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债务、战争风险迭加,“一带一路”未来挑战多于机遇

第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月17日将于北京迎来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140多国代表出席。据中国上周发布的白皮书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年来共签建的工程合同金额高达2万亿美元。但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疲软及俄乌、以哈冲突不断,一带一路所面临的挑战恐多于机遇。

一名男子在北京宣传一带一路论坛的路标前拍照。(2023年10月16日)

斯里兰卡总统维克拉马辛哈、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及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等多国领导人10月16日陆续抵达北京,准备出席10月17日召开的第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10年 北京高调秀成果

140多国出席代表中,最受外界瞩目的无疑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根据俄媒《今日俄罗斯》报道,他于16-18日正式出访北京并出席该论坛,这也是普京自今年3月遭国际法庭以战争罪发出逮捕令后首次出访。

临行前,普京接受中国官媒《中央电视台》专访,赞许“一带一路是很好的、正确的顶层设计”,他还批评说,部分人士将此倡议视为中国征服他国的企图并非事实,其说法完全与中国的大外宣一致。

“一带一路”论坛是中国今年末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其出席外宾的名单备受外界关注。美媒《外交官》杂志(The Diplomat)12日发布评论称,来访宾客名单上虽已高达130多国的代表,但出席代表的层级—特别是元首层级者,还不明朗,北京当然希望此次出席的各国元首多于2019年第二届论坛的37人,但“这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自2019年以来,中国的国际声誉明显恶化。”

早在论坛召开前,中国政府已于10月10日发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洋洋洒洒罗列出该倡议10年来的成绩。

白皮书称,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新签合同额与完成营业额分别累计达2万亿美元及1.3万亿美元。2013-2022的十年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其中,光是2022年2.9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就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45.4%。

经贸合作外,白皮书称,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治理理念方面也得到认同,因为其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海外受访者都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治理带来积极意义。

白皮书还意有所指地称,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竞争加速升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风险显著增加,“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合约内容不透明 “一带一路”遇瓶颈

对此,位于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萧翔表示,自2017年被写进中共党章后,“一带一路”已与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挂钩,成为“只许成、不许败”的计划,但从近年新增的签署案不难看出,其发展已遇瓶颈。

刘萧翔说,“一带一路”的先天局限就是“不透明”,纸上成绩看似亮丽,但各国签约的实质内容都未公开,直至爆发债务等危机才浮现丑态。

另外,俄乌战争和近期的以哈战火也对此倡议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冲击。刘萧翔说,俄乌战争促使全球展现集团化对抗极权国家的态势,中国虽一再强调和谈解决,但其消极作为已让自己跟俄罗斯被归为统一战线。

同样地,他说,以哈战事爆发后,中国“中立”论调背后的动机也备受质疑,大国声誉再受波及。

刘萧翔告诉美国之音:“这个战争打下去,中国不再明确表态的话,它慢慢会被划归为威权国家,俄国(俄罗斯)、中国、伊朗、北韩这四个(国家)就被推成一块了,这对一带一路(的)推动,当然不是一个很好的背景”。

特别是,乌克兰曾是“一带一路”通往欧洲的桥头堡,双方的投资也因俄罗斯入侵而付诸东流。对此,位于北台湾新北市的致理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弘远认为,战争凸显“一带一路”乃“弱规范”组织,缺乏强有力的政治筹码能确保签署国间的和平。

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则直言,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下,中国想靠“一带一路”拉拢沿线国家成为同盟国的思路,恐是“异想天开的梦”。

李恒青表示,该倡议初衷乃为了解决前中共总理温家宝2008年为应对金融海啸提出“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后,所衍生的钢铁产能过剩等副作用,透过与各国“互联互通”消化过剩产能。

近年来,习近平陆续为“一带一路”加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伟目标,及划地建设军港等行径,才让此倡议异化为中共对外扩张的工具。据李恒青综合各机构的估算,中国10年来直接投入一带一路的总金额约8170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疲软、国内青年失业率高涨、房地产暴雷等利空不断,他认为,中国未来已拿不出太多的钱来继续投入了。在此前提下,本周的峰会恐务虚多于务实。

李恒青告诉美国之音:“这次峰会应该是虚的多,战略伙伴关系会建立一大堆,落得了地的项目会少之又少,因为这些项目都是需要钱!整个世界经济都在相对降速,中国经济尤其是现在大降速。”

不仅各界有疑虑,上海复旦大学的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也在6月份的一场演讲中坦言,面对美国从芯片到舆论的全面围堵及俄乌战争的影响,“一带一路”面临的新挑战比新机遇还要大一些。

“亚投行”运营7年 投资额仅达5成

而当年为了“一带一路”配套成立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亚投行)”也形成另一个尴尬局面。

中国政府最初宣传的“一带一路倡议”是透过陆路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运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来连通欧亚,许多沿线开发中国家若无力投资交通、电力等基础建设,就由中国发起的“亚投行”来提供贷款协助。

但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底的分析,新冠疫情导致基础建设开发迟缓后,“亚投行”的投资及贷款也增长乏力,开业7年多来的筹办总金额仅412亿美元,只有预设值的5成。

位于台北的前台湾财政部长颜庆章曾任台湾驻世贸组织首任大使,熟稔国际组织运作,他表示,亚投行2015年成立之初,英国等多达14个欧盟成员国争相加入,如今成员已扩增至103国,法定资本却只有1000亿美元,落差甚大。

颜庆章告诉美国之音:“这(亚投行)是一个重看不重用的金融机构,整个运作的目的完全是配合一带一路而成立的,总(贷放)余额只有400多亿美元,相对于亚洲开发银行在去年(2022)一年贷放的金额就达到1,400亿美元。”

颜庆章批评,一带一路是中国“以经济外观掩饰的政治掠夺行为”,资金大多投进了回收期很长的基础建设后,在各国经济出现疲软下,更难损益两平,中国的投资也后继无力。

不过,位于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助研究员吴若玮看法较为乐观,他说,亚投行确实拖累中国财政,但沿线国家因此有机会取得资金打造基础建设,即便其还款期可能得多拖个好几年,但双方在经贸、外交上已有所斩获,尤其中国打开一带一路国家的外销市场后,或可抵消其近期在欧美市场的外销衰退。

吴若玮告诉美国之音:“一带一路互相往来的这些国家其实是非已开发国家比较多,可是它们的贸易关系如果建立起来,等同于是它(中国)的分散风险的程度其实更大了。”

本届峰会看点:意大利喊“退群”?

本届峰会前另一个曲折是,G7会员国中唯一加入一带一路的意大利已传出有意于今年约满后退出。

对此,致理科技大学的张弘远分析,意大利处境尴尬,除担心太亲中会触怒欧洲民族主义及国内排华、排中情绪外,也担心一带一路根本无助发挥其强项,即机械制造、艺术设计与流行品项,因此,意大利的去留也将是此次峰会的观察重点。

张弘远告诉美国之音:“直到目前为止,意大利政府并没有做出公开宣誓,我觉得它应该是处在一个反省盘整、甚至是以退为进,以此作为筹码的一个策略犹豫期。”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17/196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