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凉面的由来



凉面又称“过水面”,古称为“冷淘”,传说最早起源于唐代武则天未入宫之前,由于武则天与情人吃山西面时烫伤了舌头,于是两人便研究出凉面的新吃法。

如果追溯凉面的起源,就目前的文献资料,最终要指向杜甫的诗——《槐叶冷淘》。所谓冷淘,就是凉面。尽管不能仅以《槐叶冷淘》来确证凉面发源于四川,但至少说明四川人在盛唐时就吃上了凉面。

杜甫《槐叶冷淘》诗中大意是:从高大的槐树上采摘嫩叶送到厨房。把从附近街市新买来的面粉,与槐叶汁渣调和一起。下锅做熟,吃了槐叶冷淘以后似乎忘记了忧愁。那翠绿的颜色使筷子生光,兼有香饭和芦笋的美味。嚼在口中比雪还清凉,请人品尝如同以珠相赠。我愿骑上千里马,把槐叶冷淘送到皇宫……君王纳凉晚了,也须品尝这凉爽的美味。

杜甫形容这种夏天吃的凉面是“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北京的过水面是把煮熟的热面直接放入冷水中过一下,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则放入刚打上来的井水中。由于是凉面,拌面的所有作料都是生冷的,首先菜码是黄瓜丝,水萝卜丝、用水烫过的绿豆芽,然后浇上调稀了的芝麻酱,再配上青蒜。大暑小暑的日子头,捧着一碗凉丝丝的过水面,心中的燥热就去了一半。


【黄瓜是绿色为什么叫黄瓜?】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有一天,石勒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 “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

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


【芝麻酱凉面】
“芝麻酱凉面”是北方人爱吃的凉面,特别是在北京,夏天中,没有几家不吃芝麻酱凉面的,因为它既省事又凉快。

北方人吃“芝麻酱凉面”,必备的要有拌好的芝麻酱、花椒油、蒜蓉汁、老陈醋、黄瓜丝,依个人口味还可以备上芝麻盐和水萝卜丝。除此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电风扇,面条煮熟过水后,再用电风扇吹的目的是让面条爽滑而不粘腻。

制作材料:
湿面(机制切面或自擀的面均可)250克,鸡蛋1个,火腿3片,青椒1/2个,小黄瓜1条,豆芽菜150克,高汤1/2杯,芝麻酱3大匙。白糖、麻油各2大匙,盐1/2小匙,酱油、乌醋(陈醋)各3大匙,蒜泥1小匙。

制作方法:
1、蛋打散,煎成2片蛋皮。青椒、豆芽菜开水烫过备用。
2、小黄瓜、蛋皮、洋火腿、青椒均切细丝。
3、芝麻酱先加高汤调匀,再加入A料拌匀,即成酱料备用。
4、盘中放面,上面摆饰洋火腿、小黄瓜、蛋皮、青椒、豆芽,淋上酱料拌匀即可。


【延吉冷面】
延吉冷面是最具朝鲜特色的风味食品。以荞麦面、淀粉、面粉为主料,按照比例掺兑和面,挤成面条。用于拌面的汤比较讲究,面中有熟牛肉、鸡丝、麻仁、苹果 片、鲜族泡菜、特制辣酱、醋精佐面。冷面讲究的是汤清--牛肉汤定是要将浮油撇清的;凉爽--无论是汤还是面,都要冰凉后食用。

材料:全瘦牛肉、水梨或苹果、煮鸡蛋、泡菜、松子、细荞麦面条、香菜

煮肉料:葱、姜、酒、八角、盐、胡椒粉少许

做法:牛肉整块烫煮2分钟后,捞出洗净。4杯水加煮肉料煮滚,放下肉块煮40分钟。取出肉块,待冷后切成薄片;牛肉汤过滤后放凉,如有浮油需撇除干净,分盛入面碗中;水滚后,放下细面煮熟,捞出沥干,再以冷开水冲凉,放入面碗的清汤中。面上再放泡菜丝、水梨片、煮鸡蛋半个、牛肉片、炸过的松子和香菜段。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806/9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