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倾听是涵养,慎言是教养,沉默是修养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有人说过:“我们用两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便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境遇。

有人话不多,却口吐芬芳,让人如沐春风;而有人滔滔不绝,却口吐蒺藜,让人深恶痛绝。

走过半生,方知倾听是涵养,慎言是教养,沉默是修养,便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

01

听是涵养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倾听时的沉默,比千言万语更能打动人心。”

在这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最其乐融融的交谈方式,莫过于一个人在畅所欲言,一个人在侧耳倾听。

倾听,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尊重,往往能够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

有一年轻人,酷爱生物学。

后来,从事了生物学的相关研究,也小有成就。

一日,年轻人去外地参加一场重要的宴会。

在宴会上,遇见了极其崇拜的世界知名生物学家。

可是,年轻人一直都没有与生物学家说上几句话。

从始至终,都只是在全神贯注地倾听着。

待到宴会结束,年轻人却赢得了生物学家的好感。

生物学家赞扬地说道:“真是一个能鼓舞人的谈话高手。”

一个人真正的智慧,不是会说话,而是懂倾听。

能说会道的人,或许可以赢得听众,但善于倾听的人,却可以赢得朋友。

与其喋喋不休,惹人厌烦,不如用心倾听,获得欣赏。

余生,多倾听,少说话,方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抱人生数不尽的精彩。

02

慎言是教养

《格言联璧》中有云:“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与人相处中,口无遮拦便是最大的忌讳。

清朝时期,有一才子,博览古今,才华出众。

但在年少时,总是话多且言辞犀利,常常因多嘴多舌得罪了不少人。

曾多次在宴席上,取笑他人,从而被唇舌相讥,冷嘲热讽,致使场面一度尴尬不已。

后来,才子考取功名,在朝为官。

一日,在上朝时,无意间多言语了几句。

却不料招惹来了同僚的猜忌,纷纷孤立他。

后来,皇帝听信奸佞的谗言,认为才子勾结外邦,意图谋反,便将其打入天牢。

而朝中之人明知真相,却无一人相帮。

最终,才子不但被罢免官职,还丢了卿卿性命。

慎言,是对别人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在人失意时,莫要戳人痛处;在人风光时,莫要揭人短处。

即便再亲密,也要出言有尺,说话有度,知进知退。

要知道乱说话,才是一切麻烦的开始。

话语一旦说出,就难以收回。

若是管不住嘴,口不择言,只会惹祸上身,害人害己。

懂得话到嘴边留三分,恰到好处的适时闭嘴,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

03

沉默是修养

黄庭坚在诗中写道:“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有一农民,与好友前往集市,买了个瓦罐。

回家途中,偶遇到了一个扛着钉耙的路人,不慎打碎了他的瓦罐。

可是,农民却只是自顾自地向前走去。

好友见此,好奇不已,便问道:“那人打碎了你的瓦罐,为何不拦住他,让他赔偿?”

农民却笑着回答说:“他并不是故意的,既然罐子已碎,再怎么与之争执不休,也都于事无补,反倒会让旁人看了笑话。”

好友听罢,佩服不已,不禁竖起来了大拇指。

《列子》中有云:“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人生在世,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

一味的与人争辩,不止扰人,也会自扰,直到最后伤人伤己。

要知道沉默,才是一个人维护自己体面的最好方式。

恰如其分的沉默,不是懦弱,不是胆怯,而是无声胜有声的智慧。

将生活调成静音模式,看自己的风景,走自己的路,方能不被世事所扰,不被生活所困。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彼此舒服。

妙语连珠不如倾耳而听,夸夸其谈不如慎言敏行,能言善辩不如三缄其口,默然不言。

往后余生,用思考代替倾吐,便多一分涵养;用理智驾驭嘴巴,便多一分教养;用沉默控制情绪,便多一分修养。

就像一位著名的诗人说的:“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凡事都要多听,少言。”

愿世间所有人嘴角带笑,眼里有光,被世界温柔以待。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国学生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17/199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