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张洁平:在黑暗时代寻找精神高地

作者:
在采访了非常多之后,才明白“反右”是怎么回事,之后的大跃进、浮夸风、大饥荒,又是怎么回事。一环一环,灾难变得不可避免。当看到了这样一种情形的时候,你会对社会制度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个社会制度哪里出了问题。

“五年前,我听到了一个关于北京大学女学生,在上海提蓝桥监狱里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大量勇烈的充满人道激情的血书,最后被监狱秘密枪决的故事。这个女学生的名字叫林昭。那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2004年面世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全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大胡子导演胡杰站在一台简陋的DV摄影机前,一字一句地说出上面这段话。他的声音浑厚,神色肃穆,让人不由得整理呼吸,正襟危坐起来。

紧接着,林昭梳着两条麻花辫的黑白照片出现在画面上,画外音仍然是胡杰低沉的独白。“1957年的反右运动之后,整个中国大陆都停止了思想,并生活在谎言与恐怖之中,是这个女孩开始进行了独立思考,在狱中,当她被剥夺了笔和纸的情况下。她用发卡当笔,刺破自己的手指,在墙上、在衬衣上书写血的文章与诗歌……这个故事使我最后作出一个决定:放弃我的工作,去远方寻找林昭飘逝的灵魂。”

没有铺垫,也没有伏笔,导演劈头走进画面里,在第一句话就讲出一个惨烈故事和它的结局,然后诚恳地对你说,我甘于付出代价去寻找,把这个故事还能找到的细节都一一重现,慢慢讲给你听。对观众来说,这样的开场白并不容易消化。尤其是,当我们知道它并非虚构,而是一段真实、残酷而且耻辱的历史。尤其是,这段历史还没有结束。在导演讲出林昭这个名字之前,我们甚至对她和她理应被颂扬千古的故事一无所知,这又更加重了耻辱的感觉。

《寻找林昭的灵魂》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引起震动。纪录片不能公开发行,但在当时管制还并不严密的互联网上迅速流传开来,并且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报导。林昭,195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女学生,这个湮没了半世纪的名字,第一次以正面的姿态走进五十年后的现实,震撼了千万个心灵。她在苏州城外的墓地,清冷多年,也终于热闹起来,常有新鲜花束相伴。

在海内外媒体上,导演胡杰赢得了一致的赞誉,人们感念他以一己之力打捞历史的无私努力,不少海外的纪录片节向他伸出橄榄枝;但在中国大陆的纪录片圈子内,在专业导演和影评人者之中,他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人感到了一种“冒犯”。有人反感他强烈的道德立场,说他把林昭“捧成了英雄”,却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有人指责他的影像语言太过陈旧,落入政治正确的俗套,没有新意;也有人直接诘问,你拍林昭?你是谁?凭什么?

这种备受同胞质疑和指责的情况一直伴随着之后胡杰的纪录片道路。几年后一位1986年出生的中国年轻诗人曾这样评论胡杰的纪录片:“对于政治题材,我一贯的态度是,不屑一顾。没有新意,没有趣味,没有难度,而且总是有一个团的怨妇齐声控诉。最可笑的是导演,发现厕所是臭的,就以为掌握了重大消息。”可以看做是这一类批评的典型。

在一个尚没有转型,当然也谈不上转型正义的国家,如何记录那些仍然在继续的黑暗历史?胡杰本人,并不参与争论。他只是闷着头做。有太多历史要打捞,而太少的人去做了。从1999年开始“寻找林昭”之后,他真的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公职,和整个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圈子都渐渐疏远,一个人,马不停蹄地,走上了一条孤独至极的旅程。

这15个年头里,胡杰制作完成了至少10部有关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分别是《为革命画画:户县农民画》(2004,与艾晓明合作)、《民间文革博物馆》(2005,与艾晓明合作)、《我虽死去》(2006)、《粮食关纪念碑》(2008)、《国营东风农场》(2009)、《我的母亲王佩英》(2010)、《星火》(2013)、《格拉古之书》(2014)。除了这些以外,已在他的工作计划里,或已经拍摄了几年、尚未完成的片目,还有长长的一串。

这些纪录片所聚焦的历史,都是1949年之后毛时代的中国──由不间断的政治和人道灾难串联起的三十年。胡杰说,是林昭启发了他的寻找,他想知道,这个他从小曾深信的“社会主义中国”,究竟是怎样实践出来的;而在那漫长而残酷的黑暗年代里,又有多少个光彩夺目的林昭,至今还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深处。他说,他想救他们。

“如果我们回到了历史,把他们这种无影无踪的牺牲、壮烈的牺牲重新拾起来的时候,让它重新被看到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没有白死。是他们,让我们这个民族有了真正精神上的光辉。并不是说中国人都是像猪一样,给一点好吃的,吃了就只会呼呼睡的。我只有一次生命,死了就死了,但是我没死的时候,如果能把那么多伟大的、壮烈的、淹没在历史里的生命打捞出来,这多有价值啊。这是我,一个最普通的人对这个祖国的爱。我爱这个国家,我就会用作品来回答这个国家所承受的苦难。”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这样对我形容,自己这么多年坚持“寻找”的动力。

胡杰生活得清贫,靠家人支持和偶尔的短工项目维持日常开销,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采访、拍摄、剪辑,全都自己完成,从没有请过助理。妻子工作之余会帮忙听打场记(《寻找林昭的灵魂》中采访了80多位老者,每人4﹣5小时的访谈资料,都是由胡杰的妻子在下班回家的时间里一字一句听打出来)。但上路,走西北、东北、西南、华南,都是一个人,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扛最简单的设备。连笔记本电脑都直到2014年才置备了第一台。遇到秘密警察骚扰是家常便饭,严重时无功而返,甚至设备、影像资料的安全都受到威胁。但他从来不觉得这种困苦有什么问题,一心一意地在这条险途跋涉,从不声张。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Matters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19/196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