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纽约时报对OpenAI和微软正式提起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就使用纽约时报内容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此案可能是人工智能使用知识版权纠纷的分水岭。
今天,OpenAI和微软正式被《纽约时报》起诉!索赔金额,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指控内容是,OpenAI和微软未经许可,就使用纽约时报的数百万篇文章来训练GPT模型,创建包括ChatGPT和Copilot之类的AI产品。
并且,要求销毁“所有包含纽约时报作品的GPT或其他大语言模型和训练集”。
酝酿了几个月,该来的终于来了。
此案涉及到的,是AI技术和版权法之间的复杂关系。大模型爆火之后,业界一直未能有明确的立法,对于AI侵犯版权给出界定。
纽约时报打响的这一炮,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和轰动性的案例。
在整个生成式AI历史上,这必定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人工智能和版权的分水岭。
起诉文件中,《纽约时报》的关键争议之一是ChatGPT训练权重最大的数据集——公共爬虫网站Common Crawl。其中2019年数据快照中,NYT的内容占比1亿个token。
纽约时报甩出的证据,让OpenAI哑口无言。
左边是GPT-4输出的句子,右边是纽约时报的原文,红色是重叠的部分。这种程度的逐字抄袭,简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图片OpenAI这一关,怕是难过了。
GPT-4被曝照搬原文
起诉书明确提出OpenAI侵犯版权的指控,并强调了《纽约时报》的文章和ChatGPT输出内容之间高度相似性。
“被告试图搭纽约时报对新闻业巨额投资的便车,无偿使用纽约时报的内容来创造它的替代品,并从中窃取读者。”
文件中,NYT提供了许多关键事实。比如,NYT是Common Crawl中用于训练GPT的最大的专有数据集。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有1750亿参数的GPT-3训练数据中,大部分的数据集都来自Common Crawl,所占权重高达60%。
下图中,是由501非营利组织Common Crawl提供的“网络副本”。
在Common Crawl2019年快照的过滤英语子集中,域名www.nytimes.com是代表度最高的专有来源(总体排名第三,仅次于维基百科和美国专利文件数据库),占1亿个token。
具体来说,Common Crawl数据集包括至少1600万条来自《纽约时报》旗下的新闻网站(News)、烹饪程序Cooking、评论网站Wirecutter,体育新闻网站(The Athletic),以及超过6600万条来自NYT的内容记录。
OpenAl自己也承认,与其他低质量来源的内容相比,NYT在内的高质量内容对GPT模型的训练更为重要,更有价值。
NYT指出,GPT-4吐出与纽约时报文章内容大部分一致案例,足以证明OpenAI滥用自己的数据。
比如,前面提到的如下这个案例,是《纽约时报》在2019年发表了一系列五篇关于约市出租车行业的掠夺性借贷的文章,并获得了普利策奖。
这项为期18个月的调查,包括600次采访、100多次信息公开申请,大规模数据分析以及数千页的内部银行记录,以及其他文件审查。
而OpenAI在这些内容的创作中没有参与,只是用很少的提示,就直接输出大部分内容。
还有如下这篇报道,是NYT在2012年联系了数百位现任和前任苹果公司高管,最终从60多位苹果公司内部人士,获得了苹果和其他科技公司的外包如何改变了全球经济的信息。
同样,GPT-4复制了这些内容,并能逐字背诵其中的大部分内容。
看得出,ChatGPT回答时,会给出GPT模型所记忆的《纽约时报》作品的副本或衍生作品。
对此,NYT推测,GPT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一定使用了自家的许多作品,才使其生成如此一致的内容。
下面这个例子中,ChatGPT就引用了2012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纽约时报》的部分文章“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一文的部分内容。
图片微软必应和ChatGPT在合成搜索时,也会吐露出相似的数据。
Bing几乎复制了纽约时报旗下网站Wirecutter的结果,但并没有链接到Wirecutter的链接。投诉称,这就会导致Wirecutter的流量减少,收入锐减。
沃顿商学院教授Ethan Mollick表示,在这起诉讼中,我们可以看到训练数据和输出的关系是多么复杂。
一方面,你可以诱导ChatGPT直接吐出纽约时报的原文。
另一方面,ChatGPT也会产生幻觉,它会捏造说纽约时报在2020年1月发表了一篇《研究发现橙汁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的文章,实际上,这篇文章压根就不存在。
图片
纽约时报:我报道我自己
就在今天,纽约时报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报道此事,题为《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和微软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图片纽约时报记者表示,自家媒体“在未经授权使用已发表作品训练AI技术日益激烈的法律斗争中,开辟了一条新战线”。
的确,纽约时报是第一家就版权问题起诉ChatGPT平台的美国主流媒体机构。
同时,它还呼吁这些公司销毁所有使用纽约时报版权材料的聊天机器人模型和训练数据。
早在今年4月,纽约时报就曾与微软和OpenAI进行接触,表达了对其知识产权使用的担忧,并且探索友好的解决方案,以建立商业协议和技术护栏。但谈判并未达成任何解决方案。
起诉书中也指出,知识版权问题可能也是引发OpenAI宫斗的导火索,因为前董事会成员Helen Toner曾经在一篇论文中提过这个问题,随后Altman与她就此发生了争执。
图片OpenAI发言人表示,公司一直在推进与纽约时报的洽谈,对于这起诉讼感到惊讶和失望。
我们尊重内容创作者和所有者的权利,并致力于与他们合作,确保他们从人工智能技术和新的收入模式中受益。
我们希望能找到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就像我们与许多其他出版商所达成的合作。
这个案件之所以极富争议性,是因为许多生成式AI公司训练模型时,对于受版权保护内容的使用程度,这是个模糊的灰色地带。
有人说,分歧的矛盾点就在于,训练并不是复制,而是学习。进行统计研究,并不会侵犯版权,比如通过检查一百万张图像,来计算互联网上包含小猫图像的百分比。
有人反驳说,复制就是训练过程的一部分,训练显然涉及了复制。
在美国,受版权保护内容是否被合理使用,由许多因素决定。统计研究就是合理的使用,但生成式AI就并不是。
图片所以,究竟该在哪一步界定为侵权呢?
在神经网络中创建权重有问题吗?还是问题在于使用神经网络生成新内容?如果自己在家做,不售卖结果,就不算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