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人生8道难题,他们怎么解?

圖片來源:煠珣

当你发现日子过得太安逸……

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重新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时候去冒险了!

出生于父母皆为音乐家的家庭,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从小就展现天赋,9岁即登上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一路受到众星拱月般待遇的马友友,却在就读哈佛大学2年后,遭逢内心巨大的空虚感。

当时马友友19岁,受邀到纽约市92街的犹太人青年会(YM-YWHA)演出。那是相当重要的文化中心,常举办活动,邀请政治人物、作家与音乐家出席。为达到完美演出,他刻苦地练琴。

音乐会一结束,全场观众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但当马友友走下舞台时,心中却只有落寞。

多年后他回忆:“当时的我竭尽全力、挖空心思想办一场‘完美’的音乐会。但是当我坐上舞台,一‘音’不差地演奏时,我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一直往计划好的路上走着,这有风险吗?没有。

他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发现他的表演计划过于严格,只注重结果,却忽略了过程。马友友决定重启冒险精神,就像当初申请哈佛时,毅然选择人类学系而不是音乐系一样。他要享受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更深入地探索音乐对他的意义。

后来的马友友,不断尝试新的音乐领域,譬如与爵士钢琴家合作跨界专辑、参与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演奏、推出揉合东西方乐曲的“丝路计划”等等。

每一次的新作品上,他不见得都能获得满堂彩,但对马友友而言,正是这些冒险丰富了他每一天的生命。

当你在工作上陷入低潮……

世界全垒打纪录保持人王贞治:用练习来克服不安,并记下「对的感觉」

在加入日本读卖巨人队的第7年,王贞治曾短暂陷入打球低潮,出场打击35次却没半支安打,「比刚入团第一年,26次打击完全没有安打、被讥为『三振王』时还要严重。」他在《悸动!我的野球人生》一书中提到。

前一年才刚缔造在一球季内轰出55支全垒打纪录的王贞治,对此非常不安。球团监督担心他是因为练习过多、状态才会下滑,但为了降低心中的不安,王贞治反而更加疯狂练习挥棒。

他知道状况下滑是选手的宿命,有人选择休养来应对,「但我却害怕休息,我没有勇气去休息。」

同一时间,他开启了写笔记的习惯。「我有几次瞬间会突然理解什么叫作打击这一回事。……但那样的『感觉』马上就会消失。」因此,他一想到什么,便立即记录在笔记本里,有打击技术上的自我提醒,也有精神层面的喊话,「就算是重复也没有关系,要不断地追加写上,一注意到什么事情,马上就写。」

后来在上场比赛前,王贞治都会在休息区对着镜子不断挥棒练习,并且仔细确认自己的姿势,是否符合笔记上的要求。

光靠脑袋思考如何摆脱低潮,对王贞治来说是不够的。实际动手练习、尝试,然后把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下来,才是他日后不断跨越障碍的关键。 

当你想尝试一个自己毫无学经历的新领域…… 

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准备好「在石头上也要坐3年」的气魄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他在念高中时,对建筑产生兴趣,但因为家庭经济因素,加上从小学业成绩不好,最终放弃考大学。

安藤忠雄却没有放弃自学。他买来大学建筑科系的教科书,并透过函授课程,白天打工、晚上念书,一年内将建筑系学生要花4年才能学完的知识,拼命塞进脑袋里头。

「坦白说,这些书的内容我有一半看不懂,」他在《建筑师安藤忠雄》一书中回忆。再加上没有可以切磋学问的同学和指导老师,内心充满不安与孤单,但为了心中的理想,他熬了过来。

这样的精神,他后来也运用在准备一级建筑师执照考试上,「总之就是以『在石头上也要坐3年』的气魄努力贯彻。」

「在石头上也要坐3年」是句日本谚语,指无论多冰冷的石头,坐上3年也会变暖,用来形容无论多困难,坚持到底便会有回报。

1969年,自己成立事务所的安藤忠雄,面对工作上的难关也是相同态度。他知道没有学经历,案子不会自己找上门来,于是一边报名竞图比赛,一边画设计图,主动找空地的土地所有人提案。

「工作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抱着这种想法的安藤忠雄四处寻找机会。学经历不等于成就,只要打死不退,过去冰冷的人事物,终会有被自己温热的一天。

当你不得不蒙受不公平的对待……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翁山苏姬:学习在磨难中找到坚定自我的力量

身为缅甸国父翁山之女,翁山苏姬因为公开提倡缅甸走向民主、组织新政党、发言抵制军政府等作为,在1989~2010年3度被缅甸军政府软禁,过着无法与外界联系,甚至连先生罹癌去世,也无法见上最后一面的生活。

她遭软禁时物资相当缺乏,对身体造成很大负担。接受访问时,翁山苏姬回忆:「我有时没钱吃饭。我因为严重营养不良而掉头发,没力气下床。……我体重从正常的106磅(48公斤)降到90磅(41公斤)。」

但是,在诉说完身体的病痛后,她停下来,用一根手指指着头,告诉采访的记者:「可是他们从未能伤害这里。」

翁山苏姬不是没有机会离开缅甸,但这么做,她的护照会被注销,再也回不了故乡。为了和人民站在一起,她继续承受眼前的磨难,也因此淬炼出坚强的意志。

获得南非纳塔尔大学颁发荣誉学位时,在她的先生代为宣读的谢词中,翁山苏姬写下:「必须走过人生艰苦道路、苦难似乎源源不绝而漫长的人,要设法从折磨他们人生的磨难中找到力量。我们是从忧患而非安逸中获得智慧。」

最近一次释放后,翁山苏姬持续活跃在缅甸政坛,参选国会议员选举,也继续她以非暴力方式争取民主改革的志业。不公平的待遇,不曾动摇她相信的价值。 

[page]

当你带领一个意见不合的团队……

国际名导演李安:强化个别沟通,预想可能的冲突及应变之道

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再创生涯高峰的名导李安,回首进军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入围奥斯卡7项提名的《理性与感性》,也是他第一次指导国际明星演戏、和好莱坞技术团队合作的作品。

做为导演,李安虽然是主导电影走向的关键人物,但无论是在导戏、或和摄影团队讨论拍法上,他都遇到了不曾想象的沟通障碍。

「一开始,演员们频频提问题,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问题!……而他们又不像中国演员,我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回忆,演员多半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例如担任女主角兼编剧的埃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她的学识见解都令李安印象深刻,但她的提问,常常尖锐地让李安答不出来。

专业的摄影团队也给足他苦头。拍戏的光源、角度等要求,摄影师都坚持按标准来,不是导演说了算。要是同时面对演员和摄影团队,那就更手忙脚乱了。演员提出意见、修改拍摄内容后,李安又要和摄影师重新确认。

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一件事:要把事情归纳到可以处理的范围内,才有机会把电影拍好

不管一场戏的场面有多大、多少演员、多少台摄影机,导演必须先在脑中整理各种元素、分类,然后才逐项检视如何运作,「先将之瓜分,才能蚕食。」

「这次经验也让我回想到,我们的教养一直都是:你听命令到某个程度后,开始给命令。」但是在「听」与「给」之间,却很少交流。因此,李安从此学会带领拍摄团队和演员时,不断彼此沟通、表达想法的重要性。 

当你有很棒的创业点子,却害怕这、害怕那…… 

英国维珍集团董事长理察‧布兰森:不做错,就永远不会做对!

英国维珍集团董事长理察‧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在新书《Like a Virgin》中指出,当你因为害怕犯错而裹足不前,将什么也不会得到。

1970年,布兰森创办维珍集团,最初只是经营唱片邮购的小公司,但事业版图从唱片、航空、铁路、通讯……一路扩张,目前旗下超过400家公司、横跨8个产业、凈资产80亿美元(约新台币2,300亿元)。

但布兰森坦言,自己发展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例如他在1990年代曾推出维珍可乐(Virgin Cola),试图抢占可乐市场,最后因产品不比人强无疾而终。

即使如此,他仍强调,拥有「触底反弹」(bounce back)的信念最重要,也就是能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成为下次卷土重来的养分。

最近一个布兰森让自己触底反弹的例子,是在2003年,维珍理财(Virgin Money)进军澳洲推出信用卡服务一事上。当时推出的信用卡虽然受到消费者欢迎,却因为和发卡银行的合作出了问题,不得不终止服务。但他不气馁,3年后改找花旗银行合作,再度在澳洲推出信用卡与在线储蓄账户,终于持续发展到今天。

他对年轻创业家最衷心的建议是,开一家新公司绝不可能毫无风险,「但你必须相信你正在做的事,100%的投入,并准备好迎接挫折。假如你一开始就预期最后会失败,10次里有9次就真的会失败。」 

当你对专业有自信,却受到他人的质疑……

奥斯卡影后梅莉‧史翠普:尽最大努力,时间会证明一切。

自从影以来,曾经14度问鼎奥斯卡影后的美国演员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尽管早就是公认的「戏精」,但她在出演电影《铁娘子》(The Iron Lady)中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时,无论在戏外还是同剧演员间,仍然迎来一道道怀疑的目光。

不少人批评,英国资深女演员这么多,为何要找美国演员来演?再加上剧情设定演出撒切尔夫人老年失智的模样,也让这部片还没上映,就饱受拥戴者的抗议。

史翠普当然也感受到这股压力,她受访时回忆,当了超过30年演员,第一次和同剧演员见面时,内心如此紧张,「当我走进排演室时,里面有45位英国最杰出的演员,我第一次强烈感觉自己来自美国纽泽西州。」

但当她一开口,立刻让在场的英国演员折服。她的神情姿态、英式口音与说话语气,莫不让人觉得她就是撒切尔夫人。

史翠普用杰出的工作成果,消除了所有人的质疑。为了演出这个角色,她对撒切尔夫人进行透彻的研究,包括撒切尔夫人随身携带名言锦句小卡、当了首相仍亲自下厨等小事,也不断透过撒切尔夫人的影像,模仿她的姿态与说话方式。

「我像撒切尔夫人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有热情,也一样不希望自己所做的事遭到误解,」她说。这部电影,在2012年让她拿下了英国影艺学院电影奖、美国金球奖与奥斯卡奖3大奖的影后,尽管电影内容仍有争议,但她付出的努力不容置喙。

不少人批评,英国资深女演员这么多,为何要找美国演员来演?再加上剧情设定演出撒切尔夫人老年失智的模样,也让这部片还没上映,就饱受拥戴者的抗议。

史翠普当然也感受到这股压力,她受访时回忆,当了超过30年演员,第一次和同剧演员见面时,内心如此紧张,「当我走进排演室时,里面有45位英国最杰出的演员,我第一次强烈感觉自己来自美国纽泽西州。」

但当她一开口,立刻让在场的英国演员折服。她的神情姿态、英式口音与说话语气,莫不让人觉得她就是撒切尔夫人。

史翠普用杰出的工作成果,消除了所有人的质疑。为了演出这个角色,她对撒切尔夫人进行透彻的研究,包括撒切尔夫人随身携带名言锦句小卡、当了首相仍亲自下厨等小事,也不断透过撒切尔夫人的影像,模仿她的姿态与说话方式。

「我像撒切尔夫人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有热情,也一样不希望自己所做的事遭到误解,」她说。这部电影,在2012年让她拿下了英国影艺学院电影奖、美国金球奖与奥斯卡奖3大奖的影后,尽管电影内容仍有争议,但她付出的努力不容置喙。

当你愤怒不已、爆发在即…… 

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先问自己,这时宣泄怒气有什么用?

达赖喇嘛在全球各地的演说主题,除了佛教教义、西藏问题外,最常讲的就是人生如何追求「更幸福、更快乐」的境界。其中一个关键,便是在遇到困境时,维持平静清明的心,不受破坏性情绪所控制

在新书《逆境中更易寻快乐:达赖喇嘛的生活智慧》中,他指出情绪可以分成两种:一种需要宣泄出来,例如亲近的人去世了,你所感受到的深层忧伤,必须向他人诉说才能得到缓解;但是像「愤怒」这种破坏性情绪,一旦宣泄出来,感受并不会退减,反而还会增加。

如果你今天表现出愤怒,明天有可能会更愤怒,」达赖喇嘛举例,这就像把稻草和火柴交给不听话的小孩子一样,一旦火被点燃,加上喂火的空气,很快就会延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要追求人生持久的快乐,达赖喇嘛指出,唯一的出路便是在这种时候控制愤怒,具体而言要这样想:「愤怒有什么好处?它能跟包容和慈悲的价值相比吗?

达赖喇嘛分析,愤怒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愤怒所引发的恶言恶行会立即制造不愉快的气氛,若是在某些情境下,需要坚决响应他人不当的行为,不需要愤怒也可以做到;再来,愤怒只会扩大问题,例如你用丑陋的名字形容另一个人,就会带来无穷后患;最后,愤怒会抵销你平常善行所得的善报。

一旦心性受到愤怒的控制,我们就没有机会享有持久的快乐,」透过上述做法,加上时时提醒自己培养一颗慈悲、温暖的心,自然能影响身边的人,让周遭的生活氛围更显幸福快乐。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宋云

来源:Cheers雜誌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