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七常委不去灾区 民间追问 党媒发文掩饰

中国华北、东北多地洪灾肆虐。尽管洪水滔天,中共七常委无一人现身灾区,他们人在北戴河。近日网络出现许多前任领导人亲身到灾区的照片视频,外媒也在追问现任高层为何不到灾区。中共党媒却连续两日发文为习近平救灾表功。

2023年8月5日,河北省涿州市,一名男子蹚过退去的洪水,拉着一个装满从建筑物中抢救出来的物品的袋子。

中国华北、东北多地洪灾肆虐。尽管洪水滔天,中共七常委无一人现身灾区,他们人在北戴河。近日网络出现许多前任领导人亲身到灾区的照片视频,外媒也在追问现任高层为何不到灾区。中共党媒却连续两日发文为习近平救灾表功。

七常委不到灾区 党媒反为习李表功引质疑

中共新华社8月6日报导,受习近平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8月5日至6日先后到天津和黑龙江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张国清8月1日也曾赴北京市门头沟区指导灾情处置。

迄今为止,中共政治局里,只有身为主管水利的副总理日张国清出面救灾。

连日来,中国网络热传中共前领导人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亲临救灾的照片和视频。其中一个视频是胡锦涛亲自动手,和官兵一起传递物资。还有3月卸任总理的李克强,之前在重庆实地考察水灾的视频,李克强当时踏入水中的玉米地,捧起玉米查看。

法广中文网8月6日文章指出,这是民间又在发问,关键时刻,领导人在哪里?中国民众向来对领导人“要求不严”,只是“有比较就有不满”,他们想起了习近平前任抚恤灾民的传统。

或许是出于舆论压力,党媒新华社8月5日、6日连续两天刊文,为习近平遥控“亲自指挥”抗洪救灾表功。

5日,新华社发表一篇通稿,大标题:“风雨同心人民至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指挥北京防汛抗洪救灾”,当中罗列了习有关北京防汛抗洪救灾的指示。然后附带提到总理李强先后多次作出批示救灾。各大官媒纷纷转载。

8月6日,新华社续发“大稿”,题为“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指挥河北防汛抗洪救灾”。

文章再次罗列了习近平如何遥控河北抗洪救灾,以及总理李强也对救灾作出批示。但是文章完全没有提及,为什么习近平、李强等人不去灾区视察灾情?

中共官方7月18日出版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一书,《中国水利报》配发社论称,在习近平治水论述指引下,中共“治水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云云。

但该书出版不到两周,北京河北遭遇大洪水。

有网友怀疑:“这是不是有点高级黑,前两天学习习近平治水,这两天说习近平亲自指挥”。

网友@BlackTortoise23说:“哎,古代皇帝春社时都要亲耕祈求风调雨顺,发生灾异都有亲自祭天谢罪,好家伙现在发洪水就发一篇指导思想,这是连皇帝都不会当了啊。”

评论人士石穿云8月7日在“希望之声”撰文表示,在中国古代,发生洪灾、地震等灾变,君主经常下发的反省诏书,旨在承认自己的过失,改变政策。但这在共产党的治下,这是不会发生的。无论党治带来多大的人祸,中共从不承认错误,继续宣传自己“伟大、光明、正确”。这次党媒接连发文为领导人表功,也只是老套路。

石穿云还指出,或许人们还会对比习近平的前任中共领导人现场抚恤灾民的传统,对于这一届更有文革成长色彩的领导人的作为感到不满。但是恐怕也只是在不好中找好一点的而已。整个中共专制体制,一直是迫害人权的强力机器,历年累积欠人民的血债,历代党魁,谁没有其中的一份?

水淹涿州保雄安 领导人避走北戴河

中共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日前提到要“确保首都北京和大兴机场防洪绝对安全”,以及“确保雄安新区防洪绝对安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则称减轻北京防洪压力,坚决当好首都的“护城河”。

河北灾情严重,涿州市变成“涿州湖”。越来越多声音指出,河北泄洪、水淹涿州,主要是保中共所谓的“千年大计”政绩工程雄安新区。

法广表示,为了保卫北京以及远未成型的“副首都”雄安实施的分洪泄洪策略,由于决策不透明、预警不及时,加之河北最高官员不惜说出“河北要当好首都的护城河”这样的话来拍马,也激起民众的愤怒和不安。

霸州也因泄洪导致大面积被淹,房倒屋塌,数万人无家可归,村民们包围政府大楼,打出“还我家园,明明是泄洪原因,却说降雨所致!”抗议当局隐瞒真相。

习近平最近一次在央视新闻画面中公开露面,是7月31日在北京出席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同一天,总理李强会见访华的乔治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Irakli Garibashvili)。此后,除了蔡奇以外的六名政治局常委均未在电视新闻中露面。

中共新华社8月3日报导,蔡奇等人受习近平委托,代表中共当局向参加休假活动的57名专家致以问候。许多分析者认为,这侧面说明一年一度的“北戴河时间”到来,中共高层已前往北戴河。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07/193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