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陶杰:如果当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结盟

作者: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全球形成两大对抗的格局,轮廓逐渐清楚。一边是中国与俄国形成轴心,另一边是以美国为首的欧洲与其他国家包括印度。

世界逐渐没有选择,必须在两大阵营之中所谓“选边”。

中俄两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的轴心问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这两个国家一百年来,现代化都不成功。

这两国的君主,很早就想“自强”,羡慕英国工业革命后步入现代文明,自己也想仿效。中国的康熙大帝,对于西洋的钟表和天文学很有兴趣,但满洲人由康熙慈禧太后,民族智商眼界所限,始终不明白西方文明的工具,其核心是自由的思想和民主宪政。

失败的民族,其失败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俄国的彼得大帝,也梦想成为一个欧洲国家。18世纪初期,俄国想以军事技术的提升,理性化的行政与财政组织,仿效路易十四的法国。

但彼得大帝不明白:俄国仍实行根深蒂固的农奴制度。彼得大帝只想建立一个强大的军事政体,国内缺乏知识分子、工匠、记者与中产阶级,而大部分西欧国家在14世纪之后,已经没有农奴制度。

法国是彼得大帝模仿的典范。但是彼得大帝不懂何谓“社会契约”。法国先有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认为要建立一个公民社会,不是靠一个皇帝从上而下建立他的理想国,而是要让自由的核心价值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卢梭认为:现代化的意识与诉求,不能由一个国王本人觉悟之后赐予,而是由下而上的觉醒。人对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唤发,加上实验精神,形成人权意识、社会有赖于个人彼此的尊重,而形成社会契约。

对于坚信农奴制度的彼得大帝,俄国不可能变成法国。卢梭看不起彼得大帝,觉得他只懂得羡慕凡尔赛宫的华丽,而不知道如何开展俄罗斯民族的更新:“他希望能马上创造出德国人或英格兰人,但他应该开始培养俄国人。”

同期另一位思想家伏尔泰,对彼得大帝则称赞不已,认为彼得将愚昧的臣民文明化,“将圣彼得堡由荒野中雕琢出来”。

伏尔泰赞颂俄国贵族学习法文、穿丝袜、戴假发的努力,连配戴长剑也模仿十足。伏尔泰很赞服圣彼得堡这个城市,认为圣彼得堡已经有意大利歌剧、法国演员,结束了野蛮,具有华贵的品味。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对彼得大帝有不同的看法。正如十年来美国的华尔街投资者,包括副总统时代的拜登,对于中国建筑高速公路与高铁的速度、上海浦东陆家嘴的高楼大厦,一切都模仿了香港和洛杉矶的摩天大厦,觉得十分钦佩。

伏尔泰只看见圣彼得堡的外壳之华丽,而卢梭看穿了彼得大帝其中的苍白。

历史的发展,证明卢梭对了,伏尔泰错了。

俄国与康熙大帝的后裔邻国一样,到了21世纪,还要发出战争的威胁来证明自己的伟大。绕了一个马克思列宁血海般的理想国的大圈子,最后回到起点,而起点连彼得大帝时代的品味也不如。

西方警惕俄罗斯,是因为彼得大帝形成的沙皇霸权,只懂得向外扩张,不懂得内部价值观的提升。现在远东多了另外一个现代版的康熙大帝,联手向没有路易十四的英美欧洲发动进攻。

这是划时代的历史大事,形成的挑战,可谓千年一遇,世界正处于火山口边缘。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CUP媒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16/195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