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正在出现“两个中国”

 

新新闻周刊 北京警惕出现两个中国 

马总统透过中央广播电台向大陆广播称自己为中华民国总统,但大陆方面将其改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此一称呼是大陆官方与媒体对中华民国领导人的一贯用词,不会因目前两岸关系缓和而有所改变,因为双方尚未就政治性议题进行谈判,凡涉及官方头衔的政治性象征称呼皆很敏感。

 

各自表述存变数

 

  同样的道理就可解释何以“马陈会”上,双方皆以“先生”互称。对于台北宣称“马总统莅临”之事,北京认为那是向台湾内部做交代之举,北京并不承认。

  此次“马陈会”,台湾舆论十分在意称谓问题,甚至将其提升至主权层次,令北京有所警觉。一向否定中华民国的民进党群众,竟拿青天白日旗来抗议陈云林,亦令北京感到意外。

  北京原希望两岸关系的发展处于“先经济,后政治”的阶段,然而通过陈云林访台之行发现,台北处处显露“政治杀机”,令他们不得不防。

  总的而言,北京认为,陈云林登台是对台政策的重大突破,然近距离地观察台湾政治生态后,亦必须对未来的可能变数筹谋。

  “两个中国”主张是上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反对“共产中国”进入联台国及围堵中共,全力支持“自由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但又不能不正视中共统治中国大陆的现实,故运作“两中”的可能性。然而,由于两岸皆自称正统,因而困难重重。

  上世纪60年代中共搞“文化大革命”以及美国介入越战,“两中”更缺动力。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进行和解,北京进入联合国,台北被迫退出,华盛顿确立了“一个中国”政策,北京在外交上开抬取得优势。不过,美国在战略上并末放弃台湾,所以“事实两中”并未胎死腹中。

  李登辉和陈水扁执行的政策,北京已确认是“一中一台”的台独路线。

  马英九就任后,宣誓将在中华民国宪政架构下维持台湾现状,又说不独,北京对台独的疑虑有所降低。

  然而,马提出不统又没有处理国统会问题,还说在他有生之年看不到两岸统一。马的思想加上台湾20年来的内部政治变化,令北京认识到,今日的中华民国和昔日的中华民国已大不相同。尽管国号和国旗仍然一样,但未来不排除会出现各种变项。

 

搁置争议存危机

 

  北京不排斥马英九“正视现实,互不否认”的看法。北京考虑到马英九必须同现实环境妥协,又要稳定两岸关系,既然无法相互承认,不妨就用政治实体来互不否认事实存在,以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发展。

  另外,北京亦认为,如此可以达到“对等协商”原则,意即北京不会强求台湾官方人士称胡锦涛为国家主席,而大陆官方人士也不会称马英九为总统。此种做法显示北京在两岸尚未就高层次的政治谈判取得共识之前,有意避开可能造成互相承诺的“法理两中”现象。

  北京有一种看法,认为维持现状固然符合目前双方利益,然现状和现实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例如,在国际政治上,充满变化的诱因与环境,非两岸双方的主观意志所能完全左右。所以,北京十分谨慎小心地应对台北的外交作为,因为外交涉及的是国家代表性以及主权的问题。

  目前,北京是以“搁置争议”的原则来处理两岸关系。而马英九提出的外交休兵,潜在着“两中”的象征意义,对在国际上坚持一中及促统的北京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这就解释了为何北京对马英九的“外交休兵”概念不置可否,而宁用“参与国际空间”的概念来强调两岸可以透过协商在国际事务上进行合作。

  目前,两岸最大的困境是大陆的民意希望透过经贸合作逐步进入政治协商,态度不急不躁;台湾的民意似平影民急地想把政冶问题讲清楚,耐心有限。

  马政府上台确使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的几率大为降低,然而由于两岸对未来的国家发展目标并不相同,仍令两岸关系潜藏着可能的冲突危机。(作者 陈毓钧)

 

**************************

 

台湾质疑大陆高调造航母:为何不公开正面说明?

 

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近来,中国频频对建造航母问题做出表态,很多媒体据此认为中国是肯定要建航母了。有台湾媒体日前发表文章称,大陆此次对航母问题表态频率之高,意愿之强,前所未见,使得大陆是否真的着手兴建航母,变得十分诡异。
    
    台湾《中国时报》文章称,英国媒体11月16日刊登一篇对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少将的专访,他首度公开向西方媒体表示,“中国有权建航母”、“如果有一天中国拥有航母,将不会像有些国家用来作为全球布署之用。”这句话被外界解读为大陆兴建航母的伏笔。

 


    
    中国航母想象图。
    


    文章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12月26日启航到亚丁湾护航前夕,中国国防部发言人黄雪平又谈及航母问题,指出中国将“认真研究”考虑有关建造航母问题。中国海军进军远洋,向来被西方视作自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又一次“帝国远征”,黄雪平在此敏感时刻并不忌讳,作风和往年明显不同。
    
    文章认为,正当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走出南海,准备进入马六甲海峡前,央视日前竟播放解放军操演“舰载机综合电子显示与着舰导引系统”的画面,被一些军网视为“大泄密”。如果画面属实,将是大陆兴建航母前舰载机准备工作的“证据确凿”之举。
    
    文章最后提出了一种假设:既然迹象显示要建航母,为何不公开正面说明?因为这种浩大工程隐藏不了,难道大陆兴建航母另有隐情,其航母的作用和外界的认知不同,或上述迹象根本就是一种“战略欺骗”,以隐藏大陆真实的意图,转移外界对大陆军备发展的注意力,暗地发展另一种鲜为人知的不对称战力?也许几年内就能揭晓。

 

************************************

 

传北京同意台湾参与WHA 撤导弹达成共识

 

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胡六点”对台湾新政策之后,有消息认为北京对台湾正在酝酿重大的动作,包括逐步减少瞄准台湾的导弹数量和同意台湾以“中华台北”的名义以观察员身分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大陆内部关系人士说,北京已就台湾以“中华台北”的名称,并以观察员身分出席今年5月世卫组织召开的年度大会达成共识,将在最近与台湾方面协调。

  报道指出,台湾马英九政府执政以来,北京虽然力图加速改善关系,但对台湾加盟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的动向仍持警戒的态度,但根据预测,最近北京将与台湾方面就参与世卫问题交换意见。

  日媒称,2003年大陆发生SARS时,台湾受到波及,蒙受相当严重的损害,当时并未获得世卫的情报和支持。但就在国际社会加速因应禽流感等传染病之下,美日都表明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分出席世卫大会,但北京一直不表态。

  马英九当选后,便表明希望能以台湾在国际奥运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上使用的中华台北名义加入WHO,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于5月底访问大陆时,胡锦涛也向吴伯雄表示将会考虑。

  观察人士指出,根据“胡六点”的第五点(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我们一贯致力于维护台湾同胞在国外的正当权益,我们驻外使领馆要加强台湾同胞的协议,我们了解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感受,重视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讧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对于台湾同外国开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景可以进一步协商,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的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以上日本媒体的报道,可信度非常高。

  另据台海网引述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报道,待两岸开展军事交流,大陆届时将逐步减少瞄准台湾的导弹数量,这是大陆给台湾人民的新年贺礼。

  “胡六点”的第六点是呼吁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报道说,中南海曾透过各种渠道,了解要达成和平协议,台湾人最希望大陆做出什么象征性行动,结果是撤除对台导弹。

  报道引述北京军事战略专家透露,撤不撤除针对台湾的导弹部署,大陆军方有过争论。不过半年来,两岸释放的和平信息越来越浓,台海和平有望持续存在,而大陆军方的关注点又向东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转移,尤其最近海军远征非洲。因此,逐步减少部署在大陆东南沿海的对台导弹,取得共识。

  不过,大陆军事战略家说,大陆的敌情顾虑或者说潜在威胁,不只是在台湾一个方向,根据国防需要,近、中、远射程都具备的导弹力量在大陆各地都有正常部署,不仅仅针对台湾。

  报道还说,就军事意义而言,撤出部署在湖南、安徽等地的地对地导弹,对缓解海峡军事威慑,实质意义不大,重新部署导弹不用超过四十小时。不过,逐渐撤除对台导弹,毕竟是台湾人能认同的和平符号。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103/11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