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人到中年,为自己撑腰(深度好文)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曾说:“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

当我们经历的事越多,越发觉生命终究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凡事都指望别人,就意味放弃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一旦结果不如意,便是无尽的痛苦。

这世上,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靠的从来都不是他人的垂青,而是自己的成全。

只有懂得不断强大自己,才能抵御这变化多端的世界。

清磁场,提升能量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因为一件事情,情绪持续低落,或因为一些人,感到抑郁或焦虑,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

这种时候,你要相信,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你的磁场被他人破坏了。

只有及时清理消耗你的人和事,你才能守护好自己的能量。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小凡和静雅是大学室友,她俩上课吃饭都在一起,几乎形影不离。

毕业后,两人到山区支教。这本是一次增进友谊的旅程,却令两人分道扬镳。

小凡总是抱怨环境差,授课工具落后,晚上没地方洗澡。而且课程从早排到晚,一天下来,让她的嗓子很难受。

静雅反而觉得山里的景色让人陶醉,每天也过得很充实。

晚上,静雅想看书,准备考研,小凡却在旁边长吁短叹,拉住静雅诉苦。

每次倒完苦水,小凡倒是闷头大睡,静雅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她不仅无心学习,还烦闷不已。

生活中,小凡更是三番五次对静雅说:“待在大山里是在浪费青春!”

静雅想到当初两人选择来支教时的豪言壮志,意识到自己并未改变初衷,只是长期受小凡的影响才变得消沉。

于是,静雅开始有意识地远离小凡,不回应她的诉苦,不理会她的埋怨。

她在工作之余,专心备考,忙里偷闲还和孩子们一起嬉戏。

孩子们的阳光热情、乐观坚强深深触动着静雅,被小凡带来的负能量渐渐被消散。

支教结束后,静雅就彻底和小凡断了联系。后来,她也如愿考上了心仪大学的研究生。

著名的“磁场法则”告诉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磁场环绕,虽然无法被看见,却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每个人的磁场,都是由我们长久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逐步积累形成的。

一个人若总处在错误的磁场里,只会不断被透支精气神,直至被负面情绪所吞噬。

往后,待在干净的环境里,多靠近滋养你的人,才是提升自身能量的最佳选择。

勤翻书,充盈头脑

作家程永新说:“阅读会打开我们的眼界,打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看到,怎么获得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种生活。”

不读书的人,生命周期即使再长,也只能困于一隅。

而阅读,却能让我们走出自己的认知区,去探索不一样的旅程。

“田鼠大婶”裴爱民中考落榜,就去结婚生子了,她的半辈子都在和黄土地打交道。

和千千万万的农妇一样,哄孩子,种庄稼,忙里忙外成为了她的日常。

但跟其他农妇不一样的是,裴爱民非常喜欢读书。

乡下的书并不多,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了村委会农家书屋里,竟然摆了那么多的书。

她像得到了宝藏一样,欣喜不已。

从此,她时常坐在地头树荫下看书,忘了正在给庄稼浇水,导致水肆意地流淌;晚上看得入迷,常看到半夜,转天再去苞谷地拔草,居然靠着苞谷杆睡着了。

读书给了裴爱民另一片天地,她说:“可我就偏偏放不下手里的书本,看的书多了,眼界也宽了,心里也有了想法,我要把村里的美好生活写下来……”

每次出门干活,她常常随身带着笔和纸,忙里偷闲地写几句,纸不够了就写在纸烟盒背面。

晴空、麦田、鸟儿、野草、苜蓿花,都在她笔下鲜活起来。

她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微博上,不知不觉写了十多万字,还出版了一本书,圆了自己的作家梦。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是一种救赎,是琐碎生活中的暂停键。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带你抵达;眼睛看不到的风景,书籍可以带你相遇。

杨绛曾说:“读过的书,永远是放在脑子里了。读过的文字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滋养我,每一点学识的碎片都会在恰当的时间展出它的光芒。”

读书的当下,也许并无改变。

但书籍会潜移默化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让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锐,洞见更精准。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将会铺在你脚下,成为你的基石和底气

能扛事,稳定内核

现实小说《盐镇》中,90岁的陈炳芝住在一条偏僻街道里。

她一生嫁了3次,第一任丈夫在她生下孩子后,无缘无故消失了;第二任丈夫家暴,经常把她打得鼻青脸肿;最后一任丈夫得癌症去世了。

此时的陈炳芝,才刚刚四十出头。

后来,她再也没结过婚,养育六个孩子的重任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婚姻没能成为她的依靠,她只能一个人自己扛起所有。

一开始,她去粮站做搬运工,家里一天基本只够吃一顿饭。

没办法,她只能尝试通过做小生意来增加收入。

她卖煎胡豆、豌豆,又投资过煎花生机、绞肉机,但最终都以卖废铁告终。

为了生活下去,她不得不继续谋生路,后来她借了些钱,租下一个茶馆。

生意倒还可以,她也慢慢地攒了些钱。

手里有了闲钱的陈炳芝,看着邻居们为了多拿些利息,把钱都放在搞民间借贷的人手里,她也心动了。

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人们普遍没有法律意识,没上过几天学的陈炳芝更甚。

结果,她借出去的钱,刚收了三个月的利息,借贷的人就失踪了。

就这样,陈炳芝手头仅有的一点养老钱也没了。当邻居们都悲愤不已的时候,她却表现得很平淡。

因为以前的种种经历,早就练就了她强大的内心,不会被往事困住,怨天尤人。

故事的最后,耄耋之年的她依旧开着小卖部,一个人煮饭、洗衣、赚钱,顺利养大了所有的孩子。

冯唐曾在书中写道:“每个牛人都要有个稳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不容易。

一个人如果内核不稳,遇事往往沉不住气,自乱阵脚

那些在困境中挣脱的人,只不过稳住了自己的内心,学会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当我们内心强大后,无论人生处于何种境遇,我们都能自信且从容。

人到中年,为自己撑腰

想起《皮囊》里的一段话:“常常熬不住的时候也想找个靠山,可是你怎么找就会发现,有的山长满荆棘,有的山全是野兽,所以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山。”

人到中年,跌宕起伏是人生的本相,我们无力左右。

当尝尽了人情冷暖、是非起落,你就会明白:能够奋不顾身为你撑腰的人,只有自己。

低沉时,清磁场,才得平心易气;

迷茫时,勤翻书,自会拨云见日;

绝望时,能扛事,方能绝处逢生。

余生,愿你我都能多花时间去丰富自己,历练成强者,做自己最好的依靠。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富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13/200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