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一场大雪正给中共带来全局性危机

大雪来临,一批游客急忙从四川雪山撤退(法新社图)
 
中国雪灾:中央与大型国企的利益博弈
 
(亚洲时报 撰文 潘小涛)大半个中国近日遭受近年罕见的风雪吹袭,老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是,十三个省市因为缺煤及电网被霜雪压毁,要限量供电。不过,除了天灾,所谓缺煤及停电,其实更多是人祸,也是国务院及中央级大国企利益冲突下,互相博弈、厮杀的结果。
 
新华社引述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指出,截至一月二十日,全国煤炭库存量为1773吨,按目前耗用量,仅够维持七天左右,这是历史最低水平。报导引述煤炭运销协会匿名人士说,“以前山西的煤就可以基本保证电煤需求,现在处于煤炭安全生产整改期间,山西的煤炭产量大量下滑,供应山西本地发电都有困难。”

国家电网不具名负责人也表示,停电的原因,除了缺煤,跟恶劣天气也有关系,华中华东不少电网就因为结冰而坍塌。“各地用电量激增,甚至超过夏天的负荷。”

不过,这些都只是今年冬天缺电或停电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电力供需矛盾,潜藏于两大势力的“利益”冲突之下,这两股势力正是以国务院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级大型国有企业。

表面上,两者是从属关系,中央级国企是中共附庸,对中央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而且,两者利益应该完全一致,不应存在利益冲突的空间。不过,人体四肢尚有不受大脑指挥的时候,更何况今天的国企,早已不是计划经济年代的国企,特别是大型企业,绝大部分已改成股份制有限公司,且多已上市,国家则是绝对控股的大股东。电力、煤炭、电网、铁道运输等大型国企,就是这种类型,即使没有上市,也要自负盈亏。

这种上市国企,除了要配合中央及国务院的经济政策,负起部分社会及管治责任,更重要的是创造盈利。它们这种追求利润的内在冲动,跟其他民营企业没有分别。在正常情况下,社会责任和追求利润不存在任何冲突,国企自然对中央言听计从,全力配合中央的政策;但是,当遇到特殊情况,特别是中央政策会损害它们利益时,国企就会采取阳奉阴违等方式,暗中抵抗中央的行政命令。

从去年底开始,国务院不断发出干预涨价的行政命令,一月十四日更明确规定,“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铁票价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近期一律不提高”。这个“禁涨令”主要想保障老百姓的生活,以免他们在高通胀下百上加斤。对中央及国务院而言,这个也是他们保住政权、维持民望的重要手段,也是它的利益所在。

但与此同时,这个“禁涨令”也严重损害大部分国企的利益,且绝大部分是垄断性大型国企,因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能源、运输等战略性行业,都是由中央级国企控制。“禁涨”本来只需一张内部通告,甚至通过各级党政机关传达中央精神,已能做到,效果或许更好;但中央要让老百姓“看到”他们控制物价的努力,才大张其鼓的发出全国通知,以赢取掌声和喝采。

对大型国企来说,他们理应服从这纸禁涨令,否则其董事长、总经理等乌纱不保。不过,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置企业的利润不顾,因而有很大诱因去自导自演的制造供应短缺的假象,以此要胁及对抗中央的禁涨令。过去两年不断出现的汽油短缺,如出一辙:国际油价上涨,但发改委只让国内油价每月涨价一次,令国内与国内油价出现很大落差;而且,由于预期下月的油价继续升高,两大石油巨头于是暂停供油,不仅可减少损失,还可向发改委施压,让油价在下个月有更大的加幅。

同理,由于煤和电的成本不断上涨,煤炭及电力系统的国企却不能涨价,为免亏蚀扩大或盈利减少,他们必会减少煤电供应,也不在乎老百姓生活受到什么冲击,甚至老百姓怨言愈大,他们的加价筹码就愈多。这正是目前中国经济及民生最吊诡之处!

但无论如何,中国老百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加价嘛,他们的生活更困顿;不加嘛,又会出现供应短缺!这正是半吊子市场经济的恶果。
 

*********************************
 
BBC:中国雪灾持续 气象台发红色警报
甘肃兰州街头路人满身是雪(27/1/2008)
 
华中严寒天气已持续十几天

中国雪灾进一步恶化,中央气象台星期一(1月28日)发布了最高等级的红色暴雪警报,雪灾对全国能源供应威胁加剧。

中央气象台预测,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都将继续出现大雪天气。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稍早时候说:“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雪灾,全国受灾人口已近6000万。”

目前,单是湖南、湖北和贵州三省就有至少19人死于雪灾。各地因雪灾倒塌建筑物不计其数。

交通混乱

全国交通仍然是一片混乱。铁路大动脉京广线湖南路段虽然陆续恢复通车,但广州火车站仍有超过17万人滞留。

面临庞大的春运客流,广州市当局担心情况没有改善的话,周一滞留人数将会增加到60万人。

公路交通方面,另一条南北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的湖南路段仍有路面结冰情况,滞留车辆高达1万台。

湖南省当局周日(27日)深夜紧急开会决定向滞留车辆免费赠送桶装燃油,确保尽快疏导车流。

航空交通方面,长江中下游地区145个民用机场因积雪结冰被迫关闭,周日仅广州就取消了近30个航班,4000多人滞留新白云机场。

香港也受到波及,20个来往中国国内的航班出现延误或取消,到北京和上海的城际铁路班车大乱。

湖南电力工人抢修结冰塔架(新华社图片23/1/2008)
湖南等地电力供应越呈紧张(新华社图片)

能源危机

交通问题阻碍煤炭等燃料运输,进一步加剧在寒冷天气下原本就紧张不已的能源供应。

中国官方公布指出,截至上周五(25日)全国发电用煤库存量只有约2142万吨,不及正常存量的一半。

目前全国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已高达3990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7%,17个省区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中国国务院周日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总理温家宝要求各地设法做好煤、电、油运输保障工作,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

中国在雪灾袭击下暂禁煤炭出口



2008年1月27日

由于中国许多地区连日来遭遇暴风雪的袭击,中国的能源供应出现危机。中国交通部下令在两个月内暂时停止煤炭出口。有专家指出,这场暴风雪暴露了中国能源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

*温家宝:做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

中国国务院星期天下午举行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强调,要做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温家宝称,近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加上冬季用煤用电增加、春运高峰到来、一些地方的煤矿提前放假等多重因素,煤电油运保障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连日来,横扫湖南、贵州、安徽和江西等华中地区的暴风雪导致一些地区的电力供应中断,三峡大坝一条通往上海的主要电力运输线被破坏,铁路交通也受到严重影响。据中国媒体报导,仅湖南省就有130多次列车停开。而铁路交通出现的问题也导致煤炭运输面临困境。

据报导,中国正面临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力供应危机。全国的电力短缺高达7万兆瓦。中国交通部星期五下令,在农历新年和人代会期间中断向国外出口动力煤。必要时,所有的国际运输能力转而为国内运输服务。

*重新开放一些被关闭煤矿*

据报导,煤炭的短缺已经迫使中国五家最大的电力公司关闭了中国北部和中部的90个电站。一些发电厂的煤炭储量下降到低于三天供应量的警戒水平。有关部门的官员下令一些因为不安全操作而关闭的煤矿在达到安全标准之后,重新开放。

交通部还要求两家大型航运公司协助把煤炭运送到中国南部地区。中国海运公司已经从负责海外运输的部门抽调6艘货轮完成这项任务,而中远集团则为此抽调了11艘巨轮。

*关闭小煤矿使能源问题更突出*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朱毓朝教授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说,前段时期中国关闭了许多不安全的小型煤矿,使能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朱毓朝说:“因为前几年,小煤矿矿难事情出的很多以后,政府就采取行政措施,关了很多煤窑。这也造成煤的一定程度减产。在最近能源危机的情况下,这也有点雪上加霜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电力供应有78%来自煤炭。去年,中国仍然是煤炭出口国,但是净出口量从2006年的2千5百万吨下降到2百万吨。

*煤炭短缺是制度性问题?*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煤炭短缺的问题是个制度性问题,体现了市场经济和中央计划经济的矛盾。去年12月,中国国内的煤炭价格比一年前上涨了14.2%,而电力价格由于受到政府的管制,只上升了2.1%。

京华山一证券公司的一位分析人士说,这次电力短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煤价的急剧上涨。电力公司对不能把煤价的上涨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感到不满。

*朱毓朝:棘手难题*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朱毓朝教授说,中国的能源系统长期存在双轨制价格不同的问题,这次暴风雪引起的能源危机只不过把这个问题凸显出来了。

朱毓朝说:“中国整个能源电力产业里面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行政指令性东西。第一,电力企业是国营的,所以行政指令性的控制是为了社会的需要。电价涨得很快的话,老百姓的生活支出就太高,怕引起问题。但是很多煤倒不一定是国营生产的,有很多市场机制,不能限制太多。要是限制太多,包括前几年关煤窑的政策,造成煤源会进一步短缺。”

朱毓朝教授说,这是一个不好处理的难题,因为指令性调控和市场机制并存。对于电力公司的抱怨,朱毓朝认为,不必过于在意,因为电力行业一向是国家垄断的行业,利润率一直非常高。就算煤价上涨得比电价快,也只是压缩了电力企业的盈利空间,不会影响到它们的生存。

*****************************************

雪灾阻断京广线 旅客滞留火车站



2008年1月27日

连续的恶劣天气导致中国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出现问题,成千上万回家过年的旅客被迫滞留火车站,广州站周末滞留的旅客达到十万。京广线出问题导致香港到北京的直通快车也受到影响。

“排好队!不要挤!”

这是中国和香港电视台报导的星期六、星期天的广州火车站外广场上,几万旅客冒著寒冷天气排队等车的情景。

*一两百火车不动 20万旅客难行*

中国中央电视台援引国家气象台首席气象员的话说,最近连续几次寒流袭击,中间没有“喘息”的机会。报导说,受这种恶劣气候影响,湖南到广州,上海到昆明等路段电网断电或电压不够,电力机车无法运行,有一两百列火车无法开动。

星期天的香港大公报头版报导说,京广线“半瘫痪”,到星期六晚上八点,至少有“20万”旅客滞留在受影响的京广沿线。另外,大公报和香港文汇报头版还报导,光是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就有10万旅客,站前广场上是人山人海,一直到星期天下午,人流人潮并没有减少多少。

一位女性旅客抱怨说:“很早就起来了。然后,十点钟就来了。等到现在。列车脱班,告诉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到,警察有个指示,大家也明确一点。现在都不知道,人挤人!”“当然冷了!这么冷的天,我都在这里抖!”

受京广铁路线湖南---广州段事故的影响,香港到北京的直通列车受到影响。星期六,由于列车延误,有一批北上北京的旅客被困在香港红堪火车站大厅里过夜:他们对香港有线电视记者说:

“很辛苦了。没有办法了,只有等了。也不是因为铁路公司的事情,天气没有办法。”

(另一旅客):“这个事情,还不能说满不满意的问题,现在比较著急的事情是,我们得尽快离开,因为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

*春运偏遇连日雪*

公元2008年2月7号是中国阴历春节大年初一。围绕这个日子前后半个月二十天,是中国每年客运最忙季节。数以亿计的旅客要利用这段时间回家过年。而他们中大多数是以火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据报导, 星期天,在广州火车站,仍然有13列火车无法开出。一直到星期一,还会有一辆列车无法运行。

***********************************************

贵州停水断电 居民手机充电要进城

中国14个省份遭遇50年一遇的风雪灾害,令贵州、安徽部分城市变成孤城,华南华北等食品基地更是重灾区,大风雪影响蔬菜收成,加上交通受阻,蔬菜供应减少至少两成,分析认为,临近春节,新鲜食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未来直至春节的日子市民都会捱贵菜贵肉。

  贵州 一水三用

  贵州黔东南州三穗县城因凝冻天气,几乎变成人们进不去、出不来的一座孤城。全县21万人断水、断电、断通讯,消防水管里的水被用尽,一个煤球售价高达两元,手机电池只能集中到两个点充电。包括耕牛、家禽在内的动物已被冻死八千多头(只)。

  三穗县城的街道上,到处是深达一两厘米的积雪,积雪下是冰块。街道两侧,到处堆积着之前因清理路面刨出来的冰块,部分冰块厚达15厘米。人们提着水桶上山找井水,从浅浅的一洼井水中舀水回家。这些水得拿回家过滤后使用”。当地人现在是“一盆水三套动作”,先打一盆水来洗脸,完毕,再用这盆水洗脚,洗脚水则用来冲洗厕所。

 手机充电要去县城

  53岁的潘洪升的四名子女在广州打工,家里无电,为保持和子女联系,老潘不得不坐车去三穗县城找人给手机电池充电。县城里唯有两个移动公司的营业点,通过柴油发电机发电并免费为人充电。营业点的多个插座上,密密麻麻地连满了电池,每块电池上都写着主人的名字。

  三穗县委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无法看电视,无法听广播,无法上网,无报纸送来看,一切都与外界断绝了联系,根本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若要向上级汇报灾情、问题等,只得通过集中文稿的方式统一发传真,并且所发的传真,仅限于跟“急”字有关的内容。

  武汉:菜苔11元一斤

  武汉27日清晨再次经受新一轮暴雪侵袭,机场被迫关闭,所有航班停飞。大雪带来的吃、住、行问题成了市民生活最大的难题。菜苔,这种湖北老百姓最常吃的一种青菜,已经卖到了11元一斤。

  汉口解放大道的一家三星级酒店,平日里即使是周末商务单人间也才158元一晚,现在的价格打完折后是568元,而且还只剩下了一间。而且,晚上6时才有供电,要等到热水则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出租车大都也挂起了“暂停服务”的牌子。

  安徽 菜价上扬五成 市民囤积食品

  由于暴雪不停,安徽省城合肥也已成为一座“孤城”。想进的人进不去,想出的人出不来。由于大雪导致各类蔬菜进城遇阻,合肥的乌菜、香菜、大蒜等蔬菜的零售价格均上涨50%左右。市民担心大雪持续、高速封路,加大蔬菜调运难度,很多人都趁着雪停的时候赶紧上街囤积物品。

  此外,由于天寒地冻,绝大多数居民都得依靠空调取暖,因此合肥市内的用电一度达到高峰,甚至和去年夏天用电最高峰时不相上下。截至27日上午11时,安徽已有200个乡镇和2000多个村委会交通中断,60个乡镇和240多个村委会通讯中断,66个乡镇和230个左右村委会供电中断。

  广州 蔬菜一天一个价

  受持续的湿冷天气和交通受阻等因素影响,羊城市场肉菜价格不断攀升,副食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广州市民王先生说:“这菜心前天才卖两块五一斤,今天就涨到三块五了,现在拿货难,估计明天还得涨。”

  东川新街市价格监测员莫小姐说,受天气影响,近几天叶菜价格一天一个样,许多品种都涨价50%-100%。菠菜、西洋菜、金针菇等由于适合用来做火锅,需求量大,价格涨幅更明显,如菠菜从上周的1.8-2元/斤卖到3.5元/斤,生菜和西洋菜从1.2-1.5元/斤卖到2.5元/斤,涨幅高达1倍。

  猪肉价格仍然保持平稳,上肉和五花肉卖13-14元/斤,瘦肉15-16元/斤,排骨18元/斤。由于湖南猪难下广州,不少市民担心猪肉价格临近年关再度大幅上涨。广州最大生猪批发市场,嘉禾生猪批发市场负责人黎经理表示,由于交通受阻,目前生猪日供应量从上周的6000-7000头减少至5000头左右。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128/7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