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毛泽东写了一部《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提出了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

《论持久战》真的是老毛发明创造的吗?其实不是,在中国最早提出持久战的,是兵学家蒋百里老先生。早在20年代,蒋百里先生就很有预见的提出了,对中国最大威胁的国家是日本,且中、日两国必有一战。

1937年初,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在《国防论》中,他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

蒋百里的主要论点是:
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
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
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
蒋百里并且犀利地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所以,蒋百里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此后,中、日正式交战,蒋百里先生的持久战思想,被小诸葛白崇禧在国防军事会议上提出,并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再付诸实施。后来的战争中,国民党一再退让,小日本只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占领了半个多中国,就是根据这个战略方针。“以退为进,以空间换时间,让小日本陷进去,再拖住它”。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写出来后,虽然在当时的边区有一些影响(主要是那时候信息传播很落后。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蒋百里先提出了这思想)。但是,《论持战》出版发行后,在中共统治的地区,还是遭到一些地方抵制。比如:中共长江局就不肯发行。

《论持久战》中,隐含了另一个思想:老毛认为让国民党和日本人干起来,可以消耗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让苏联和日本人干起来,中国可以鱼翁得利!长江局认为,该书动机不纯,与国共合作、举国抗日,同仇敌忾的气氛相冲突。

由此可见,是先有蒋百里的持久战思想(1937年提出),后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1938年写)。


【大本营训令 令字第一号】1937年8月20日。(中央档案馆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国民政府军委会大本营 大元帅 关于对日持久战的指令第二号。(第二历史档案馆)

(本文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