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预制菜闯进陆年夜饭市场 兆元级规模可期 食安标准落后

澎湃新闻8日报导,“年夜饭,你会选择预制菜吗?”春节前这几天,大陆一些电商平台特别为年夜饭预制菜,打出广告。年夜饭预制菜化,引发大辩论。有人认为,每年过年一大家子做那么多菜累人,明码标价预制菜反而轻松很多。但也有人直言,不希望预制菜上自家年夜饭桌,辛苦操办年夜饭,年味才更浓。预制年菜走俏,是大陆预制菜行业风头正盛的缩影。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预计,2026年,中国的预制菜市场将达到兆元级(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4.4兆元)规模。

预制菜闯进大陆年夜饭市场兆元级规模可期食安标准落后。(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8日报导,“年夜饭,你会选择预制菜吗?”春节前这几天,大陆一些电商平台特别为年夜饭预制菜,打出广告。年夜饭预制菜化,引发大辩论。有人认为,每年过年一大家子做那么多菜累人,明码标价预制菜反而轻松很多。但也有人直言,不希望预制菜上自家年夜饭桌,辛苦操办年夜饭,年味才更浓。预制年菜走俏,是大陆预制菜行业风头正盛的缩影。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预计,2026年,中国的预制菜市场将达到兆元级(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4.4兆元)规模。

澎湃新闻报导,专家指出,预制菜是消费市场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但无论从保障食品安全,还是从保障营养角度来看,都应当加快制定预制菜行业统一国家标准规范,让预制菜企业有法、有标准、有规范可循。

还有专家特别强调,目前大陆没有对预制菜的包装推出相应的塑化剂检测标准,但在实际生产和消费者使用中可能会存在塑化剂转移的风险,需要格外警惕。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牵头,多家餐饮企业、研究所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预制菜产品规范》,“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并将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和预制净菜三类。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预制年菜属于即烹产品。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行为洞察报告》,预制菜已首次成为中国消费者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有26.91%的受访者选择购买预制菜作为年货。

据艾媒咨询2022年5月对1452名消费者调研的结果,购买预制菜最多的消费者处于一二线城市,以已婚人士和中青年为主,其中女性消费者居多。数据显示,处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购买者占比为49.4%。在80.6%的已婚人士中,已婚已育的占比68.8%;22-40岁消费者占比达85.2%;女性消费者占比高达62.1%。

预制年菜走俏,是预制菜行业风头正盛的缩影。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2021年,中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加至3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

艾媒咨询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延续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10720亿元。

政策利多,也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准,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山东、广东、福建、河南等多地政府随之回应,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高品质发展。

在此背景下,这片潜力蓝海吸引著各大资本争相入局。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陆全国现存预制菜的相关企业6.4万余家。其中,2023年1-12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5000余家,与2022年同比增长152.9%。近五年(2019-2023年)分别新增相关企业1.2万余家、1.2万余家、4100余家、1900余家以及5000余家。

从注册资本分布来看,44.1%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元的相关企业占比15.4%。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以8200余家位元列区域首位;河南、江苏,分别拥有5900余家以及5200余家,位居二、三位;从成立时间来看,33.9%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年以内的相关企业占8.7%。

另据天眼查投融资数据显示,预制菜领域投融资事件合计发生40起,融资金额超40亿元。

报导称,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争议始终不断。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江苏消保委)2022年2月发布一份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较高,但满意度较低。近三成(29.03%)消费者关心预制菜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材新鲜程度、制作流程是否干净卫生等,占比远超预制菜价格(19.48%)、购买后的制作成本与难度(19.19%)以及菜品品种是否齐全(16.37%)等其他因素。

缺乏完整覆盖预制菜产业全链条的国家标准,被认为是目前预制菜陷入舆论困境和行业乱象的根本原因。

澎湃新闻报导,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厉曙光,是大陆较早研究塑化剂的学者之一。他指出,大陆目前没有对预制菜的包装出台相应的塑化剂检测标准,但在实际生产和消费者使用中,可能会存在塑化剂转移的风险,需要格外警惕。“生产者将又热又油的菜品直接装入包装袋,或消费者直接将菜品连同包装一起加热,都会有潜在风险。”

《中国新闻周刊》最新报导,预制菜国标报送稿目前已经成形,其成果最快将于半年内面世,其中最大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将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208/201549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