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谁跟毛泽东到一个〝窝里〞他就跟谁斗

作者:
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

夺权和保权自始至终是毛泽东在政治上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内在尺度,对外(即毛所谓的〝敌我矛盾〞)服从于对内(内部矛盾)。因为夺权的关键是取决于在〝窝里斗〞中取胜,所以谁跟他到一个〝窝里〞、他就跟谁斗。

(一)在国共结成〝抗战的内部〞时,他就要假日灭蒋、让日本多占地

〝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对政府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趁着国民党与日本人拚命撕杀的天赐良机,一定要趁着日本占领中国的大好时机全力壮大,发展自己,一定要抗日胜利后,打败精疲力尽的国民党,拿下整个中国。〞(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陕北洛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写道:

他(毛泽东)认为日本军事势力远胜中国,抗战绝无幸胜之理。前此中共强调武力抵抗日本,并不是认为就此可以打胜,而是为解决国内矛盾所必需……

他(毛泽东)警告会众不要为爱国主义所迷惑,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知道日本的飞机大炮所能给予我们的危害,将远过于蒋介石以前所给予我们的危害。他主张八路军应该坚持游击战争,避开与日军的正面冲突,避实就虚,绕到日军的后方去打游击,主要任务是扩充八路军的实力,并在敌人后方建立中共所领导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我的回忆》一二九六页,明报月刊出版社,一九七四年)



张国焘写的《我的回忆》。(网路图片)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说:主动出击日军是帮了蒋介石。当时是共产党、国民党和日本人三国鼎立,我们就是要让国民党和日本人斗个你死我活,而我们从中发展壮大。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否则变成爱蒋介石的国了。百团过早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军对我们力量的注意;同时,使得蒋介石增加了对我们的警惕。〞(李锐《庐山会议实录》,页一八六)

一九四一年初,发生了〝皖南事变〞。这可使毛泽东假日灭蒋、又假蒋灭项,表现了驾驭〝两类矛盾〞得心应手的高度艺术。(项英,新四军副军长兼政治委员,是毛泽东视为异已)需要补充一笔的是,国军为江北行动中陈毅(黄桥战役)和刘少奇(曹甸战役)的二次行动(经毛泽东批准的)所激怒;这是皖南事变发生的最为直接的原因。

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五年间,弗拉基米洛夫作为共产国际的联络员被派驻延安。在他死后,其子整理出版了他的《延安日记》。他的日记里记载着对毛泽东较为真切的就近观察。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七日,他写道:〝我看,中共领导人希望得到武器,并不是为了向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而是为了同国民党闹摩擦。这使东京的人感到多么高兴呀!〞

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中共部队对目前日本扫荡其占领区的行动不作抵抗,他们撤上山去或者渡过了黄河。

中共领导把国民党看作是主要敌人,不遗余力地要夺取中央政府控制的地盘,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弗拉基米洛夫在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九日的日记中,对蒋介石和毛泽东作了如下的比较,认为他们〝都为权欲迷住了心窍〞,但两人仍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一个是在重庆公开这样干,但至少他还在抗拒外国侵略;而另一个却忘记了自己国家的荣誉和苦难,欺骗了党,毁了受到爱戴的党的领导人。〞

一九四四年十月十四日:中共毛泽东搞分裂是日军获胜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是国军的战斗力问题。这种分裂是中国不祥的现实。而且这种分裂显然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者。毛泽东分裂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无异于为日本侵略中国如虎添翼。

无论如何也要削弱蒋介石,这就是中共领导所采取的政策的实质。让日军占领中国的土地、烧毁中国城市去吧!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的投降使中共领导感到沮丧,在他们看来,日本应该还能防守好几年(无论如何,起码是两年)。


可以互为印证的是,毛泽东的谈话与此如同出一辙:〝(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期间提出)‘和平民主新阶段是为了争取时间,准备夺取政权。日本投降早了一点,再有一年我们就会准备得更好一些。〞(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七日毛泽东的一次讲话,《学习资料(一九五七-一九六一)》第二六零页,清华大学,一九六七)。

再者,与此前后、遥相呼应的是,毛泽东曾屡次亲口向日本政界领导人士说出不胜〝感谢〞涕零之至一类的话。

节选自《还原一九五七》敌欤?我欤?试析毛泽东实践中的〝两类矛盾〞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黄花岗杂志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921/33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