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江胡斗 龙头党媒忽热捧汪洋 意在薄熙来

—官方媒体突然热捧汪洋 意在制衡薄熙来

分属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旗下的杂志,近日不约而同地长文报道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政绩,称他既有地方和中央的工作经验,又是“ 团派”出身,“前途无可限量,未来当有想像空间”。报道还称他是个性情中人,偶然爆粗口、曾用青椒掷下属,却又是孝顺母亲的儿子。

1

新华社属下的《财经国家周刊》在上月28日的创刊号中登了一篇《汪洋粤政》的长文,称他十分强调执行力,有时甚至爆粗口。并指现年55岁的汪洋两鬓已斑白,是少数不染髮的高官。他不时“微服私访”,又叫传媒减少报道他的活动,并在顺德、深圳、东莞等地试验行政改革。

而人民日报社属下的《大地》周刊2009年第23期则刊载《“少帅”汪洋的仕途轨迹:从铜陵改革到南粤新政》,作者“朱中原”详细分析汪洋上位轨迹,称他“在地方打滚过,也在中央历练过,既有鲜明的‘团系’色彩,又是难得的财经好手,前途无可限量,未来当有想像空间。”

文章指,汪洋在工作表现中的超前思维和果敢作风,是他迅速升迁的主因。1988年,33岁的汪洋任安徽铜陵市长,当地戏称他“娃娃市长”,他雷厉风行,打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逐渐得到民众认可,亦受到中央的注意。

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安徽特别召见汪洋,认为他“是个人才”,汪洋不久后调任省长助理兼省计委主任。翌年,38岁的汪洋出任安徽副省长,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力推财税改革,时任总理的朱鎔基赞他“年纪不大、胆子不小”。

报道称,2006年,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汪洋到农贸市场视察,有随行人员见菜农坐在地上,态度傲慢地叫菜农站起回话,汪洋突然从箩筐拿起一个大青椒,砸向该工作人员,“今天我对有些工作人员不客气,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报道并称,汪洋2007年底调往广东主政,获中央授意强势治贪。2009年,广东省政协前主席陈绍基、深圳市长许宗衡等纷纷落马,是汪洋扫清本土保守势力、刷新吏治的强势举措,或会引其仕途再上一层楼。

文章还披露汪洋是个孝子,少年时父亲去世,身为长子的他进入工厂做工人。在安徽省及中央任职后,汪洋想把母亲接到合肥、北京居住,但都被婉拒。曾有一次,汪洋自己乘火车从北京返乡,没有带秘书,也没有惊动地方政府,在家中过了一晚,第二天又悄悄离开。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明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102/15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