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知青

不看难想象 知青农场“动物园”里发生的打鸡血狂热
2013-12-07

那时传来了一本小册子“鸡血疗法”,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赫然在目: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我们如获至宝的反复研读,贯彻伟大领袖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从“鸡血疗法”册子里得知:人打了鸡的血,不用几针就能治好癌症!又听说打鸡血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特别有滋阴壮阳的作用,是治疗阳痿的良方!对半身不随、脑中风、妇科病、阴道瘙痒、不孕症、牛皮癣、脚气、脱肛、痔疮、咳嗽、感冒等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知青反思:不如狗 狗急了还能跳墙
2013-11-23

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以前接受的是所谓全红教育,指教育者(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以偏激的情感向被教育者灌输的是清一色的社会主义尽善尽美的思想。教育者没有把社会的落后面和阴暗面如实地披露给被教育者,以致被教育者的心灵自幼便打下了社会主义完善的烙印。知识青年深入到...

毛泽东去世知青喝酒吃肉载歌载舞
2013-11-16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文革组成部分,我们这一代,生正逢彼时,正所谓时也命也。我1968年底至1977年初到位于海南黎族苗族通什自治州的乐东县某农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称三师十四团)屯垦开荒种橡胶。年轻人聚在一起,青春年少,发生许多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知青聚...

北大荒留守老知青近300人患精神病
2013-08-14

“上山下乡”已属尘封的历史,但在黑龙江佳木斯“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至今仍住着50多位南腔北调的老知青,多已年过花甲的他们都患有精神病。曾经的超负荷劳动和精神创伤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这所专为他们开设的安养中心,他们彼此陪伴,却又相顾无言。

都是为了活命 广州人大逃港 (组图)
2013-07-26

摘要: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大陆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大跃进导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使社会陷入混乱。彼时,广东逃港潮风起云涌,持续30年。 从广州到香港需要多长时间?广九直通车2小时,和谐号1小时20分,莲花山高速客船1小时50分。但33年前,大批的广州...

知青下乡遇上牛鬼蛇神中的通灵者(图)
2013-07-16

文革时,红卫兵造下罪恶,现世现报,被贬流放边远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公社再往下分时,我选择谁也不愿去的荒山沟屯。这里黄鼠狼狐狸多,常迷人,又叫黄仙沟。离大队公社县里省城都远,四不管,也叫皇上沟。到这一看,贫穷落后。当年闯关东,开垦北大荒的土地经营者,...

生不逢时的“老三届”(图)
2013-04-10

只要一提起老三届,生不逢时、可怜可悲、厄运不幸,这些词汇便在我心中伴随而生。不是老三届的,是感受不到那种切肤之痛的。所谓老三届,是指1966、1967、1968年连续三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的统称。该长身体的时候自然灾害了——老三届基本上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可...

知青作家忆下乡:性压抑之下曾有知青“奸牛”
2013-04-10

核心提示:有一件事在村子里流传——隔壁村的一个光棍,居然忍不住去搞了生产队里的母牛。奸牛犯被铐走了,罪名是破坏生产坏分子,罪大恶极。写《知青变形记》前,韩东读了很多知青口述史,才发现奸牛的事件远非孤立。肇事者有村民,有流浪汉,还有知青。这是那个年代性压抑的...

习近平:〝全部都哭啊 就我在笑〞
2012-12-22

随着十八大落幕,中共正式进入〝知青一代〞掌权时代。尤其是中共最高领袖习近平,其7年的知青插队生活点滴被媒体不断挖掘、曝光。当年,在困境中去插队的习近平还是不满16岁的孩子……习近平:〝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现年58岁的习近平,极少在公开场合谈论过自...

知青赴缅甸“解放全人类”的凄惨命运
2012-12-01

上世纪60年代末的文革时期,一批分到云南边疆的知青因在国内受黑崽子不公待遇,听信中共解放全人类的口号,越过国境线,奔赴缅甸参加缅共的革命。但随着北京与缅甸政府关系改善,不再支持缅共,缅共转而以毒养军,知青开始大批退伍回国,他们的人生坎坷,下场悲惨。近日,当...

王维洛:十八大后“知青代”领导中国之劣势
2012-11-17

即将接班的第五代"领导人"是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虽然有很高的学历,却长时间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可谓是不学有术;如今他们已经或者即将步入耳顺之年,进入生命下坡曲线,不可能有改革进取的热情和精力。四大劣势。

不满的暴发 长沙知青大逃亡
2012-10-04

1964年9月,长沙市六千初、高中毕业生被下放到湖南偏僻小县江永和零陵等地,其中黑五类子弟占85%。在最初的两年里,这些16岁至20岁的年轻人干得有声有色,他们积极劳动,办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有知青为病重的农民献血,有的热心捐款给生产队建发电站,还写诗、...

知青见闻:抢媳妇与买老婆
2012-09-23

老樵于1968年11月,下放到寿县堰口区陶店公社王墙大队柴拐生产队(后不久,陶店公社撤销,并入堰口公社)。一个小组两个人,小王和我,当时暂时寄宿在队长王西山家里。 生产队有一个破房遗址,房顶朽坏塌陷了,泥坯的土墙东倒西歪。村上的人说,这就是“大跃进”时候...

太子党刘源 知青“狼”的文革遗毒(一)
2012-09-15

在从政的太子党中,最著名的就是习近平、薄熙来和刘源。刘源比习近平大两岁,比薄熙来大三岁。三人的排名经历了“刘、习、薄”到“习、薄、刘”的变迁,等到薄熙来出事后,军中流传“浏阳河”的说法,刘源遭贬仿佛已成定局。不过从目前局势来看,刘源将升入中央军委。《新纪...

作家邓贤忆知青︰“暴力 同居 混居”都发生了
2012-08-07

  1971年7月7日,开始试运行的成昆铁路,载着邓贤一行一千二百多青年,向边疆进发。他们预先被告知,边疆建设兵团“不招工、不招干、不招兵”,也就是说,他们可能终生落户在那里。   “那一天本来天气非常好,但是火车要开的时候,就下起大雨来了。”邓贤永远...

从电视剧《知青》看中国文坛的堕落
2012-08-06

中共当局为了权力斗争而斥责薄熙来复辟文革,但是他们三十年不清算文革不批毛,而且许多方面延续文革和毛的统治方式,扭曲历史,愚弄百姓。最近CCTV热播的电视剧《知青》就是一例。利用红卫兵搞红色恐怖,然后又把他们赶去农村,连林彪都骂是「变相劳改」,今天居然还有...

掌权者始终不认错 多少女知青遭干部奸污
2012-07-30

导读:“青春无悔”由部分知青提出。当时我父亲看到后说:“青春无悔?这些人有病!”张贤亮也表示不可理解:离开了家庭,荒废了学业,到农村滚一身泥,再一无所有地回城,竟然宣称“青春无悔”? 女知青下乡(资料图片) 央视《知青》剧照 知青:自我安慰的“青春...

一曲插队女知青嫁给农民光棍的“青春之歌”?
2012-07-15

1974年2月8日,青岛下乡到诸城县的女知青廖晓东因急性肝炎去世,年仅27岁。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向下乡青年廖晓东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以及廖晓东的事迹——《青春之歌》。《通知》指出,廖晓东是上山下乡知青的好榜样,要教育广...

嫁给知青的落选林立果之“妃”
2012-07-15

冉芝燕(1955-1975),陕西临潼缝纫机厂工人几年前买了一本林立果的“妃子”张宁写的自传,书中说到,当时选妃到最后,只剩下她和一个西安姓冉的女孩。我这才确信,那个女孩就是我的童年挚友燕燕。燕燕老家在河南,家里有兄弟姐妹5个,3个女孩,两个男孩。她的父母...

梁晓声我们还活着 央视《知青》电视剧中的虚假
2012-07-10

我当年就是在《知青》里的北大荒——合江地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2团支边,当时团部在乌苏里江边的饶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时有六个师,以 “建、设、钢、铁、长、城”6个字为各个师的番号,我们的三师的番号就是“钢”字,写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钢字几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