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李作鹏:杨成武文革倒台关键因素

作者:
“在毛主席决定拿掉杨、余、傅问题上,江青起了作用。”除此之外,在杨成武和吴法宪之间,林彪选择支持吴法宪,也是令杨成武被撤职的关键。

1966年8月31日,毛泽东身穿军装在天安门城楼第二次接见红卫兵,临时决议走下天安门城楼,到红卫兵中去。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左一),他一手搀扶着毛泽东,一手向涌向前来的红卫兵们示意,给毛泽东让开个道。毛泽东身后是他的护士长吴旭君。紧挨着吴旭君搀扶着毛泽东的,是时任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右一)

1968年的3月,发生了震动极大的“杨、余、傅”事件。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我始终没有弄得很清楚。

“杨、余、傅”事件其实是两码事,并非一回事。勉强把他们联在一起,只是因事件发生的时间相差不久。

杨成武、余立金问题的起因,据说是代总长杨成武有一个女儿在空军报社工作,与空军政委余立金的秘书关系密切,情况汇报到空军司令员吴法宪那里。为了不影响杨成武的威信,空军有关部门就把余立金的秘书控制起来了。事发后,杨成武女儿就闹着要自杀。

这样一来,不仅引起余立金的不满,更引起杨成武的强烈不满,因此都对吴法宪意见很大。杨成武的夫人和余立金先后到林彪处告状,吴法宪思想压力极大,也跑到林彪那里诉苦,结果林彪同情和支持吴法宪,并报告了毛主席。

毛主席知道情况后,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议,江青在会上不仅诋毁杨成武,还说傅崇碧“带人带枪冲钓鱼台”。最后毛主席决定拿掉杨成武。

3月22日,经中央决定,撤消杨成武代总参谋长的职务,撤消其中央军委常委、军委副秘书长、总参党委第一书记职务。撤消余立金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党委第二书记职务。同时任命黄永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当天深夜,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召集王新亭、邱会作、我和江文(军委通信兵部主任)四人开会,交待任务说:“杨成武犯了严重错误,毛主席、林副主席已决定其离职审查。由邱会作、李作鹏负责去把他立即找到这里来。由王新亭负责封查他的文件和私人物品,由江文将杨家的军线电话切断。”又说:“我已通知卫戍区,将杨成武家的警卫部队换下来了。”

当时我毫无思想准备,我对杨成武的工作能力一直是敬佩的,总理突然交办这样的任务,使我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但是作为下级我只有服从命令。

接受任务后,邱会作和我乘车至杨成武住宅,来到二楼办公室时,杨很快地从卧室内出来,边穿衣服边惊慌地问我们两人说:“老邱,怎么样?出了什么事?”

邱会作回答说:“周总理要我们来请你立即到人民大会堂去。”

杨又问:“到大会堂干什么?”

邱答:“我们也不清楚。”

待杨穿好衣服,我们一起下楼。杨成武已经预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要求见一下他的家属子女。此时王新亭已将他的全家老小集中在会客室内,杨推开会客室大门,站在门口,同家属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同我们一起乘车到达人民大会堂。

我们到达杨成武家时,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杨成武家和徐帅家仅一墙之隔,当总理布置卫戍区更换警卫部队时,引起了徐帅家工作人员的警惕,结果徐帅秘书未经请示报告,就将徐帅也给扣了起来,并收缴了徐帅保密文件柜的钥匙,引起了一场误会。

到达大会堂后,林彪和总理在福建厅接见杨成武,由林彪批评了他的错误,并宣布离职审查的决定。

宣布之后,连同杨成武的家属子女,先送武汉,后又送河南洛阳隔离审查。

而余立金据说是“叛徒”,由吴法宪负责,当时就将他关押起来了。

关于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的问题。据说是3月5日夜接受江青给予的任务,到某处寻找被遗失的鲁迅的书信手稿,结果在中央文革找到了下落。傅崇碧很高兴,于3月8日没有请示批准,就带上秘书(秘书手提公文皮包等)乘车亲自到钓鱼台江青的住处报告情况。

到江青处后,傅的秘书精神过于紧张,一进会客室就被地毯绊脚,“啪”一声摔倒在地,其皮包抛到江青的身旁,把江青吓了一跳。

江青大骂傅崇碧:“你这是干什么?你身为卫戍司令,不经请示就冲进来,你要抓人吗?你懂不懂纪律?”

傅崇碧说:“报告江青同志,鲁迅的书信手稿找到了,现在中央文革。”随后就告辞退出来了。

这就是傅崇碧的所谓武装冲击中央文革的“滔天大罪”。

后来,在中央碰头会上,江青还多次说,傅崇碧秘书拿的那个皮包里可能有手枪,是企图谋害她的。因为没有来得及用手枪,就企图用皮包打断她的腰骨。秘书倒在地上还斜眼狠狠地盯住她。这种“莫须有”的罪状谁能相信呢?但是谁又能阻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呢?

经毛主席批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3月22日下令,撤消傅崇碧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职务,同时任命温玉成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3月24日凌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驻京机关和部队团以上干部会议,由林彪讲话,中央碰头会议成员均坐在主席团位置上。毛泽东最后也出台露面,但没有讲话。

在毛主席决定拿掉杨、余、傅问题上,江青起了作用。会上,林彪说:“很显然江青同志是我们党内女同志中间很杰出的同志,也是我们党内干部中间很杰出的一个干部。她的思想很革命,同时对事物很敏感,过去由于她多年身体不怎么好,所以大家不了解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就看出她的作用。她不但政治上是很强的,文化艺术方面也是内行。”

事后,叶群告诉我,这是江青请求林彪帮她说几句话,说她现在处境很为难,不少人反对她,反对中央文革。林彪难推脱,就照办了。

讲话完毕将要散会时,林彪站起来亲自领导大家高呼口号,其中有一条就是“打倒刘、邓”,我听了之后觉得这样喊可能不好,特别是林彪带头喊更不好。因为我知道,毛主席1967年夏秋时节在上海视察时讲过“刘、邓有三条区别”的指示,并想要为邓小平安置工作。其实喊不喊“打倒刘、邓”,我心里也没有底,因为文革从一开始就喊“打倒刘、邓”的口号,而现在毛主席又讲刘、邓有区别。我们搞军事的武将,真是跟不上政治家的思路。

过了两天,我为此到毛家湾去见林彪。

我问林:“知道不知道毛主席讲的刘、邓有三条区别?”

他说:“不知道。”

我又问林:“知道不知道毛主席要安排邓小平的工作?”

他说:“也不知道。”

我就把去年在上海知道的情况向他谈了,他静思了很久没有说话。

我坐了一会儿,略谈了一点其他问题就离开了。

当时我有些不解:毛主席讲的刘、邓有三条区别和要安排邓小平的工作,都大半年了,怎么连“亲密战友”,副统帅都不知道呢?林彪听后静思了很久没有说话,他又在想什么呢?

文化大革命将近两年的时间,经过了五个大“战役”。第一个大“战役”,打倒了彭罗陆杨;第二个大“战役”,打倒了刘邓陶;第三个大“战役”,击退“二月逆流”;第四个大“战役”,打倒“小爬虫”王力、关锋、戚本禹;第五个大“战役”,打倒杨、余、傅。当时说这都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白梅

来源:李作鹏回忆录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