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港媒:阅兵后的失落 无缘诺贝尔遑论强国

   「十.一」阅兵的亢奋尚未退去,国人又陷入失落与惆怅。瑞典皇家科学院六日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生在上海,长在香港,有着中国血统却不代表中国领奖,而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在诺奖长长的获奖名单上,至今还是零的纪录,这对沉浸在大国掘起狂热里面的中国人来说,既尴尬,又沮丧。
    
    诺贝尔奖是世界学术最高荣誉,也是科技强国的当然标志,谁拿下诺贝尔奖谁就占据当代科技的制高点,任何国家和个人再有钱也不能买下这块奖牌。自一九○○年至去年,美国已有二百七十四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获奖总人数七成以上;日本近年奋起直追,获奖人数已达十五人。中国未能取得零的突破,表明离科技强国还有漫长距离。
    
    近年来华裔科学家频频获得诺贝尔奖,内地媒体不断往脸上贴金,似乎中国也有份。去年,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被媒体大肆炒作为「钱学森堂弟」获奖,最后逼得这位科学家出来澄清,「我不是中国人」。其实,华裔科学家摘下学术皇冠,已表明炎黄子孙的智慧不比洋人低,国人大可不必自卑,中国只能从自身寻找「无缘诺贝尔奖」的原因。
    
    学术研究首先需要资金保证。二战后,美国为赶超德国,对科研实施长期高投入,近年每年科研经费逾一千一百亿美元,占GDP的百分之二点八。中国口口声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研投入占GDP比例长期低于百分之一,○七年全国GDP逾三万亿美元,科研投入仅二千亿元人民币,还低于○一年的水平。经济高速增长,科研投入反而下降,不可思议。
    
    荒唐的是,中国不像美日等国,对科研经费有严格的监督机制,中国的研究机构拿到国家项目资金后往往先买楼买车,请客吃饭都从中开销,甚至经费吃光用光科研还未启动。因此,中国的科研收益率仅为两成,远远低于美国百分之二百的水准。
    
    中国的教育制度也不利于尖端人才的脱颖而出,从小学到大学、研究生都是「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创新精神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套旨在应付考试的教育制度滞后于世界潮流,难以培养出「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的学术专才,遑论为诺贝尔奖提供后备人才。
    
    诺贝尔奖的标准非常苛刻,学术评价最少需要五年以上时间,表明科学竞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比体育竞技更加残酷。目前中国仍然缺少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各学科的学术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科研界?漫着急功近利和浮躁风气,论文抄袭成风,学术腐败犯滥,学术道德沦丧,并不具备竞争诺贝尔奖的环境和氛围。
    
    知耻而后勇。中国只有经过刺痛,深刻反思,才能看清差距,找到动力,逐渐缩短与诺贝尔奖的距离。

责任编辑: 紫薇  来源:东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009/14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