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程映虹 好莱坞最新大片《中国2011:高铁追杀》

作者:

2011年某月某日,一个风雨雷电之夜,晚八时左右,一辆正在中国某省区行驶的高速列车的司机从控制系统接到一个神秘电话,严令他把车速降到20公里。司机非常震惊,因为这就意味着后车有追尾的风险。经过反复询问核实后他只得服从命令。数分钟后,追尾事故果然发生,后车的前几节车厢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毁,乘客多数殉难。事故发生后,神秘的“有关部门”立即下令并迅速派出早已组织好的训练有素的队伍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最给力的机械装置匆匆掩埋了那几节被撞毁的车厢。同时,官方新闻发布会公布的遇难者的人数和名单明显和公众掌握的不同,那几个没有被包括的死者的身份众说纷纭。更令人惊疑的是,接到那个神秘电话的前车司机在事故发生后的现场短暂露面并痛哭流涕后便神秘地失踪,据说是处于特殊保护之下,正在接受特殊调查。几天后,真理部发令,要全国媒体严格管制对于事故原因的质疑和讨论,一切以铁道部发布的为准。与此同时,中央几个部委在小范围联合举行追悼会,悼念几个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殉职的高级官员。

就在这当口,有人冒着被追杀的危险在微博上爆料:此次高铁事故如此诡异,因为其中有惊天内幕。那辆后车的第一节高档商务车厢中坐的正是这几个高级官员,他们属于一个联合调查组,受党内某派系之命,前往某南方城市接收并审讯一名刚从海外引渡回国的巨贪。在他们手中掌握着这名巨贪和当今最高层领导人中某些人的关系的材料,只等和这名巨贪面对面核实,便可以在即将召开的党代会确立下届核心时把这些人搞掉。这个调查组不坐飞机坐高铁就是为了避免暗算,但还是死于非命。至此,事故之后铁道部所有那些匪夷所思的做法和新闻发言人似有无穷苦衷的吞吞吐吐都有了完满的解释。央视和地方的几个有正义感的记者茅塞顿开,以此微博为线索,隐姓埋名,冒着生命危险追寻当事人,不但受到单位领导的警告和开除,更受到党内某派系杀手的死亡追杀,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却受到另一派系的杀手的果断接应。在两派杀手短兵相接的关头,记者们乘机逃脱并在一个未经披露的地点召开独立新闻发布会,通过微博向全国人民公布真相 。。。。

这是好莱坞即将于20某某年推出的题为《中国2011:高铁追杀》大片的情节。同时推出的另一部政治大片的片名是《中国2009:山城喋血》,以反黑为题材,描写一个钦差大臣空降某市后发现自己竟然身陷黑社会重围,最黑最黑的就是公检法,黑到连身边的保镖都无法信任。影片最后,通过复杂的周旋和讨价还价,那个钦差只能把当地公检法的第N把手推上断头台,了结反黑使命,同时悟出一个深刻的哲理:只要你把黑社会看作白社会,所有的问题就都不存在了。但这个里黑面白的社会必须至放在强烈的猩红色之下,人的视觉才不至于看出其表里的反差。

但多数好莱坞的大片在挖掘和利用中国题材的扑朔迷离悬念丛生荒诞离奇和异国情调之外,没有深刻的政治关怀,不但表现了西方没落的道德观念和腐朽的文化品位,而且延续了“东方主义”下视中国为“他者”的一贯趣味。它们如蝇逐臭,表现在正在上映的《公共情妇门》,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公共情妇”李薇和一群高官复杂纠缠“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为根据。据介绍,排在好莱坞“梦工厂”的制作名单上取材于中国官场的类似大片还有《性爱日记》和《微博开房》。中国官场文化中崛起的“性高潮”甚至给了日本的AV片制作者巨大的启发,已经派了几批调研组前往中国的各级纪委,恳求高价收购贪官日记。他们认为这笔投资是合算的,因为拿到档案后只要稍微剪辑一下便可投入摄制,根本无需雇枪手写剧本。但“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则眼光略为独特,竭力从类似题材中发掘社会意义,正在拍摄二奶聚众劫法庭救走贪官老总的当代传奇。影片还在拍摄之中,就受到西方学界的高度重视,很多后现代的学者认为这个二奶类似《水浒传》中孙二娘顾大嫂的壮举颠覆了以西方价值为核心的现代性已经在中国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定论。

可以想象,好莱坞的这个中国热必然受到广大中国观众的唾弃。很多人说,好莱坞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极大地低估了中国公仆的勇气,智慧和技巧,表现了他们一贯的对中国的歧视和偏见。它想象力再离奇,表现力再卓越,技巧再花哨,也无法企及一个崛起的中国日新月异的现实。有人指出,好莱坞这个中国热的唯一实用效果,是为各影片公司节省了大量的创作资金,但反过来,又造成了大量编剧的失业,加深了美国的就业危机,反映了全球化之下中国官场和美国经济之间除了中国在美国的炒房团和二奶村之外的又一个关联。更有左派愤青呼吁,好莱坞的跨国文化资本利用它的话语霸权从中国无偿掠夺属于中国人民的影视创作资源,用贪官污吏从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为题材为自己谋取高额票房利润,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观众不但应该抵制好莱坞的所有影片,而且应该利用世贸组织的有关法规去告它。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纵览中国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731/21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