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北京清华教授:中国银行业比预期更糟

清华大学教授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近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中国银行业的状况比你想的还糟糕》。他指出,投资人担忧中国银行业的财务状况,他们害怕过去两年半来庞大的地方投资公司的贷款终将成为银行业巨大的坏帐。

然而,银行业者与部分分析师都说无须担心。他们指出,中国银行业有超低的存放比例,约65%,这些银行将有足够的现金打销未来可能衍生的坏帐,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程致宇认为,这样的说法会误导,给投资人错误的安全感。

首先,他认为存放比是衡量流动性的指标,而不是偿债的指标。高存放比表示,银行可能过于倚赖短期的借款来从事放款业务。其风险是当手上的现金不够还债时,银行将被迫出售其他资产挹注,从而产生亏损,最终可能导致银行破产。足够的现金准备可让银行避免这样的危机。不过,这与银行能否吸纳坏帐的能力无关。

在亏损的情况下,银行的偿债能力取决于坏帐准备金,以及资产负债表中右栏的自有资本。中国的银行倾向吹嘘平均的呆帐覆盖率很高,已由2008年底的80%提高至220%。

不过,呆帐覆盖率很少将近期的放款呆帐考虑进去。按照规定,中国的银行业必须将放款的2.5%提列为呆帐准备。但实际上,这次的信贷扩张很可能产生20%,甚至30%的坏帐率。

中共银监会估计,地方政府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的借款,其中的23%根本无法回收,另50%将有现金违约的风险。如果中国的银行业合适地提列呆帐准备,他们创新记录的获利将转为亏损,甚至侵蚀自有资本。

因此,程致宇认为,存放比根本无关紧要,银行或许还有存款与现金,但如果坏帐太多,银行仍会倒闭。

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过剩流动性其实是问题的一部分。这显示,中国有外部的不平衡,因为来自经常帐与资本帐的现金流入太多、外汇储备过高,导致大陆的存款过剩。

除非资金的流入被控制不流入市面,不然银行的现金准备将持续增加,存放比持续压低,结果就是浮滥的信贷。程致宇认为,超高的流动性水准并不是银行对抗坏帐的利器,反而是让他们将资金浮滥贷放出去的元凶。

不过,在衡量银行的流动性上,存放比还有误导作用。中共为了让放款获得控制,中共央行将大型银行的存准率提高至21.5%。今年6月,银行平均的存放比是65%,扣除21.5%的存准率之后,银行实际可放款的空间仅剩13.5%。

此外,许多银行的坏帐都以未到期的债券或结构债的方式被银行掩盖着,今年在货币政策紧缩下,这类虚拟的放款大量暴增。

而且,存放比在大小银行间的差异也很大。全中国的存放比平均是65%,其中大型银行的存放比是63%,而小银行则飙高至81%。这显示,小型银行必须向大型银行融通。

近期,银行间的拆款利率飙高,显示大型银行与小银行之间的关系很紧张,也显示中国银行业十分接近流动性危机的火焰,情况比一般指标显示的还严重。

程致宇最后结论,超低存放比的统计数字与偿债能力无关,也与真正的流动性关连不大。这个数字只能代表一个征兆:中国银行业的核心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730/21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