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养老金将耗尽80后或无养老金可领;中共准备缺粮少钱,一号文件:避免大规模返贫

芯片技术依赖美国,中共自驾车发展梦受阻;中国产药折戟,FDA:80%中国临床研究不标准;微信支付宝罕见大地震,中国四大行急了;整个外贸体系将陷于崩溃,中共央行紧急叫停监控资金流措施

中共央行紧急叫停监控资金流措施:整个外贸体系将陷于崩溃

微信支付宝罕见大地震中国四大行急了

准备缺粮少钱中共一号文件:避免大规模返贫

中国养老金将耗尽80后或无养老金可领

芯片技术依赖美国,中共自驾车发展梦受阻

中国产药折戟,FDA变脸:80%中国临床研究不标准

土地卖不动?中国17省市预计今年财政收入腰斩

——————————————————————————

中共央行紧急叫停监控资金流措施:整个外贸体系将陷于崩溃

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本周一(21日)晚间发出公告,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

今年1月下旬,中国人民银行等三个部门发出通知,各地银行、信用社自3月1日起,对个人账户存取人民币5万元以上现金或外币等值一万美元以上,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

据官方解释此举是为了打击洗钱,加强对资金流的监控。对于人行周一发出的“暂停”公告,财经学者蔡慎坤周二(22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时说,该政策一旦实施,对中国经济将是一场灾难。他解释说:

“中国的经济真正有活力的就是那些灰色经济。灰色经济里面就有很多成分不明的一些交易。如果把那些交易的漏洞完全堵塞。中国的经济将会变成死水一潭,完全恢复到过去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模式。”

蔡慎坤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寻租成本,也有很多腐败因素,如果失去了这些“润滑剂”,就不可能有新的增长点。

“应该是央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之前没有想到匆匆忙忙推出这样的政策会有巨大的经济后果,甚至政治后果。所以在这个时候,匆匆忙忙的停止,可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蔡慎坤表示,中国庞大的出口贸易大多由小额贸易组成:

“它的结算往往是从境外支付外币,境内交易用人民币,这种方式普遍存在,而且是一个行规,规模很大。如果采取新的监管方式,整个外贸体系都将陷于崩溃。”

蔡慎坤说,银行对客户存取现金的新政策对普通客户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能为中国经济带来活力的小企业,将导致他们放弃银行系统,改用现金直接交易,直接影响到人民币流通,从而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微信支付宝罕见大地震,中国四大行急了

央妈半年前发布的一则通知,让微信、支付宝的客服电话被打爆: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还要倒查个人近4年收款数据,数额大的要补缴4.5%的重税?

一周前的这条谣言刷爆了无数人的朋友圈,即便两大巨头双双辟谣回应,但仍然改变不了很多人的担忧,因为改变是确实发生的。

去年10月,央行曾发布公告:从今年3月1日起,将实行个人收款码新规,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支付机构不得提供收款码用于经营活动。

直白的说,个人收款码并没有禁止,只要不用于做生意,或是发生持续的收付款行为,几乎感受不到影响,绝大多数小商贩应该也不会被波及。

真正的巨震,普通用户根本感受不到,在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的背后,各大银行、三方支付机构早已暗潮汹涌,沉寂多时的支付行业,一场新的大战一触即发!

微信、支付宝支配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多年,这次同时“挨锤”,原有格局不可避免会产生裂缝,很多潜在对手已磨刀霍霍。

随着大规模个人收款码向商户收款码转移,微信、支付宝数年积累下来的近数亿小微商户,免不了会有一部分商户被分流出来,倾向于更简单直接的收付款形式。

银行也等来了难得的回血机会,被微信、支付宝压着打了多年,这一天赐良机,银行自然不会错过。

国有四大行全部出手,几乎是一步到位,堪称心照不宣:

四大行纷纷推出自家的“聚合码”,可不是简单的只支持自家银行扫码支付,而是连微信、支付宝、银联统统都支持,一点不比聚合支付差,只要身份证、银行卡和店铺照片,分分钟就能搞定。

10年前支付宝刚出世,准备给中国带来史无前例的移动支付大变革之际,马云挨家挨户去敲银行大门,遭到的却是被固守陈规的银行拒之门外。

当巨变一夜之间发生后,银行急了,急的不是如何拥抱创新,而是自己再造一个“微信、支付宝”,好对本尊取而代之。

几十年来,传统银行一直遵循于只服务20%高净值客户的铁律,同10亿普通老百姓相距甚远,他们的需求,银行根本不懂,惨败的结果毫不意外,微信、支付宝拿下国内9成以上移动支付市场,正是靠着无数普通人的支持。

所幸银行终于变了,它们不再执迷于打败微信、支付宝,而是同这些巨头联手,共同做大蛋糕。

工行头一个站出来,“支付宝+银行”、“京东+银行”开始登上银行宣传的首页,烧钱鼓励大家用微信、支付宝、京东。

[page]

准备缺粮少钱,中共一号文件:避免大规模返贫

中共近日发布2022年乡村政策意见,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成焦点。

中共喉舌新华社22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有8个部分,但首要聚焦“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调“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此外,再次强调“不发生大规模返贫”的底线,凸显“粮食安全”和“大规模贫困”已成中共心腹大患。

去年12月26日,习近平曾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话“饭碗要装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

然而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是,仅去年粮食进口就同比增长了28%,其中大豆95%以上都依赖进口,中国人饭碗中的外国量年年都在增加。过去几年来,中共领导人多次提倡“节约粮食”,如今反复强调粮食安全,反而显示出中国粮食储备或存在严重隐患,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或难以保障基本民生。

中国养老金将耗尽,80后或无养老金可领

中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危机加深,中共再次提出延迟退休,并强调发展“银发经济”。

中共国务院网站2月21日下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通知》,再次摆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棘手难题,除了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作为解决手段之一,还首次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大力开发老年产业。

此前有大陆媒体曾根据《中共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中的数据进行推算,发现中国养老金将在2035年全部耗尽,届时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岁,尚未达到退休年龄,因此中国的“80后”很可能成为第一批领不到养老金的群体。

芯片技术依赖美国,中共自驾车发展梦受阻

极都汽车、蔚来、小鹏和华人运通在中共政府的支持下研发自驾车,希望成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但这些中国自驾车制造商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芯片技术落后美国,生产无法自主,导致中共自驾车发展美梦遭遇阻力。

金融时报》2月22日报导,极都汽车是百度和汽车制造商吉利的合资企业,经过两年的开发,它正在展示Robocar自驾车。但Robocar的“大脑”揭示了一个威胁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寻求技术独立的问题。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公司仍然依赖外国公司设计的芯片,主要是美国英伟达、高通和英特尔,这些芯片且都在海外制造。

德勤的数据显示,中国有一批芯片设计公司正在发展,包括沐曦集成电路MetaX和壁仞科技(Biren Technology),2021年上半年,中国芯片行业虽然吸引了38.5亿美元风险投资,然而它们仍落后于美国竞争对手数年。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半导体顾问对《金融时报》表示,中国本土汽车芯片开发仍面临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实现具有竞争力所需的规模是困难的。近年来,芯片开发的高昂成本使许多公司无法进入利基应用以外的市场。

这名半导体顾问对《金融时报》表示:“中国最大的(公司)每年生产大约100万辆汽车,”他并解释说,“规模远远不足以为长期、领先的自动驾驶芯片提供资金。”

中共自驾车产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于自动驾驶平台使用的最尖端芯片而言,本土制造并不是一种选择。外国老牌企业也在巩固其主导地位。

最大的处理器芯片制造商台积电计划仅在今年就增加440亿美元资本支出。相比之下,中芯国际计划资本支出为50亿美元。大多数行业专家认为,中芯国际在技术开发方面仍落后台积电约五年。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已经演变为双方都将半导体视为国家安全问题,导致政府提供财政支持以及对销售和收购的限制越来越多。

中国产药折戟,FDA变脸:80%中国临床研究不标准

2022年2月10日,美国 FDA线上举行了针对信达生物、礼来制药联合研发的 PD-1抗体信迪利单抗上市申请的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专家委员会的最终投票结果为14:1,认为信迪利单抗需要补充额外的临床试验,来证明自己在美国的适用性。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 FDA引用了2016年中国食药监局披露的数据:80%的中国临床试验不标准。

来源:ODAC审评文件

在信达和礼来的这次折戟上,FDA给出了三个解释。

第一个是临床格局的变化。

第二件事,是 FDA认为单国临床研究数据不适用于美国患者。

第三个原因,是它选择了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作为临床试验终点,而没有选择总生存期终点(OS)。

迄今为止,FDA对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免疫治疗方案的所有批准都是基于 OS的统计学改善。总生存期被认为是最可靠的癌症终点,并且在可以合理评估时是首选。

所以,FDA表达了对 PFS后继续用药的担忧,表示 ORIENT-11在设计上显示缺乏多样性。

房市遇冷,深圳房企为中介开出高价佣金

一张深圳楼市营销海报近来吸引了业界关注,该广告表示中介成交一套房子可以获得15%的佣金,而且中介只要带客上门即可抽取100元(人民币,下同)~500元的购物卡红包。

深圳罗湖的兆鑫汇金广场项目日前发出一张转介营销海报,该海显示单套成交佣金高达15%。

据时代财经2月21日报导,海报上明确标注此次15%的高佣金仅针对“4.5米层高、建面约52~93平方米的创意空间产品”。“创意空间”是该项目的办公产品,均价达到8.9万元/平方米,总价约402万元~3328万元/套。

按照15%佣金计算,如果中介成功卖出一套办公产品,将获得最低60万元的佣金,为此,很多中介都在宣传这个项目。

有业内人士透露,如今的深圳购房者深知“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而中介则为了把房子卖出,因此在一些高佣转介项目买卖时候有可能会出现购房者和中介私下“分佣金”的现象,即“返佣”,也相当于是项目另一种形式的变相降价。

进入2022年,深圳新房和二手房全面遇冷,楼市延续了2021年的颓势。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吴莉亚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