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海内外对温家宝呼吁政治改革的反响

—1. DW 有些孤单:对温家宝呼吁政治改革的反响 2. 何清涟点评

1. DW 有些孤单:对温家宝呼吁政治改革的反响 2. 何清涟点评

在中国庆祝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前夕,温家宝"考察"了深圳,在那里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要进行政治改革,引起了中国国内外的注意。在此,把各方面的一些反响综合报导如下。 德国之声

温家宝的深圳言论 

温家宝在深圳的讲话,引起各方面注意的主要是关于政治改革的那些内容。他说:"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要保障人民的 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创造条件让人民 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 

西方媒体的报导 

路透社、法新社都报导了此事。路透社的标题是"中共政府首脑号召展开政治改革", 法新社则以"中共政府首脑显然要加强公民权益"为标题。 

德语区著名的报纸《新苏黎世报》以"中共政府首脑提倡更多的民主监督"为题,依据路透社等媒体消息报导了此事,文中写道:"温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议。他的这番言论反映了广泛的忧虑:腐败和滥用权力会葬送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共产党不允许进行最起码的政治改革,由于体制的缺陷,那些腐败的责任人不可能真正被克制住。将于2013年初离职的温是他的党内最强烈地要求至少在一些领域里放宽国家控制的人。" 

中国媒体的报导 

中国官方、半官方媒体普遍报导了温家宝在深圳的讲话,但很少有突出"政治改革"内容的。如和讯网的报导"温家宝:中国必须进行政治改革以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或者《国际财经时报》的"温家宝考察深圳再提政治改革",这样的标题都显得有点"寂寞"。 

转载比较多的是中新网的报导"外报关注温家宝深圳行:政治体制改革话藏深意" ,里面列举了港台一些媒体的报导。这里面引述的港台媒体言论多半是报导,而评论很少。总体上,中国媒体给人以需要通过迂回来提到"政改内容"的印象。引述的话里,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旺报》的话;温家宝的"政改论"话藏深意,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共识是"不会照搬外国政治制度的模式。""温家宝此刻再提政治体制改革,……更深远的意义是……为中共十八大预做铺陈。" 

中国专家看法:这两年展开政改不可能 

凤凰网发表了中国民间研究机构安帮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的文章"温总理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意味着什么。"文章认为,改革的宣示应该由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发出,而"不应该由国务院总理来吹响冲锋号",温家宝"语气热烈,但声音显得有些孤单。" 

贺军还认为,目前"看不到重推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环境"。他还指出,现在并非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胡温体制还剩余2年多时间,这么短的时间"不仅不能提供足够的改革时间与空间,还可能被认为给中国执政核心的平衡过渡增加了变数。因此,保持稳定将是中国政治生活最重要的主题。" 

网民的反应 

中国国内一些博客和论坛讨论了温家宝的这番言论。网易发表的一篇博客标题叫"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真正落实要在10年以后"。文中说,邓小平"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说到政治体制改革,为何一直不见深入?其实也没有什么奥妙,时机不到而已……那么什么时候才算到呢?"这篇有不少读者的博客下面,有读者写道:"政治体制改革?发白日梦,历史的轮回大家都是知道的。"但也有乐观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些死脑筋的文明早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华文明5000年,那就证明不是死脑筋的,否则不会这么长命……新一轮改革的种子已经播下!大幕正在拉开。" 

温家宝提到民主和政治改革并非第一次。2005年底他对法国《费加罗报》副总编等说,美国的黑人解放大约经历了100年,"中国在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中推进民主建设,同样需要时间。"当时,中国有一位署名S函数的网民发表文章评论道:"从温总理谈民主的话语中首次加入了时间的概念,我总算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希望,只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再过40年,温总理已是百岁人瑞,我也90挂零,恐怕是都看不到中国民主化的那一天了。"为此,他"为孙子高兴得泪流满面",他解释道:"因为我的儿子是没有机会成为民选的国家主席了。" 


阿波罗网综合何清涟点评:

这与前一向凤凰发表刘亚洲文之后的情形一样。直到我在推上指出那是刘2004年11月一篇旧文,有人通知,凤凰才出面澄清非刘授权文章刘自认观点过时。拥刘潮才算告一段落。确实喜感 

家宝总理在哈佛的讲话改变了吗?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作了界定吗?能否请您将这些话留到他作了明确界定后再说?我不拥护口号,我要看口号下的内容  

谁来监督?是一盘散沙式的民众监督还是被党控制的媒体监督?或者是被独立压力集团监督?法治是否是三权分立的法治,还是集立法司法与执法于一体的法治? 

我真的认为只是温相重塑形象之举。因为他最近的形象实在有点负面,所有的眼泪与讲话都被视为表演。胡与他都是政治利益集团大管家与二管家而已。  

最好请老温明示,这政体改革的核心就是解决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即主动放弃共产党自赋的执政权力,改为真正的民选。与此同时开放党禁报禁、结社自由。不解决权力的来源,都是糊弄人的花架子。  

极权政治需要服从,所以选接班人重在听话守成不在创新能力。也因此,一代不如一代。这是规律,请看前苏联温相并非不作为,各部都不听招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月21日,温家宝专程来到深圳博物馆参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大型展览,仔细观看邓小平生平事迹。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8月20日至21日深入深圳的企业、科研院所、口岸和社区,就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研。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824/17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