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越南直击:军人要了解历史准备打仗 强化战争气氛

1. 采访手记「军人要了解历史 准备打仗」 2. 反贪剧《包青天》红爆越南 3. 「越南张艺谋」:用镜头抗华 4. 受南海主权争端牵连越南网民轰有损国体 80后女星呼冤:穿旗袍没卖国

「越南人怎么看中越南海主权纠纷」,是记者初到越南时的采访构思,但深入接触后才发现,在如同中国一样没有思想言论自由的越南,这种构想是幼稚和没有意义的。即使有人看法与官方不一致,也决不敢跟一个外国记者承认,愿意表达意见的,多是听来慷慨激昂的空话。

尽管中越昨已开始副外长级的对话,并就南海问题表达「和平解决」的愿望,但记者在越南本土感受到的,却是官方和军方不断强化的战争气氛。记者昨在河内军事博物馆巧遇一批军校学生,在博物馆接受「革命战争传统教育」,这通常意味着大事件前的洗脑。


学校安排战争教育

位于河内奠边府大街上的军事博物馆,展出的主要是越南在上世纪50年代抗击法国侵略军,和60、 70年代抗击美国侵略的史料和战利品。两辆大巴载来几十个越南人民军军校学生;他们听讲解员介绍越战历史,又在当年缴获的美军坦克战车、击落的美军B-52轰炸机等残骸前留影。


「是例行参观的吗?」记者问一位学员,他表示是学校安排,接受「革命战争传统教育」

;并称现在又有战争威胁,「军人要了解历史,准备打仗」;当得知记者来自香港,他不愿再回应。眼前情景让记者再想起中国一位专家说过:「中国想通过外交方式要回南沙群岛,机会相当于零, 南海无可避免终有一战。」《苹果》记者

越南人民军军校学生到军事博物馆参观。

周日,河内,越南民众继续就南海问题对中国进行抗议。越南政府没有阻拦抗议活动。



 



反贪剧《包青天》红爆越南
2011年06月28日

「在越南,最受欢迎的电视剧是反腐败的剧集,几乎是播出一部就红一部。」越南著名的中文电视翻译家阮玉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腐败渗透官场,社会对官员贪腐深恶痛绝,在此心态下,中国反贪电视剧在当地一直大热; 7月1日起,河内电视台重播260集的中国古装剧《包青天》,便是例证。
65岁的阮玉石是越南家喻户晓的人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为越南引进翻译的中国电视剧,迄今已有3,000多集。过去10多年,中国电视剧长期占据越南电视屏幕,特别是古装剧,阮居功至伟。他还为剧集配音,​​透过屏幕人物对白而被几千万越南人所熟识,他翻译兼配音的剧集包括《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当中《包青天》最令他津津乐道,电视台播出该剧集时,曾创下河内的收视纪录。
中国文化吸引不减

「原因很简单,就是越南的腐败太严重,冤假错案太多,民众盼望有包公那样的青天老爷出现。」阮玉石指,越南官场腐败,足可以用「国难」来形容,「现在就不知道,哪一天这个腐败之塔会轰然倒下」。他又称,虽然南海争议,中越两国外交关系微妙,但中国文化对越南人的吸引力没减。
河内外语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华玉山称,中文仍然是越南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仅次于英文;但该校中文系应届毕业生申玉琼和窦氏玉(图)两位女生对本报称,学中文出来虽找工作较易,但薪水却是所有外语毕业生最低的,月薪约仅200美元(约1,557港元)。 《苹果》记者




「越南张艺谋」:用镜头抗华
2011年06月28日

「我老了不能拿枪,但如果跟中国开战,我会拿起摄像机,用镜头表达越南人的不屈,就像当年抗美一样。」在河内,记者还采访了有越南「人民艺术家」之誉、被视为「越南张艺谋」的影视导演张凯兴(图),他也是这次采访中,唯一敢公开谈中越南海主权问题,且具官方背景人物。
63岁的张凯兴,退休前是越南中央电视台影视导演,曾拍过300多部电影、电视剧,包括大量反映越南抗美战争的剧情片、描述1979年代中越战争的纪录片,如在越南颇具影响的《我老公的母亲》、《 301坦克》等,不少电影更获越南国家级或国际大奖。
「我很喜欢张艺谋,曾到中国跟他交流,我有很多片子风格受他影响,但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艺术家首先是个爱国者,所以,我对中国文化的敬仰,不妨碍我表白在长沙(即中国西沙)群岛和黄沙(南沙)群岛的立场:那是我们越南的国土,中国不应来抢。」
张凯兴还拿来一个地球仪,向记者称:「我从懂事起就知道,长沙和黄沙是越南领土;中国总爱引用历史说那里那里什么时候开始就是我们的,我想问句,如果现在的蒙古说,中国的内蒙古和东北西北大部份地区,历史上都是他们的,中国人怎么想?」
张凯兴认同越南近月频发反华示威,称若非年纪大,也会参加。 「年轻人应走出来;我老了,不能拿枪了,但若真有战争,我会拿起摄像机,用镜头表达越南人是不会屈服的。」《苹果》记者


受南海主权争端牵连越南网民轰有损国体
80后女星呼冤:穿旗袍没卖国
2011年06月28日

【《苹果》记者越南直击】中、越南海主权争端累及越南美女。曾获越南中央电视台授予越南「 21世纪妇女」美名的80后女艺人吕青玄,因穿中国旗袍北京上海参加会议,招来越南网民和舆论炮轰,指她「卖国」、「无脑」,有损国体,被嘲「越版赵薇」。本报记者前日在河内见到她时,她见面第一句话就呼冤,称只是尊重当地文化,没卖国。

记者上周到河内后多方与吕青玄联系,初时她答应见面,未几就称「有事到南方」推搪。不料,前日本报记者偶然在一个场合上与她相遇,被媒体认出的她显得很尴尬,反覆解说「不是想逃避,只是不想再被炒作」;又称已退出娱乐圈,现嫁为人妻,只想安稳过日子。
「其实我穿中国旗袍照相,是越南和中国关系紧张之前,只不过后来两国关系紧张,网民把我的相片拿来做文章,搞出这个事情来。」吕青玄一脸委屈对记者称。她是今年4月随丈夫到北京、上海参加瑞士公司的展销会,其间穿着中国花旗袍,与众多与会者合照留影,不料6月有关相片被越南网民找出,成为众矢之的。

在当局打压下,部份市民前日转到中国驻河内大使馆附近示威。 《苹果》记者摄

为防止示威人士冲击中国驻河内大使馆,越南公安在附近加强巡逻。 《苹果》记者摄
被嘲「越版赵薇」 没有大脑

位于河内的军事博物馆,展示越南在昔日战役缴获的战利品。 《苹果》记者摄

越南网民炮轰她穿着不得体,有损越南国格,甚至指她「卖国,没有大脑」,犹如2001年中国女艺人赵薇穿「日本军旗装」事件,成为舆论攻击的对象。一名愤青指,吕代表21世纪越南妇女,在南海主权争议日益紧张情形下,不讲究大局,穿中国传统服装,代表越南与会者合影,是「没头没脑的行为」。
有越南网民指,这次她出国是参加会议,就算她不穿越南传统服装,也不该穿上中国旗袍,这样严重影响越南妇女的形象,令她作为越南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和表率的分数大减。据悉,越南有商家取消了她原本谈好的代言合约,但也有中国网民呼吁她「到中国发展吧」。
辩称只是尊重当地文化

吕青玄

「我本来就喜欢各国传统服装,去韩国我穿韩袍,去日本我穿和服,只是表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尊重,我不明白为何把我和卖国联系起来。」吕青玄虽宣称已告别娱乐文化界,但仍偶尔见诸媒体。被问到对中国的看法,以及南海问题时,这位美女显得十分为难,她央求记者:「能不能不谈这个,我穿衣服不当,就成了敏感人物,要是我再说话不当,被公安抓去,麻烦可就更大了!」她说的很认真,不像是开玩笑。
记者采访期间,吕青玄的丈夫看见妻子接受外国媒体采访,大为不快,更中止采访。同行的越南媒体朋友戏称,在越南,名人多是巴不得多曝光,吕青玄如此忌讳,可看出中越关系紧张,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微妙而深刻。
吕青玄小档案

年龄: 26岁
出生:越南河内
家庭:已婚,丈夫是地产发展商
荣誉: 2007年越南中央电视台授予「 21世纪妇女」美誉;当今越南年轻人的偶像
《苹果》资料室
吕青玄因身穿中国旗袍参加会议,被越南舆论炮轰「卖国」。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