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美媒:米莱改革初显成效,阿根廷与中国交往时的战略地位得到改善

作者:

有官员说:“过去十年,我们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赤字,恰恰等同于我们外债的全部。”还有官员说,中国在阿根廷有52个矿产、水利项目,还有很多对阿根廷方面的拖欠,而且和中国之间的货币互换,根本用不到和中国之外任何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米莱被外界广泛认为是具有强烈的反共理念,而且自己也不讳言,甚至他的推特账号的主照片用的就是一张1989、1990年期间柏林墙刚刚开放时的照片,呼应另一位著名反共人士、美国前总统里根对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当面讲的“推倒这面墙”的呼吁。

不过,长期关注阿根廷外交事务的分析人士指出,米莱并不想在和北京的关系上太过咄咄逼人,虽然他此前说过类似“你能想象跟手上沾满鲜血的一方做生意吗?”这样的话。

米莱的措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还是有很多报道说,阿根廷难以与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理由是阿根廷依靠中国贷款,中国同时还是阿根廷第二大出口市场。

埃克尔斯东说,这一说法已经是过去时了。他解释说,阿根廷对中国的市场依赖大大低于中国对阿根廷市场的依赖。他说,被称为是世界粮仓和肉食产品重大来源的阿根廷,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产品卖到其他国家。

就在蒙蒂诺启程去中国访问之前不久,阿根廷外交部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不在阿根廷对外出口的前四名行列中。前四名分别是巴西、欧盟、智利、美国。中国是阿根廷的第二大进口产品国,位居巴西之后,而且是阿根廷的主要贸易赤字伙伴国,在这方面,中国位居第一,今年第一季度阿根廷在和中国贸易中出现的赤字为13亿美元。

长期关注阿根廷政治、经济局势,以及阿根廷与中国政治、经贸关系的埃克尔斯东说:“就我所知,阿根廷唯一出产的、只在中国有市场的货物,是凤爪(chicken feet)。您想一想,只有凤爪这一项,是别的国家没有需求的。”

米莱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支持度

米莱的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导致电费、煤气费、汽车燃油费等大幅上涨,虽然面临大规模抗议,但米莱在阿根廷民众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支持度依然较高。阿根廷国内最近的民调显示,大约64%的阿根廷年轻人支持米莱。

4月29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议员们就米莱提出的改革法案进行辩论时,聚集在国会外的反政府抗议人群。

在阿根廷外长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之际,阿根廷国会众议院刚刚通过了米莱提出的包括放松经济管制措施的纲领性文件,即政府所说的综合法案。

英国战略经济学家埃克尔斯东说,虽然有抗议,但是阿根廷民众“并没有去街头暴动”。他分析说,是因为阿根廷绝大多数民众内心里都明白,过去那些补贴,是“不可持续性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本来没钱,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结果是向外举债,对内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在向外举债的过程中,不得不在国家战略资源领域,作出让步。”他说。

玻利维亚前外长阿波罗阿(Ronald MacLean-Abaroa)最近在华盛顿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阿根廷民众近年来在左翼政党领导下所遭遇的贫穷,是把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改良派的米莱推上政治舞台,并使得他成功当选阿根廷总统的最根本的原因。”

拉米勒·马拉(Ramira Marra)目前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位市议员,过去曾经是米莱的学生,也是他们同属的自由前进党的创党人之一。阿根廷的改变,他说,是“文化”意义上的,也就是说,不单单是米莱被选为总统,而是阿根廷民众对国家未来走向,一个根本的选择。这位80后的市议员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说:“由于这一选择的背后是年轻世代,我相信,这一选择将是持久的。”

在被问及与中国的关系时,他说:“我们对中国人民并不持有任何偏见或者负面意见,但是说到政治和政体,那不能不说,事实是,那里没有言论自由,而这是我们非常注重的价值之一。”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美国之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02/2050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