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普京访中人马“暗示” 习普会谈很棘手

作者:
今天普京来京跟以往不同,因为这次旅程涉及到俄罗斯今后的生存问题。俄罗斯的战争正是因为中共从一开始就提供的支撑,才坚持打了下来。所以,普京很希望这种局面能维持下去。

客座评论:习普会面面临的两大棘手问题

摘要:今天普京来京跟以往不同,因为这次旅程涉及到俄罗斯今后的生存问题。俄罗斯的战争正是因为中共从一开始就提供的支撑,才坚持打了下来。所以,普京很希望这种局面能维持下去。

中共由于自己的经济表现不佳,不得不对外部环境作进一步的调整和适应。调整的一方面,就是中共对西方国家重启所谓的魅力外交。习近平不久前对欧洲的访问,就是这一组成部分。中共想让西方国家相信,北京是一个在乌克兰战争中立的局外人,这样,可方便中共继续两头吃。调整之二,就是贸易方面,采取一切措施,使得中共对西方国家的贸易环境变得更有利,譬如说,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的低下的汇率。

同时,为了回避美国对中共金融业的制裁,宁愿暂时牺牲俄罗斯的利益。调整的最后一方面,而这跟挽救经济似乎无关,而更涉及中共当局对能源安全的考量,即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投放在一个篮子里。按照这个原则,中共找出各种借口,拖延普京急着向中共运输天然气的项目。总之,上面提到所有的调整对俄罗斯都是不利的。

普京在担任第五任总统后第一访问中共,这一方面体现了他对老朋友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着急的心理。普京下定决心要让习近平抛弃犹豫,但普京也意识到,他的老朋友习近平现在为了把经济搞上去,在中俄贸易方面有点举棋不定。这样,坚定习近平支持俄罗斯的决心,找出对付美国的办法,就成了普京这次访问中共的首要任务。

这体现在他这次到京送给习近平的俄国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据习近平自己说,他在少年时期,即在他15岁在农村时,已经通读了该小说。说该小说给他很大的鼓舞。而现在,普京把这本小说作为礼物亲自赠送给他,在中共智库圈内对此有如此的解释,即希望这次访问双方在为今后合作指明方向。

普京人马的暗示

这次普京去北京访问,带的人马本身就告知了人们,双方将要谈哪些方面的事务。普京的随行人马包括新任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首席执行官格列夫(German Gref),俄罗斯外贸银行首席执行官克斯丁(Andrei Kostin),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执行长谢琴(Igor Sechin)等。普京逗留期间,双方将签署11份政府间文件,内容涵盖商业、能源等领域。

尤其要指出的是,普京新提拔的国防部长,实际上是个忠诚普京的经济问题专家,但他在上任之前,已经参与创建并管理了多个俄罗斯国防工业创新和无人机项目。他在最近的讲话中已公开表示,要提升俄军的技术能力和装备现代化能力。他的上任意味着,俄罗斯将会把工业、技术跟军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而为此,俄罗斯现在比以往更需要俄罗斯没有的芯片、制造设备和其他各种技术。而在俄罗斯所谓好朋友中,唯有中共具备这些能力。

贸易和金融领先

鉴于上述情况,普京与习近平见面,首先要谈的事是贸易以及跟贸易有关的金融问题。众所周知,中共为俄国提供了急需的资金。很多与战争有关的物资也从中共运往俄罗斯。去年中共向俄罗斯出口的挖掘机、卡车、头盔和无线电设备也大幅增加。这些产品也可能被用于军事目的。中共挖掘机被发现在前线挖掘战壕。

近5年,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由2019年的1110亿美元,升至去年的2278亿美元,去年,俄罗斯武器生产所需的"高优先级"进口产品中约89%来自中共。而且,企业间超90%的结算以本国货币进行。两国提前超额完成了习近平主席与您共同确立的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

自去年12月起,美国总统拜登发布行政命令,允许针对与俄罗斯战争机器打交道的外国银行实施"二级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并让美国财政部将这些银行排除在美元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之外。美国如此的施压策略对北京起了作用--至少是表面上的作用。在美国的制裁压力下,几家中共银行已经停止或放缓了与俄罗斯客户的交易。但"受害"的大部分小商人,给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产品和器材的大产商如国企,是否受到影响,并不清楚。

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共对俄罗斯的出口3月份下降了15.7%,4月份下降了13.5%。美国的所谓的次级制裁似乎产生了效果。另外,今一两个月来,美国同时也向阿联酋和土耳其等第三国的银行施压,这些国家的许多金融机构也大大限制了与俄罗斯公司的支付交易。

在金融方面,两国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前后已商定,将越来越多地使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支付交易,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但考虑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追踪观察,除了一部分直接交易之外,普京很可能会建议习近平在第三国,建立转账机制,从而回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可能的制裁。双方很可能通过第三国某个小型银行系统进行支付。甚至有可能使用信箱公司作为中介,包括来自中亚和海湾国家的信箱公司。中共对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的出口最近急剧增加。就很能说明问题。当然,如此做,交易成本会更高,时间会更长。

共同回避的动机和动力

毕竟早在2022年2月,习近平和普京还承诺建立"无上限的伙伴关系"。去年习近平罢免中共外交部长秦刚后,更是增强了普习的互信。在中共的亲俄派在外交、军事和国防工业领域大受重用。说俄语的、并在俄军军校受过训的中共国防部长董军就是一例。

普京跟习近平的私交,是普京喜欢经常提及的题目。他最近对新华社说,"我与习近平主席初次相识于2010年3月,从那时起,我们就经常会面和通话。他在沟通中展现出谦逊友好、坦诚务实的作风。"。普京确信,北京仍然决心支持莫斯科,因为后者是其反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重要盟友。普京在行前,谈及乌俄战争时,他声称习近平上月会见德国总理肖尔茨时,提出的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4项原则,这说明跟莫斯科一样,北京很清楚这场危机的根源,和其全球地缘政治影响,并指习近平提出的4项原则,是对中方先前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共立场》12点主张的补充。普京这种赞扬客观反映了习近平和他的部下跟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的完美协调。所以,普京似乎对这次会谈成功充满信心,因为"俄中关系发展是战略自我选择"。

在澄清合作动机和动力问题后,剩下就是技术问题了。所以,普京这次与习近平会谈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规避新制裁?"

在北京的政治会谈结束后,普京将前往中共北方城市哈尔滨。在那里,他将参加第八届中俄贸易博览会的开幕式,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将于5月16日至2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这一举动更是表明,今后中俄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不是更松散。

对此,美国和欧洲必须对这次普京访问后的结果进一步的最坏的打算,即它们近几个月来对北京的警告很有可能化为乌有,中俄之间为了贸易包括军民两用产品的贸易,新的诡计将越来越多。

普京着急的天然气管线

普京这次来京还要正式宣布"西伯利亚力量2号"(Power of Siberia2)即第二条管线的修建。目前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项目只能向中共供应220亿立方米天然气,约占中共年总消费量4000亿立方米的5%。"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按计划将途经蒙古,北京和莫斯科自2021年以来一直在就该项目进行艰难的谈判。普京几次期待着跟习近平签约,但中方找出各种理由推迟。

面对着俄罗斯的天然气无法大量卖到中共,这使普京着急万分。在如此下去,国库就无法填满了。为此,他又说服了哈萨克斯坦,在那里修建一条管道,通向中共。借此管道计划每年向中共输送约35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

但中共的考量跟普京不完全一样,除了价格问题之外,北京还考虑能源的多元化问题。这是因为北京从欧洲在乌克兰战争中得到了教训,过分地依赖俄罗斯,说不上今后会有恶报。习近平自然不会把这个想法告知普京。

但笔者估计,习近平在这次会谈中也很可能被普京说服,从而使得天然气管线的建设得以操作,保证今后俄罗斯战争资金得以流转。总之,俄罗斯就盼着这两条管线早日完成,从而能完成让中共来替代欧洲的这个重要转折。

注: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德国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