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官场 > 正文

被判死刑的中国高铁总设计师:贪腐是为参选院士

最近,饶毅又和中国科学院吵了起来。

起因是5月31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79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额不超过90个。

同一日,著名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表题为“院士选举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贿赂上交”的文章,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大的问题在于:本世纪以来,每一轮都有候选人直接金钱给有投票权的院士。”直言院士贿选问题。

饶毅这些话引起了一些敏感人士的不满,6月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王勇对此进行了回应,呼吁“饶议科学”提供其提到的院士增选工作中行贿受贿的相关证据或线索。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诚请贵公众号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文中提到的院士增选中的行贿受贿问题,向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提供有关证据或线索。我们将按规定启动调查,坚决一查到底。问题一经查实,无论涉及何人,必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饶毅就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反腐方面的建议具体说了些什么,走向科学小编点开《院士选举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贿赂上交》一文,作为一篇建议文章,竟然已被“和谐”了,目前已显示“此内容暂时无法查看”。

饶毅文章被删,但还是起作用了,此次院士增选首次明文禁止说情打招呼,违规者将永久取消参选资格:“对实施说情打招呼的候选人终身追责,一经查实,永久取消其参选资格;如已当选,则按程序取消其院士称号。”

对于6月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王勇发文喊话饶毅,“请其提供其提到的院士增选工作中行贿受贿的相关证据或线索。”的回应,6月12日,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发表“荒冢一堆与花翎鸟羽”一文,对伪科学家的点评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批评一些在中国扮演科学家的人,特别是他们的不良行为,从世界的角度、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是批评科学研究边缘的小不点。既不是大卫战巨人,也不是唐吉柯德战风车,而是特定时间、地点对底线和边线的基本要求的扫地清洁工。

一些自认为与某种机构有关联的人,需要知道机构彼时彼地是否在历史的反面。明知故问,自己应该负责任的事情,顾左右找非当事的其他人,是正常成年人都能看穿的拙劣表演。

而有些不论事情本质只为“以小博大”起哄的人,需要知道你们认为的大人物,从来不是重要的科学家,而都必定成为荒冢一堆。

在世界的科学史上,意义来自实质,而不取决于部落自己插的花翎鸟羽。

走向科学小编看到这里,为敢言的饶毅默默点了个赞,因为这样的人现在已经凤毛麟角了。

此事比喻起来就是:

路人A:你老婆出轨了!

绿帽男:你拿出证据来。

路人A:关我屁事!

此时,走向科学小编的头脑里不但立刻浮现出袁隆平、屠呦呦,颜宁,还浮现出了烟草院士和差一点当选的茅台院士,但尤为不能忘记的是另一个曾经响当当的人物,中国高铁之父——张曙光。

原中国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因受贿金额高达4755万余元,于2014年10月17日,被判处了死刑。

当法官询问他为何会接受受贿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悔意,坦白道:为了追求中科院院士的尊号,我不惜背叛了自己的良心,沦为了贪污受贿的角色。

今天,走向科学小编给大家讲讲张曙光的神奇故事,很励志,也很反省。

在1956年,江苏溧阳的一个家庭欢喜地迎来了一个新生命,这个孩子名叫张曙光。父亲以“曙光”为名,象征着他将是这个家庭的曙光和未来的希望。

他从小机智聪慧,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充满了童年时光的欢乐和活力。他的性格也深受亲友们的喜爱,人们见到他总会赞叹道:“这个孩子聪明过人,前途无量。”

他的父亲是一位忠诚勤奋的铁路工人,工资虽然不高,但足以维持家庭的生计。

为了防止他四处闲逛,父亲常常让他待在身边,而这些关于铁路工作的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熟悉起来,这对他的学业和职业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8年,张曙光面对填报大学志愿的抉择时,他做出了毫不犹豫的决定——选择了一所与铁路相关的学校。

最终,兰州铁道学院如预期地录取了他。大学生活对于张曙光来说简直如鱼得水,他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踊跃加入学生会,并且还竞选了班级的干部职位。整个大学时光,他过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活力与激情。

1982年,张曙光顺利毕业。凭借着他出色的人际关系和不俗的学业成绩,他被分配到了上海铁路局工作。

在平凡的生活中,张曙光不断追求更高职位,默默地耕耘了整整十年才最终当上了副段长。

1991年的年末,是他职业发展的转折点。那一天,他从基层单位迈向了中央部委,被调任为一名铁路管理工程师。

有关他的晋升,猜疑不断,有人说他贪腐行贿,有人说张曙光的岳父是铁道部的元老,他被迫卷入了一场调查,最后,缺乏证据,不了了之。

1994年,张曙光得知客车处处长职位已经被填满,而副处长一职却空缺着。这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向客车处的领导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获得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试岗机会。

在试岗期间,张曙光展现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和卓越的沟通技巧。凭借这些优势,他紧紧抓住机会,并赢得了领导们的赞赏。通过辛勤努力,他最终获得了副处长的职位。

尽管成为副处长后,张曙光并没有放松对工作的要求。他深知,在职场上只有凭实力才能立足,而人际关系只是辅助因素。因此,他依然保持着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每天早出晚归。

有时,他甚至因为工作到深夜而不得不在办公室过夜。这种坚持和奉献精神让人不禁想起铁道部的一位领导,因为他们在工作作风上如出一辙。

张曙光是那位领导的得力助手,担任着重要的追踪工作进度的责任。他是一个真正的勤奋工作者,总是愿意为了工作付出额外的努力。

张曙光对他的工作充满热情,因为他将自己的晋升希望寄托在上级领导身上。他相信,只要他不断努力,尽职尽责,他的付出将得到认可和回报。因此,他每天都陪伴领导加班,从未抱怨过熬夜工作。他坚定地执行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从不马虎草率。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逐渐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青睐和欣赏。除了在工作上展现出色的能力,他还被授予一些私人任务。

1998年,老处长退休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被任命为客车处的新处长。

2003年,张曙光被调到北京铁路局担任副局长。

在担任副局长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突然被紧急召回原单位。这次调动无疑彰显了张曙光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

他被调至铁道部的装备部门,在这个新职位上,他的责任是引进高铁技术。当时的高铁技术链条还不够完善,国内也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

张曙光瞄准了这个机会,他知道自己可以通过这个职位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力。他刻苦学习高铁技术,深入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发展。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毫不松懈。

张曙光,作为高铁行业的杰出人物,无可争议地傲视群雄。他在填补知识空白的道路上走过了艰辛的一程,然而他从未被困难击倒。凭借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不仅引进了国外的先进资料,还撰写了多本关于高铁基础理论的重要著作。

他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领域。他积极领导多个国家重点工程,推动高速列车的发展进程。张曙光的卓越表现和扎实工作,使他成为中国高速列车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声誉迅速传遍高铁领域,频繁亮相于各大媒体新闻和电视节目。

这些突出的成就为他赢得了晋升的机会,他担任了铁道部运输局局长这一高位,名利双收,成为行业内的翘楚,上级领导将他视为最佳人选。这次晋升不仅对他的职业生涯是一种肯定,也是他不懈努力的回报。

人们津津乐道于他一年内三次晋升和卓越的工作表现。他为铁路部门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人们感激不已,纷纷称赞他为“中国高铁技术第一人”。

当他55岁那年,如果时间能够停滞不前,他的人生将如同众人所言,前途光明,一片辉煌。然而,生活就像一出戏剧,充满了无法预测的转折。在最后的阶段,曙光的智慧反而成了他的负担,他的人生最后几年变得黯淡无光。

张曙光在高铁技术上拥有了一些成就后,把目光聚焦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上。

对于张曙光来说,成为一名院士不仅代表着学术上的崇高地位,更意味着在中国官场拥有着副省级干部的地位。

院士制度独特的吸引力让他无法抗拒。获得院士头衔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带来极大的便利,例如医疗、教育和交通等方面的特殊待遇,同时也享受到更充足的人员配备。相对于其他官员在六旬之龄就要退休,院士则拥有着终身制的特权。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院士所能够支配的资源。院士的影响力涵盖了众多学术资源,其价值几乎可以用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来衡量,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利益。

因此,获得院士头衔不仅对个人本身带来巨大的利益,也为所在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个职位的潜在效益令许多人趋之若鹜,而张曙光也难以抵挡这个职位所带来的诱惑,他开始暗中策划着获取院士头衔的邪恶计划。

对于张曙光来说,院士头衔是他的追求之路,他已经两次参与了院士评选。2007年,他第一次踏上了评选院士的旅程。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同行们竞争着,争取得到最终的认可。

在张曙光的学术事业中,参选院士是他追求的巅峰。然而,命运对他并不仁慈。他刚刚递交了参选院士的申请材料,就遭到了一系列关于学术成绩造假的举报信的轰炸。

这些举报信如潮水般涌来,使得张曙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他所在单位的推荐人,迫切需要核实这些指控是否属实。中国科学院特派员前往他所在的单位,原铁道部,展开了一场调查。

然而,铁道部高层对此事却不承认任何问题的存在。张曙光的同事们纷纷表示,这些举报信可能是恶意的谣言散布。调查结果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使得这个案件悬而未决。尽管如此,这个事件对张曙光的声誉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最终导致他以微弱的差距落选院士,仅差7票之遥。

然而,这并不是张曙光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在2009年,他冒险行动,利用自己的职权索取巨额贿赂,并对关键人物行贿,希望能够为自己拉选票。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他,以微弱的一票之差,他再次落选。这次的失败成为他人生中最为痛苦的挫折。

正义的网不会漏掉任何一处漏洞。在2011年2月,张曙光因涉嫌贪污、受贿和行贿的罪行被停职并接受调查。

经过漫长的审理,终于在2014年10月17日,张曙光的案件迎来了重要的进展。他被判处了死刑,然而执行死刑的日期被缓期了两年。这个权力的追逐成为了他沉重的枷锁,他曾经的财富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当宣判处决的那一刻,张曙光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无力抑制地崩溃痛哭:“我对不起人民的期望,我罪该万死!”

此后,张曙光积极配合调查并接受改造。他的态度和悔过的表现给予了他一线希望,于是在2017年,死刑的判决被改为了无期徒刑。尽管他保住了性命,但他余下的岁月将全部在监狱中度过,以此来忏悔自己的罪孽。

曾经应该是辉煌灿烂的人生,却因为一次次的对金钱和院士名声贪念而迷失了方向,最终把一手好牌打得支离破碎。张曙光的结局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贪婪就如同一种毒药,一旦沉迷其中,迟早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如果砸钱就能当院士,岂不成了世界科学界的笑话,正如饶毅所说,在世界的科学史上,意义来自实质,而不取决于部落自己插的花翎鸟羽。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鳖扯犊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619/191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