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中国名剑略赏及欧冶子铸剑传奇

略赏*中国名剑及欧冶子铸剑*传奇

中国名剑是指中国各朝代的著名宝剑,它们在历史上经常被提及,见于各种记载中,但当中并非全部也能被现代考古证实存在与否。除了类似《封神演义》中神仙作法时使用的宝剑外,中国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宝剑能施法术和咒语的神话故事,这些名剑也就被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在中国各朝代甚至近代的历史小说或武侠小说中,这些名剑的名字也会经常被提及。

相传黄帝曾铸轩辕剑,《广黄帝东行纪》就有记载:「轩辕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又相传四位夏王曾铸禹剑、启剑、太康剑和夹剑。当中禹剑更腹上刻有二十八星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

在《列子》内,记载着商朝君主为统治天下所用的三把宝剑:含光、承影和宵练。据书中所述,使用这些名剑,哪怕是一个顽童也能拒千军万马于国门之外。当然,作为一种杀敌工具,剑实际上不会有这么大的威力的。

史记》中所载,天下之剑韩为众,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九大名剑,皆出自西平。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九剑当中,棠溪、龙泉以水得名;邓师、宛冯、干将、莫邪​​,均以匠师的名字命名;墨阳、太阿、合伯则以地为名。

欧冶子,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绍兴)人,是中国古代铸剑的鼻祖。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据《越绝书》记载,他曾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宝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龙渊、太阿、工布。而干将与莫邪是中国传说中的非常著名的两把名剑,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取名自舍身炼剑的干将莫邪夫妇。

欧冶子(约西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是中国著名的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了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了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同时,欧冶子是历史上另一位铸剑大师干将的岳父,莫邪正是欧冶子的女儿。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邪。莫邪乃干将之妻也。

关于“龙渊”剑的诞生过程,《越绝书》越绝书中有“楚王见剑”的记载: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 ​​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 ​​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楚王见剑大喜,乃赐此宝地为“剑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县就以第一把宝剑为县名,叫“龙渊县”,因避唐高祖名讳“渊”字,改叫“龙泉”,一直叫到今天。为了纪念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成了一方千年古迹。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书中又说:越王勾践有五把宝剑,请善于相剑之士薛烛为其看剑,当看“纯钧”(宝剑名)时,越王说,有人想用“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作交易,可否?薛烛答曰:“不可。当造此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欧冶子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巨阙……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之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此一物,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何足言哉!”

铸剑大师欧冶子与龙泉宝剑的故事

龙渊剑(全名“七星龙渊剑”,故又作“七星剑”,后改作“龙泉剑”)

铸剑:欧冶子、干将。

主人:伍子胥。

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某日被追至长江之滨,无路可逃之时却招一“渔丈人”横舟搭救。伍子胥为报恩并嘱托渔丈人不要泄露他的行踪,渔丈人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出自《吴越春秋》。)

当年为纪念龙渊剑出世,楚王赐名此剑出产之湖为“剑池湖”。唐代亦为纪念龙渊剑,欲将龙渊剑出产之县命名“龙渊县”,但忌讳用高祖李渊之名的“渊”字,故改名“龙泉”。龙泉县由此得名,龙渊剑亦从此改名为“龙泉剑”,更扬名天下。龙泉剑,又名龙渊剑,中国古代名剑,是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相传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

《越绝书》载: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南宋何澹《龙泉县志》载:「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冶子于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又载:楚王曰:「何谓龙渊、泰阿、工布?」风胡子对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 ……」

《晋书·张华传》记载;「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另外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另还有传说,「邋遢道人」张三丰曾配此剑。其实际下落不可考。

浙江龙泉县生产的龙泉剑,相传创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民间广泛流传着欧冶子铸剑的故事,龙渊剑是龙泉剑最初的名字。

据传有一次欧冶子汲水淬剑,忽然出现了“五色龙纹”,七星斗像,人们就将铸剑的地方称为“龙渊”,把剑称为“龙渊剑”。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

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市的南溪村,今天还有一座欧冶子将军庙,供奉着这位铸剑大师的塑像。传说欧冶子是福建闽侯人,他铸造刀剑的技艺,闻名遐迩。为了给勾践铸剑,他来到龙泉。在冷兵器时代,剑是战场上决胜的利器之一,它的品质至关重要。古人用天上飞来的陨石来制作剑的刃部。因为陨石中所含的铁质远比青铜坚硬,但这种陨铁非常稀少。欧冶子一直在寻找一种与陨铁性能相同的替代材料铁砂。就是在瓯越之地的秦溪山,欧冶子发现了他苦苦找寻的铁砂矿。之后,秦溪山就成了他的铸剑基地。

南宋何澹<<龙泉县志>>:『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治子于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时讳『渊』,改名龙泉。龙泉亦成为宝剑之代名,从此龙泉宝剑名扬天下。欧冶子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善铸造兵器,史载他为越王铸了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相传欧冶子在铸剑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鼓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型)三,小刑(型)二;一曰湛庐,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这些宝剑是欧冶子得天上神灵相助,竭其才智才制作成功的,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宝剑。其中的纯钧剑,"观其华,如芙蓉始出;观其抓,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溏;观其断,崖崖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

龙泉剑坚韧、锋利,刚柔并寓,能伸能曲,可舞可刺,造型美观。它可将六枚铜板,叠合一起,一劈为二而剑刃不卷。一种软型剑,可卷曲束于腰间,一松仍挺直如故。现都用纯钢锻制剑身,从原料到成品,须经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和磨等二十几道主要工序。式样有长锋剑(单剑、双剑),短剑、手杖剑等多种。剑身、剑壳的造型和纹饰,具有传统特色,深受国内外好评。

我们今天见到的越王剑,不正是如此吗?而巨阙剑,能"穿铜釜,绝铁粝,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巨阙剑利可刺铜锅,一个个决口就像切米糕一样。其两把宝剑的威力,在后世的文献记载中,亦多有描写。如荀子:"湛,黑色也。湛庐,言如水而黑。"即湛庐剑是一把黑色的刚柔并寓的剑。又如汉《淮南子·修务训》载:"夫纯钧,鱼肠.......加以砥砺,磨其锋锷,则水断龙舟,陆属犀甲。"纯钧和鱼肠这两把剑,在水上可以砍断巨大的龙舟,在陆上可以刺穿坚固的犀甲,其不凡的威力可想而知。传说中吴国公子光为得王位,派刺客专诸杀吴王僚,专诸一剑刺穿吴王僚的三层铠甲,用的就是鱼肠剑。

“七星剑”也作“七星龙渊”,为战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将干联手所铸,相传曾为伍子胥的随身佩剑,唐初时,由于“龙渊”这个名字犯了唐高祖李渊的忌讳,所以改成了“龙泉”,有传说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

欧冶子铸的剑以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

关于湛卢剑的传说:

据《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允常(勾践之父)命欧冶子铸剑。”欧冶子到闽、浙 ​​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见到湛卢山(今福建松溪县)清幽树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3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时世上五大名剑是:湛卢、钜阙、胜邪、鱼肠、纯钧(又作纯钩),名列第一的是湛卢。此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举世无可匹者。后代诗人题诗曰:“十年云卧湛卢下。斗间瞻气有双龙,人间何处问欧冶?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湛卢山也因此称为“天下第一剑山”。

从元代湛卢书院山长杨缨带神话色彩的描绘中可以看出湛卢之剑的名声何其显赫:“欧冶子挟其精术,径往湛卢山中,于其麓之尤胜且绝者,设炉焉。取锡于赤谨之山,致铜于若耶之溪,雨师洒扫,雷公击劈,蛟龙捧炉,天帝装炭,盖三年于此而剑成。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斗耀,星斗避怒,鬼神悲号,越王神之。”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 ​​中说:湛卢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则威”。

《东周列国志》 ​​中还写了一个故事:湛卢宝剑铸成,越王视之为国宝。越国被吴国攻灭,吴王阖闾获此剑,但有一天此剑忽然不见了!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边突然发现这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相剑者入宫解谜道:此乃吴中剑师欧冶子“湛卢”宝剑,吴王无道,杀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以殉其女,吴人悲怨,岂能得此剑?比剑所在之国,其国祚必绵远昌炽。楚昭王大悦:“此乃天降瑞兆也!”可见,湛卢宝剑已成为预示国家兴亡的神物了!唐朝诗圣杜甫有诗咏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历代诗文提及湛卢的很多。

湛卢剑几经辗转流传,据说唐时为薛仁贵获得,后传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手中。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父子遇害后,湛卢剑不知下落。1965年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虽然无法确定是否为欧冶子所铸,但作为同一时期的青铜剑,可以为考证湛卢剑工艺水准提供珍贵资料。

《辞海》及《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湛卢山位于福建北部松溪县境内,山高岭峻,四季雾凝,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遂以剑名山。“乾坤开胜地,紫气抱卢山”,从古至今,有关湛卢的诗文有很多,但总不免要提到欧冶子,提到那把“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卢宝剑。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交战各方为了增强战斗力,纷纷选派国内的能工巧匠,研制克敌制胜的武器。作为短兵相接的主要武器,剑在当时被称为“百兵之师”。地处东南地区的吴越诸国,水网纵横,林草密布,不利车战,因而锋利轻便的剑就愈显其重要。

据《越绝书》记载:西元前496年,越王允常肯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已铸剑。欧冶子奉命之后,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从闽侯出发,沿闽江溯流而上,来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卢山,这里发现了铸剑所需的神铁(铁母)和圣水(冰冷的泉水)。欧冶子在这里住下后,辟地设炉,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炼成了。“……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锋芒盖世的宝剑。欧冶子它献给越王。越王爱抚之下,命名“湛卢”。从此,欧冶子就同他的湛卢剑一起名扬天下。故以剑名山。因此,湛卢山素有“闽山第一”、“天下第一剑山”、“剑山”等美称。

湛卢剑铸成后,历代都对它推崇备至。关于湛卢剑的神奇传说,汉袁康的《越绝书》、东晋的《拾遗记》以及明末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 ​​等古籍均有记载。而在民间,则流传着欧冶子试剑的传说。元代湛卢书院山长杨缨通过自己的想像描绘了湛卢剑炼成时的生动景象:“……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传说欧冶子炼成宝剑后,为测其性能,挥起宝剑朝巨石砍去,巨石轰然裂开。“一剑挥落巨石分”虽然只是个传说,但湛卢宝剑的锋利无比,却是有史料可查的。

据《吴越春秋》记载,欧冶子一共炼了湛卢、纯钧、巨阙、豪曹、鱼肠五名剑,而湛卢就列在五名剑之首。唐代大诗人杜甫有“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的诗句,在这里,'湛卢'已成为锐利武器的代名词了。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

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

五金之英,太阳之精。

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谓仁者无敌。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但是这把“出之有神,服之有威”的湛卢宝剑却没有永驻人间。湛卢剑在屡易其主后,到晋代为名将周处(就是除三害的那位)所得,后由其子孙转赠给抗金英雄岳飞,然自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宝剑就失传了。

上述之记载,虽然带有传说的成分,但也足见欧氏所铸之剑之绝妙。所用原料为铜和锡,显然铸的是青铜剑。据现代考古发掘报 ​​导,1965年底,在湖北江陵出土越王勾践剑。该剑出土时完好如新,锋刃锐利,剑身满布菱形花纹,用鸟篆刻镂的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经北京钢铁学院等用质子X射线萤光非真空技术分析得知,剑是用相当纯粹的高锡青铜铸成的,黑色花纹处含有锡、铜、铁、铅、硫等成分,铸造工艺非常高超。这一考古发现给上述欧氏铸剑的记载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说明欧冶子铸宝剑并非神话。

又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曾应楚王之邀与干将(传说与欧冶子同师)一起“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一作工市)”。楚王曾引泰阿之剑大破晋郑王三军。

另1:泰阿剑故事(亦常写作“太阿剑”,异名“太哥”)铸剑:欧冶子、干将(另一说秦昭王所铸)主人:楚王、秦始皇

晋国出兵伐楚,围困楚都三年,为夺楚国镇国之宝“泰阿剑”。楚国欲城破之时,楚王无奈亲自拔剑迎敌,突然剑气激射,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晋军全军覆没……(出自《越绝书》。)

另2:鱼肠剑故事(异名“蟠钢”“松纹”)铸剑:欧冶子。主人:阖闾、专诸。

公子光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当时吴王僚穿了三重铁甲,使兵卫陈道,立侍持刃保护。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鱼肠剑放到烤鱼的肚子里去献鱼。吴王僚正注意烤鱼异常鲜美的气味之时,专诸猛拔鱼肠剑刺向吴王僚。兵卫用兵器架拦,鱼肠剑斩断兵器,贯穿吴王僚三层铁甲,直穿其背。吴王僚透胸断骨,随后公子光上台,成为吴王阖闾。(出自《吴越春秋》《史记·刺客列传》)

备注1-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旧时城内居民时常前往焚香祭奠。现在苏杭一带的名菜“糖醋鱼”乃“糖醋黄河鲤”的简称或俗呼,就是“全炙鱼”(一说为“全鱼炙”)的传承及代表,而它的发明者正是教专诸做鱼的人,春秋时期名厨太和公(或太湖公)。

备注2-吴王阖闾,又作阖庐。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春秋末期吴国国君,西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春秋五霸之一。

另3:巨阙剑故事(亦作“钜阙剑”)铸剑:欧冶子。主人:阖闾、勾践。

传说巨阙剑初成时,越王勾践坐于露坛上,忽见宫中有一马车失控,横冲直奔,惊吓了宫中的伺养的白鹿。于是越王勾践拔出欧治子刚铸成的巨阙剑,指向暴走中的马车,欲命勇士上前制止。但却在这拔剑一指时,手中的剑气却将马车砍为两节。随后越王勾践又命人取来一口大铜锅,用此剑一刺,便将铜锅刺出了一大个缺口来,毫不费力,就如切米糕般轻易。巨阙也因此而得名。

备注1-传说当年在造巨阙剑时剩下了一块锻造所用的神铁,于是欧冶子用这块神铁,造就了一把匕首“问天”。这把匕首,后来受用于朝廷之中,因太过锋利,而被用于古时最残酷的死刑“凌迟”。

备注2-越王勾践实则应写作“句践”。古时并无“勾”字,用“句”字通之。乾隆刊武英殿本《史记》错引了明代不正规监本写成了“勾践”,造成后世从误者甚多,导致近代已积非成是。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1205/27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