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杨颖宇:公社科是香港版本的思想政治科

作者:

执笔之际,适逢文凭试笔试开考,四科必修科将于本周及下周初相继开考,今年新设的公社科(公民及社会发展科)放在四科压轴即下周二(4月16日)开考。作为所谓“核心科目优化措施”,公社科的推行最受触目。建制派当然努力抬轿,说好考评故事,例如《文汇报》早前说公社科能“加强高中学生认识港情、国情和世情”,又因为考试只设“达标”与“未达标”两级,较同类科目由5**至“不予评级”共设八级大为简化,在成绩评级上“减少压力”,“释放空间让他们选修更多心仪科目”。

公社科真的这么好?在该科首次开考之前,有需要认真讨论其本质,以正视听。笔者手头上刚好有一套由联合出版集团辖下的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的公社科课本,由根正苗红的爱国出版社制作的教科书,有一定代表性。笔者将选取第一册“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与诸君作一分析。

未作分析之前,笔者先做二事。

第一,先把结论写在开头。公社科由其生成至今,一直都是政治挂帅,表面上承继通识科训练高阶思维之职志,实际上是充当教育战线中维护国安、反港独、培养爱国心的香港版思想政治科。

第二,首先简述公社科的背景。2012年,第一届文凭试开考,适逢国教事件爆发,建制派将矛头直指通识科,断言“没有通识科,就没有黄之锋”。之后通识科屡遭针对,2020年国安法实施后,教育局竟然在未咨询业界的情况下决定杀科,另立新科,杀科之急,新科的委员会叫“重新冠名科目委员会”,新科连名字也没有。换言之,是先决定杀科、设立新科,然后才慢慢斟酌名称。为了政治,严肃的课程设计竟然可以很野蛮、很随心。

在这种背景下出来的公社科,可想而知可以有几霸道。霸道的程度,从一件小事可见一斑。邓飞等建制议员认为,这一科的简称若不称为“公民科”而叫“公社科”,是名不正言不顺,情况“好严重”。背后的逻辑,吾等凡人自然不能明白,但连科目简称也要监管,其余可想而知。

好了,现在进入正题。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分三册撰写课程的三个主题,即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互联互依的当代世界。读者们最关心的,应该是第一个主题,看看这个专讲香港的主题如何塑造香港。

现在香港学生要学的是从中国角度思考香港

其实,稍有留意近几年香港时事的朋友,看到“一国两制下的香港”这个命题,已经心知不妙。一国两制的重心,现在必须放在一国;所以这个主题,讲的是在中国框架下的香港。从目录看,已经可以感受到学生要学的是从中国角度思考香港:“为何香港没有剩余权力”、“人大释法如何体现中央的全面管治权”、“香港可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政府政策推动青年参与大湾区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香港文化”等;一整章“国家情况与国民身份认同”,占全书三成分量,讲的完全是中国。当中的政治信息相当清晰:香港学生要去香港化,要用中国人的脑袋看香港。

由于笔者看的是pdf版本,可以用关键词搜索,也可以统计词语出现次数。有些关键词的出现次数,与上述观察十分吻合:“基本法”出现了263次,“中央”209次,“国家安全”190次,“国安法”73次,都是这本书要学生建构和内化的概念。笔者认为,最堪玩味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竟出现了334次,除了因为援引法律文件如基本法外,其余情况原则上可以简化为“香港”。可以简化而不简化,而要用全称,潜台词其实十分清楚:教科书要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香港是而且永远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特区”比“香港”更政治正确。

新教科书在“篡改”事实

公社科与通识科其中一个最大的分别,是在课程文件中明文规定,“不应引导学生将探究方向囿于正反二元对立的角度”,这是为唱好中国、说好片面的故事鸣锣开道。反映在教科书中,是所援引的资料基本上全部都是亲政府的:基本法、政府网页、政府新闻公报、立法会年报等,连教育局通函也有。为了摆出持平开明的姿态,该书三次引用了BBC中文网,但只引用其列举的基本事实而非其观点,例如有一则关于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决定,只举出修订基本法两个附件的决定,而没有引用报导中“该举措将加强中央对香港的控制”和“该决定破坏了‘一国两制’的承诺,极大地损害了香港的民主进程”等评论。某程度上,这是一种篡改。

讲到篡改,例子便更多了。笔者最惊讶的,是“多元”一词遭受篡改。此书在编写说明中说,会“引用权威人士评论不同的社会事件”,所谓“权威人士”,当然就只是建制中人,由此竟引申出“让学生理解和反思别人的观点,学会尊重多元意见”。

另一个篡改的例子,竟是“人民民主专政”。课本对此词的定义是:“中国的国体,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宣示了国家政权属于人民的性质。”可能出于说好中国故事的需要,作者竟没有写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施专政”这个重要内涵。宣扬祖国却要篡改国情,让这科变得“唔咸唔淡”。

片面唱好,也是一种篡改。例如“大湾区”,课本描画出一片光明之景:“香港作为大湾区内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航空枢纽,专业服务享誉全球,加上‘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在大湾区建设担当重要角色。”然而,它只字不提区内的竞争关系,单是航运业,广州港和深圳港在国际排名上已超越香港。换言之,公社科课本沦为政治和政策宣传工具,不切实际。

公社科都是灌输“中国第一”的思想政治科

当然,课本也包括了早在各个媒体已报导过的“即使香港在鸦片战争后为英国所占领,但它仍是中国的领土”的谬论,课本更要求学生“从不同向度推论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

课本对其培养的价值观毫不讳言。“增强对于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建立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意识”、“体会祖国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础”。我们不禁要问:其他国家的公民科,是否也用如此hard sell一个政权?

我们试看看英国高级程度会考公民科(Citizenship Studies)。除了学习基本政治知识外,学生需要做一个“公民行动”:就公众关心的社区、国家或国际议题,做一项研究,然后计划一次公民行动,形式可以是写信、请愿、成立社团,目的是“企求作出改变”(promote a change)。

换言之,真正富有学术含金量的公民科,其实需要较通识科更进取,需要将公民诉求付诸行动,绝非被动爱国便可敷衍了事。

而在香港,这个所谓公社科,三个主题,都是中国先行,都是灌输“中国第一”的思想政治科。

今时今日,学生若模仿英国的公民科诉诸行动,“企求作出改变”,小则要见训导,大则可能会报警了。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412/204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