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汤飞凡 因遭整肃至死而与诺贝尔科学奖擦肩的中国科学家

作者:
 



 


刘迪


近读悼念1976年“4.5”运动著名人物“小平头”刘迪有关文章,发现刘迪父亲是汤飞凡的助手,不觉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慨。 

1976年的《北京之春》编辑周为民说:“刘迪被抓时他父亲也一块儿被抓了。他父亲很自豪地对公安人员说,我很自豪有刘迪这样的儿子!很了不起,真的,有刘老先生这样的人才有刘迪。” 

1976年《今天》编辑部成员徐晓说:“刘迪的父亲是被汤非凡邀请回来的。汤非凡居然是沙眼病的衣原体的分离者,他使砂眼的发病率从90%下降到10%,这个绝对是够诺贝尔医学奖的。国际上有提名的,可是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汤非凡已经在反右中自杀,死了廿年了。这是一个大的历史。” 

拙书稿《中国当代史略.科学家列传第一》如是记叙汤飞凡: 

汤飞凡(1897.7.23—1958.9.30) 

汤飞凡 

汤飞凡,又名瑞昭,湖南醴陵人。医学微生物学家,中国免疫学奠基人。1921年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协和医院。1926年受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细菌学研究。1957年中科院学部委员。毕生从事病毒研究。1950年代和张晓楼等人成功地分离出沙眼病毒(沙眼衣原体),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 

1950年代,沙眼流行极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六分之一的人患沙眼,高发区因此失明的占人口总数1%,视力严重受损的占10%。中国沙眼发病率高达55%,致盲率5%,边远农村患病率达80-90%,所谓十眼九沙。研究沙眼病原体,从而找到预防治疗的方法,在当时是一项有着巨大意义的科研工作。汤飞凡在研究中把沙眼病毒接种在自己眼睛里,冒着失明的危险证明了病毒的致病性。汤飞凡对民族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被视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物奖的中国人。 

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后,接踵而来1958年经济上的大跃进运动,又伴随着政治上的“拔白旗、插红旗”运动。在医学界,要拔的“白旗”都是反右运动中受保护的一流学者。汤飞凡首当其冲,横遭批斗凌辱。1958年9月26日,汤飞凡自我检查;28、29日,接受群众批判。名为和风细雨,实为狂风暴雨。先是坐着回答问题,第二天便失去了分辩的权利,一会儿“站起来低头!”,一会儿“坐下好好记!”第一天被批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插在社会主义阵地上的一面大白旗;第二天就升级为民族败类、国民党反动派的忠实走狗、美国特务、国际间谍,骑在人民头上,冒充大科学家,把沙眼病毒送给外国人把分离方法告诉外国人出卖国家利益;加上污言秽语指其与实验室某女如何如何。散会时,主持人对汤飞凡训斥:坦白认罪才有出路,不然死路一条。明天继续交代,接受批判。我们说到做到,可以马上把你这个国际间谍抓起来。云云。 

翌日晨,汤飞凡在寓所自尽身亡,以死逃脱继续受辱。 

汤飞凡娶妻何琏。何琏是湖南军阀何键之女。将门虎女。何琏独自一人将丈夫遗体火化,骨灰放在自己卧室,将丈夫遗书中嘱托还人6本书的事办了。然后是煎熬廿余年凄苦寂寞的岁月。 

在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也成为运动的1978年,却没有汤飞凡的份,因为党没有给他戴过什么帽子,既非右派,也不是什么坏分子,他是自己寻死,所以无反可平。1979年,医学界为汤飞凡平反的呼声太大,卫生部于6月为汤飞凡举行了追悼会。 

国际医学界没有忘记这位为人类的眼睛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1980年,中国眼科学会收到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短函:因为汤博士在关于沙眼病原研究和鉴定中的杰出贡献,国际眼科防治组织决定向他颁发沙眼金质奖章。希望能够得到汤博士的通信地址,以便向他发出正式邀请。可是,这世上早已没有了汤飞凡。 

为汤飞凡颁发金质奖章的仪式在1981年全法眼科学大会上举行。卫生部决定由汤飞凡的学生王克干代为领奖,并明确通知了一起与会的时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张晓楼。颁奖前一天下午,中国驻法使馆突然通知王克干:组织决定改由张晓楼领奖。张晓楼领来的奖章上刻着两个名字,第一名居然是张晓楼,汤飞凡居次。大陆媒体采访报导,张晓楼正式成为沙眼病毒的第一发现人,国际金奖的获得者。张晓楼复制了两枚镀金奖章,自己留一枚,交给汤家一枚,原件上交卫生部。一个似乎圆满的结局。 

汤飞凡未亡人何琏拍案而起,在知情者和仗义者支持下,于1986年写信到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要求一个公正公道。4个月后IOAT回信:沙眼金质奖章是授予汤飞凡的,为了澄清起见,IOAT将复制一枚新的奖章。不久汤家收到新奖章,新奖章只刻着一个名字:汤飞凡。1995年,何琏在北京随夫而去。 


人啊人,你不要狠毒作恶,跟着党整人逼死人;人啊人,你不要无耻无良,如张晓楼;人啊人,你要自重自强,如何琏;人啊人,你总能求真行善爱美,如汤飞凡、刘迪父、刘迪以及帮助何琏的知情者仗义者。 

2011、11、30于马德里蜗居 




----------------------------------------------------------------- 

魏京生基金会第八届“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颁发公告 


自2004年以来,每年12月5日魏京生基金会都会颁发“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过去七年的颁奖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于正在中国坚持奋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人们,是很大的鼓励与支持。 

毫无疑义,被提名人为中国的民主和自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名本身是对所有民主斗士,包括那些默默无闻、坚持不懈、不计名利的勇士们的精神和所做的牺牲的赞扬。和往年一样,今年的获奖者以在中国国内坚持民主运动的人和团体为主。 

在中共专制与民众的矛盾愈演愈烈的今天,中国每年的群发事件已达到180,000多起。一方面是中共负隅顽抗,拒绝改革;另一方面则是老百姓已从1989年民主运动时对中共心怀的希望中觉醒了,认识到中共一党专制只是为他们的少数特权阶级服务的本质与残酷。其结果终将是官民不可调解的矛盾最后爆发,引起比北非“茉莉花革命”更加广泛和彻底的民主浪潮,不可阻挡。 

当民主革命在中国全面展开时,就免不了流血牺牲。那些多年来坚持民主理念并付诸实践的人们会冲在前面,成为后来者的垫脚石。他们无畏无惧,献出自己的自由与生命,而后人却可能连他们的事迹都不知晓。在那些钓名沽誉的投机者眼里,这些牺牲者活得太苦,太不值得。但这些开拓者的牺牲正是其伟大之处。他们最终以生命成就的事业,将造福于千千万万人。 

这些牺牲者形成的那座无形丰碑上,将雕刻着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今天魏京生基金会的“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评委会要宣布的:今年“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的获得者是刚刚去世的1976年四五运动的先锋:“小平头”刘迪。 

刘迪,1950年7月6日生,2011年10月19日去世。他于1968年去山西插队。1976年在北京四五事件中曾率领群众前往广场东南角的民兵指挥部抗议,带领大家高呼口号。作为被中共的喉舌《人民日报》点名的天安门广场的“小平头”而遭到全国通缉,之后被捕。民主墙时期,他曾在民办刊物《北京之春》任编委。1989年北京六四屠杀后,刘迪再次被捕。 他在获释后继续遭到严密监视和监管。他一生多年受迫害,长期找不到工作,始终生活于贫困之中。 

有关刘迪生平的更多细节,请参见黄慈萍女士的相关颁奖辞:《高贵的苦难,火炼的灵魂》。 

今年对刘迪先生的表彰,也是对1976年四五运动时集体抗议毛泽东高压下中共独裁暴政的勇士们的表彰。是他们抗议的浪潮,带来了35年来一波又一波的民主声浪。而刘迪作为其代表人物,在这35年来为人不知地做了大量的推动工作,从未缺席:从1978年的民主墙,到1989年的天安门民主运动,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这正是中国绝大多数默默无闻却坚持不懈的勇士们的写照,是那些群体事件里冒着风险为群众谋福利的领袖们的缩影。今年的“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被提名中,很引人注目的是有若干群体被提名。这其中包括:"223成都(链子门事件)群体”、角马俱乐部,等等。 

这个现象对我们大家都是个鼓励。民主运动将是个长期的事业,而不是一人一地一时所能成就的。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共创中国美好的未来。尽管一个刘迪已经逝去,愿他的生平能激起更多人的良知。而这个奖所表彰的不仅仅是刘迪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一代勇士,更是刘迪几十年如一日、热情为人却不追求名利的默默无闻的精神。 

这次汇集的奖金总额是6000美元。捐款的人们捐出的是他们对中国民主的热情和信念,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此外,我们也向第八届“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参与提名的所有朋友们,其中包括原先的“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获得者们表示谢意。感谢您们的支持和鼓励。 


魏京生基金会“魏京生中国民主斗士奖”评委会 
黄慈萍,陈兴宇,刘继杰,陈邦铮(签署) 

2011年12月5日 


有关细节请参看颁奖词: 
http://www.weijingsheng.org/report/report2011/report2011-12/WJSF8thPrize111205dedicationA671-W413.htm 

有关刘迪的相片: 
1.刘迪生前相片: 
/news/data/uploadfile/201112/20111208151904104.webp 
2. 1976 年北京爆发的四五运动: 
/news/data/uploadfile/201112/20111208151903910.webp 
3. 1976 年四五运动诗抄: 
http://www.weijingsheng.org/pic/newsletters/newsletters2011/newsletters2011-4/45tiananmen.jpg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1208/22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