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北京城管执法局紧急回应雷人教材 不打自招

 

北京城管的不打自招,以及被人陷害

      含有不传之绝学的“阴功”等内容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一书曝光的第二天,北京城管执法就迅速做出了反应说,该书仅仅是作为“内部交流[详细]”用(见上面截图),“始终未在城管一线执法队员进行统一培训。我们也从未同意对该书进行公开发行。”

    这个声明让公众至少知道了一个事实,就是这本教材确实是北京城管执法局编的!亦即不打自招。

    不过,北京执法局既然从未同意过出版该书,这本书为何却由堂堂的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出版社出版了呢?从常识讲,出版一本书,总得有作者,并且有作者授权吧。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是谁未经“阴功”发明者的授权,就把这本书送到出版社出版了呢?现在满世界都在严厉打击盗版,从维护版权法的角度,北京城管执法局和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都不能把这不当回事吧!

     好了,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泄露了北京城管的执法绝学“阴功”,到底是谁在陷害北京城管。我相信有这样期待的大有人在。

(草完)

北京城管执法局声明链接:
http://www.bjcg.gov.cn/ggl/tzhtg/t20090422_255048.htm

***************************************

今天北京城管执法局紧急回应,雷人教材不实

采取反暴力抗法的“局部动作时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的这些内容来自操作实物的书中,今天北京城管执法局紧急回应……


=========================================

城管教材作者:借鉴了公安执法

北青网 - 法制晚报:洪雪


  网上惊曝北京市城管培训教材 书中内容引发热议 市城管局上午研究此事 记者采访主要执笔者———

  本报讯 “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 见伤,周围不见人”——昨日,一篇被称为“城管独门秘笈”的帖子在各大网站广泛流传。据悉,这些内容来自一本被称为北京城管执法局培训教材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



  今天上午,记者获悉市城管局正在开会商讨此事。该书的主要执笔者高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友误解了该书。

  经了解,该书确为北京市城管局的培训教材。该教材出现在2006年市城管对科级以上(含副科级)人员进行的培训班上。因当时引起部分城管队员的质疑,在后来历年的培训中没有再使用。

  上午,该书的主要执笔者国内公共安全问题专家高锋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作出回应。

  对话作者

  法晚(下称“FW”):该书是什么情况下出版的?

  高锋:2006年市城管执法局找到我,让我帮助写有关城管培训的教材。当时全国城管都没有自己的培训教材,我作为主要执笔者,借鉴公安执法中的一些经验,对执法技巧进行了总结。

  FW:该教材在什么范围内使用?

  高锋:该教材主要是城管局在对科级、副科级的队长和副队长进行年度培训时使用的,当时正是李志强(海淀城管大队海淀分队副队长,执法时被小贩刺死,编者注)事件发生后,有实用性。

  FW:有网友质疑“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提法太暴力,您怎么看?

  高锋:这是有网友断章取义。该章节有个前提,就是暴力抗法发生后或者正在发生时,城管应该如何应对,因此它的名字也是“阻止与控制暴力6种操作方式”。

  FW:您认为暴力抗法发生后,城管队员应如何应对?

  高锋:在书中我提到,暴力抗法发生后,城管队员必须予以还击,但是作为执法人员绝不能向执法对象大打出手,执法不能过度。

  我提到应该采用抓手或抱腰等肢体动作来制止暴力。

  FW:该书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高锋:这和城管执法中的口碑有关系。

  现在从全国来看,城管在执法中打死人、打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城管队员在出现暴力抗法时不会应对,出现了一些极端现象。

  事件背景

  “雷人”教材引发争议

  昨天上午,一篇名为《惊曝!城管操作实战手册》的帖子现身天涯社区,网友“伊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一本名为 《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的书。

  该书封面最上方注明是北京城管局培训教材,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

  书中的部分内容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关注和热议,被网友指为“用标准的技术手法掩饰暴力的痕迹”。

  另外,也有网友认为教材内容是在指导城管保护自己,是正当防卫。

  “雷人”语句摘录

  ●采取反暴力抗法的局部动作。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阻止动作一定要干净利落,不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使用上。

  (图及文摘自网络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423/12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