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中国语言文字漫谈

作者:
20090417TraditionChinese

人类有了语言文字,就可以积累知识,交流信息,就有了文明和文化。中国语言文字经历了朝代更替和民族迁徙,千百年来多番演化,记载著历史的兴衰,文明的更替和生活的悲欢。

中华民族不仅种族众多,语言也各有千秋。汉字,作为汉语言的组成部分,从古代发展到现在,显示了非凡的生命力,蕴含著浓郁的文化乳汁。跟汉字相关的故事,也在民间代代相传。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汉字起源于图划文字,早期的汉字是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即甲骨文,甲骨文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汉字的发展大致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宋体等形式。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令,将前六国的字体废除,以新的「小篆」为标准字体推行,统一了全国文字。

到了汉代,随著国家的强盛,中国文化在边疆迅速传播。这时毛笔的发明,使小篆逐渐简化成为隶书,提高了书写速度。毛笔的书写形式,把图划性的汉字转向平直方正,初步形成了方块字的外形特征。往后,汉字向整齐简明的方向变化,就有了楷书。楷书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划,使汉字的形体稳定下来。

雕版印刷技术出现后,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增大,刻工总结了一套快速刻字的方法,利用刻刀的特点,对楷书进行改造加工,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宋体字。宋体字产生于唐宋,成熟于明朝。

汉字的结构


在外国人的眼里,每个汉字都像是一幅不规则的图划。其实,汉字的结构是很有规律、很玄妙的。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从汉字的形体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字所表示的意义。例如「日」是划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因为汉字是从图划和符号演变来的。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建的。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即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是造字的原理,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


「象形」是描划出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指事」是用记号指出事物的特点。「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转注」是指几个同一部首的同义词,可以互相解释。「假借」是当某个新概念出现之后,口语里已经有了这个词,但却没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表。

现在大陆实行的简化字,破坏了汉字结构,包括汉字造字和字形构成的基本规律。

汉语的特点


汉语是一种灵活简洁的语言,它的表达充满暗示性和会意性,是高度智慧的表现。汉语也经过了从原始的肢体语言到口语,到书面语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各朝统一时,大多建都在北方,北方话一向以来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元、明、清时,北京一直是首都,北京话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民国初年,规定国语(普通话)的读音以北京语音为准。此后,普通话成为汉民族的普遍通用语言。

汉语语音响亮、优美,音节结构整齐,每个音节词都是由声母和韵母加声调组成。声调是组成汉语的要素。汉语构词方式精练,语法简单便于掌握,有一定的灵活性。此外还有儿音、轻重音等语言形式,增添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汉语辞汇丰富多彩,能够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表达细腻的情感思想,既可按语法构成新词,也能不断吸收方言、土语、外来语充实汉语辞汇,具有极强的融合力,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语言积累的精华。

中文热在全球延烧


随著世界全球化的大趋势,各国的语言文化面临著竞争,中国文化的神秘、方块字的美感、中文的丰富内涵,以及中国丰厚的文化资产魅力,使中文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舞台,越来越引人注目。

据最新统计数字,全球学习中文的人数目前已超过3,000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几万所中文学校,有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出现了全球中文热的现象。

邻近的东南亚各国早已注意到中文的发展趋势,大中小学纷纷设立了中文课程,鼓励青少年修读汉文,学普通话。在日本,则有近200万人学中文,500馀所大学几乎全部开设了中文课,汉语在日本已成为英语之后的第二外语;在韩国,学习中文的人数近40万,每年都有两万人参加汉语水准考试,其成绩已成为韩国许多大企业用人及升职的标准之一。

美国总统布什曾宣布启动「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加紧培养美国的外语人才,其中汉语与阿拉伯语、俄语、印地语、波斯语,被列为美国最急需语言人才的「关键」外语。美国大学理事会的「世界语言项目」,曾在2003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询问全美的中学是否考虑把义大利语、俄语、日语和中文列为「进阶先修课程项目」,调查结果使项目主管人员大吃一惊,选择中文的学校竟高达2,400所,是其他语言的至少10倍!)

欧洲大陆,汉语热也迅速升温。法国教育部积极推动中文与法文的双语教育计划,有百馀所法国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百馀所法国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德国学汉语的人数,几年间增加了5倍多,中文在德国许多州成为中学会考的科目。

英国已有大约100家中学开设了汉语普通话课程,一家名为「布莱顿学院」(Brighton College)的著名私立中学,把汉语普通话列为必修课。英国政府要求所有的中学和大学,在今后5年内都要在中国找到一家「姊妹学校」。

全球中文热的延烧,已经引起「中文教师荒」,许多国家向中国提出派遣汉语教师的要求。

成熟的语言文字,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文明开始的标志,也是文明方向的主宰。相信随著中华民族道统的承传,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古老美丽的中文,将再次光照世界。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新三才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421/12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