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简泽伟:马英九到底是谁

马前总统在踏上寻根之旅前,他是以新台湾人身份离境,然后以中华民国人的身份入境去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然后共同追忆中华民国过去的遗绪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化的发展。并且在香港出生台湾长大的马前总统,反而对不曾生活过的中国表现出浓厚的故土情感。所以马前总统到底是谁?

近期有许多新闻事件也算是凸显国内对于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分界的舆论,从所谓对岸用语、抖音、中国小吃入台、唐服再到灯会,基本上都围绕在去中化的主题上争执。我们根基于《文化基本法》的第二条第一款提到“国家应肯认多元文化,保障所有族群、世代与社群之自我认同,建立平等及自由参与之多原文化环境”的精神下,为什么不能接受对岸传来的文化呢?

在这里,笔者可以做个人价值观回答,我们的确需要小心现代中国传来的文化相关产物,并且认知到文化统战的成分。但在这之前我们了解两岸中华文化的竞争与重叠,还有梳理台湾为什么较难去中化。

许多观点都认为文化并非都是由上而下主导,一个国家或许会因其历史及地方发展自然由下而上形成一个主流。但摊开历史来说,这一般都发生在当国家力量式微或是上位者认为这些属于有利于在位正当性且能扩大族群认同时才有可能发生。拥有权力的上位者透过国家机器能赋予一个文化价值,就算是一个国家已经有面谱化的文化形象,但当更换执政者也会在价值面上有所更易。价值这点在民主国家可比照政治光谱左翼至右翼的不同做区别,但他们国家本身的文化面不会有太剧烈变化,在身份认同上也较有一致性的回答。

而威权或极权国家更会直接套用符合自己统治正当性的历史去塑造价值观与文化,民众通常是被动参与且受国家改造。我们将文化形成的过程拆解,就是上位者选择该国的历史脉络制造文化想像,再透过权力使用国家机器向国内外输出自己的文化印记。而现今有许多国家透过文化的向外输出得到更多的经济获利与政治红利,软性质可能透过观光旅游来吸引外国人或是输出娱乐产业。当然也不乏如中国使用中华文化包装,透过锐实力来增强政治影响力。

台湾近几年也试图透过较软性的文化外交来拓展国际认同与空间,国内也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国家台湾化的“建构”工程,也就是建立一个有别于中国的史观、文化与民族想像。虽然对于现阶段的民意来说,要以台湾文化为主体除了是目前执政者的目标,也算是多数民意的主流。而什么是台湾文化?或许对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较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与产物向外宣传。但是在国内则常常陷入什么是属于台湾文化而什么是属于中华文化的意见分歧。

首先台湾人曾经是正统中国人,这不是一个既定事实,而是在国民党威权时期的这段期间,上位者由上而下“建构”台湾人成为中国人。上位者主动进行改造,选取适合中国思想的历史脉络与想像,创造出中国化的工程。并且与对岸中共竞争世界上唯一的正统中国。所以在那段期间台湾人受到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大中国思想的熏陶,台湾在那段期间有大量的华国印记烙印在国家文化当中。虽然当时台湾尚未有关于身份认同的调查,但在威权时期就算你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也必须要表面认同,否则会受到党国体系的关照。且对照对岸进行文化大革命毁坏传统文化的时空背景下,台湾反而成为守护正统中国文化的复兴基地。

要清楚认知任何文化的存在,背后本身就是需要权力支撑。也就是说是需要国家机器因其意识形态的推动才能使文化得以发展并广为流传。在台湾民主化后,本土化工程改造如火如荼进行,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的身份认同已不像过往有较多的台湾与中国双重认同民意的主流。依照政大选研中心民调显示,这种双重认同与台湾认同已经在2007年后黄金交叉,台湾人认同已达到六成多。但值得关注的是,从政大选研开始做身份认同民调开始,大量下降的中国人认同。双重认同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依旧能保持相对平稳的民意趋势。这种双重认同有很多解读空间,但可以确定的是台湾内部依旧有过去中国人建构工程的遗绪存在,同时台湾人建构工程仍持续进行中,因此这两种展现的是国内还在进行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也是国家认同冲突。

抖音舞蹈“科目三”热潮从中国烧到台湾。(翻摄自抖音)

何谓台湾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以台湾为主体的史观基础,远至史前至今的原住民文化以及移民文化的组合。希望建构出属于台湾人的历史脉络与文化,除了过往中国化与本土化工程以外,近几年来掌握权力的上位者则采以纳入不论现在或过去在这岛屿存在过的文化轨迹通通结合成台湾的文化范畴,也包含许多新移民文化。但是台湾内部在文化认知的冲突上还是卡在两个认同工程与大多数人口为汉人文化的重叠,如上面提到的,虽然国人多数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但同时也有不少人也认同台湾与中国的双重认同,中国人建构遗绪依旧存在于台湾社会当中,毕竟这也绝大部分牵涉到国家认同问题。加上台湾人口多为汉人结构,在许多传统文化上放眼有华人足迹的国家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处。因此,台湾在主流文化上常常陷入内部认同的建构冲突,加上中国近年透过社群以及商业模式下,以外力之姿与国内中国人认同以及同文同种等因素,让国内的中国人认同渐渐与对岸的中国人诉求有融合的迹象。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412/204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