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AI曝致命伤 微软、Google等科技大咖恐成待宰肥羊

八个月前,OpenAI推出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掀起的“生成式AI”热潮延续至今。但如今,AI的“致命伤”也日益暴露在众人眼前,可能使微软、Google乃至于其他跟着争先恐后推出AI应用的科技巨人如苹果和亚马逊,统统成为待宰肥羊。

人工智能(AI)公司挨告案件与日俱增,暴露出欠缺法律保护的弱点,可能使微软、Google等争先恐后推出AI应用的科技巨人成为“集体诉讼饿狼”追逐的待宰肥羊。(路透

八个月前,OpenAI推出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掀起的“生成式AI”热潮延续至今。但如今,AI的“致命伤”也日益暴露在众人眼前,可能使微软、Google乃至于其他跟着争先恐后推出AI应用的科技巨人如苹果和亚马逊,统统成为待宰肥羊。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凯斯勒指出,AI的致命伤在老派的媒体问题。

首先可能吃上著作权(copyright)官司

诸如ChatGPT、Google的Bard和Meta的Llama,都是大型语言模型,意思是这些AI工具借由读取服务器可能捞到的一切数据,包括维基百科(Wikipedia)、充满偏颇言论的推特(社群平台X的前身)、喊进GameStop这类迷因股的网络论坛Reddit等来源,输入上兆个参数。饱食这种种资讯,ChatGPT难怪容易产生妄想。社群媒体公司如今也想分一杯羹,因此对扫瞄平台上的资讯设限。

目前的搜索结果虽会呈现一小段著作权内容,但一般被视为“合理使用”。不过,OpenAI或Google或Meta可以扫瞄别人的著作权素材,然后据此创作全新的内容?或者,“生成式AI”产生的东西,应当被视为“衍生作品”,需要经过原始著作权所有人许可?

最近一连串与AI相关的著作权官司兴起,可能有助于解答此问题。

喜剧演员暨作家Sarah Silverman上月加入集体诉讼的原告行列,控告OpenAI和Meta“剽窃、并吞”他们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制作出“衍生作品”。

小说家Paul Tremblay与Mona Awad控告OpenAI,指称该公司的ChatGPT摘要书籍内容的能力超强,是因为先扫瞄他们的书才办得到。

AI生成图片公司Stability AI遭Getty Images和其他公司控告,因为经文本指令驱使后,便扫瞄他们的图库并擅自取用图片作为AI生成图像的基础。

ChatGPT撰写代码的能力愈来愈强,最近微软的AI写程序辅助工具“Copilot”开始每月收费30美元,或许有助于支付一笔可能上看90亿美元的侵权官司赔偿金。律师Matthew Butterick代表一群开放原代码程序员提出集体诉讼,控告微软和OpenAI盗用有著作权的代码。

第二个问题是诽谤官司

若说著作权官司是一阵“头痛”,那么诽谤官司的严重性就有如要动“脑白质切除手术”。

社群媒体公司和云端服务业者因为受到1996年美国“通信端正法”第230条款保护,无须为平台上由用户目行发布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责任由发布者承担。没有这230条款,就没有后来的推特或脸书。

但诸如ChatGPT这类工具不只是“代管”(host)内容,他们还“制作”(create)内容,形同出版者,且不受任何类似“230条款”的法律保护。

电台主持人Mark Walters控告OpenAI诽谤,因为ChatGPT指控他挪用一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他的指控或许在法律上站得住脚。

新兴的AI产业迫切需要法律保护--姑且称之为“230条.ai”。但科技公司在仍欠缺法律保障时就急于推出AI产品,显得十分不智。凯斯勒预期,游说团体不久将力促国会采取行动。

一般美国企业显得较小心翼翼。不少企业禁止员工在公务笔电上使用ChatGPT,担心自家专属的代码和智能财产遭AI工具窃取,或衍生出法律责任问题。

微软、Google和动作较慢的苹果与亚马逊,合计市值超过8兆美元,想必会引来一群“集体诉讼饿狼”追逐,而他们的AI产品与服务正是狼群眼中的待宰肥羊。

AI是科技业的未来,且将推动经济下一波生产力成长和财富创造;然而,仓卒在市场上推出准备不周、甚至严格来说有违法之虞的AI工具,将减缓AI应用普及的步伐,实属可惜。凯斯勒呼吁这些公司,尽快设法保护自己的“阿基里斯腱”,补强AI法律弱点,事不宜迟。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02/193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