用儿孙自有儿孙福来为自己开脱,令人不屑。

了解了这句谚语的由来,有朋友会说这就是当父母不负责任的说辞,但以现今的眼光来看,这句谚语是教会父母与孩子应该如何正确的相处。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长大后能成为栋梁之才,为了让孩子避免自己走过的弯路,总是拿所谓的经验来教育孩子,还为孩子选择好他的人生,这样的做法是愚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有思维和想法的,家长一味强加自己的意愿往往容易适得其反。

孩子们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但也不要一味压制,孩子健康快乐是最重要的。

亲情的伟大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父母是最无私的。

从小将孩子辛辛苦苦拉扯大,上学了担心学习,工作了担心工作,又害怕孩子受委屈,结婚买房买车,生活得好不好,孩子有了后代后又开始操心照顾,为了孩子从年轻一直消耗到年老。

这句谚语中“儿孙自有儿孙福”也是教导做家长的要懂得宽心、放手,明白孩子们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福气,如果一味地患得患失,顾虑子孙以后的生活,除了自身辛苦没有喘息的机会外,人生也只有琐碎的事情不再有快乐。

结语

总的来说,这句谚语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的很多父母认为为了孩子一切辛劳都是应该的,心甘情愿的,实际上感动的也只有自己,往往这些关心过度的压在孩子身上就成为了无形的精神枷锁。

久而久之,容易将孩子抚养成了“巨婴”,愿家长们能提升教育的新观念,不要过度攀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个孩子不仅有智,有德也是尤为重要的。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赵新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603/190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