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雾霾笼罩平安夜,北京网友实拍灰色圣诞奇景

有时候,早晨的天气和白天好似两重天。昨天早晨跑步后,高天上明月皎洁,近地面却薄雾蒙蒙。但白天一整天都是灰霾笼罩。我去人民广场开会,站在人民广场拍不到市政大厦。

昨晚从单位回家,路过三维下车,平安夜的人流把商场云集的街街巷巷都塞满了。平时没几个人的百货楼的天桥如今都都摩肩接踵。面对庞大的人流,消防车和消防兵在商场门前一字排开,严阵以待。交警们也在路口忙碌疏导着交通。虽然人流拥挤,热闹非凡,可头顶却是灰霾笼罩,密不透风。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灰霾,站在三维东门朝南看,天空颜色灰中发黑,十分瓷实。灰霾和人流形成奇特的风景,真是百年难遇。

今晨没有跑步,因为昨天和昨晚的霾太可怕了。早晨从窗看,蓝海那边小区的那座“灰霾预报”楼,能看得见轮廓,但有些模糊,我就直接又躺下睡懒觉了。7点起床时,从西侧窗户看,却竟然看见清澈无比的蓝天和月亮。我用手机查新浪天气,因为我只关注雾霾,见到郑州有霾,焦作查不到,那就看看济源吧。看济源的生活指数中的运动指数,竟然写着“虽然晴空万里,但是户外运动会感到很凉”。后来我见焦作同城会发的微博,写焦作PM值爆表。哎呀,今晨的天怎么这样呢?

并不是晨跑的人总爱跑雾霾,实在是天气预报服务跟不上。我们总想问问,测得点够多吗?测得值准确吗?能否和我们眼见的取得一致呢?能够实时实点播报吗?一边说:“河南省气象台12月24日20时50分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黄河以北六地区和郑州、开封两地区及洛阳地区北部,大部分县市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预计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上述地区霾将持续。请注意防范。”一边还又说:“虽然晴空万里,但是户外运动会感到很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天气预报关乎到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自从2013年有了雾霾的关注以后,对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天气预报我们再不关注其他,我们只关注霾了。霾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霾的危害超过了其他一切天气预报中的状况。多云,雨,风,晴,阴。。。就如某个气象专家所言,再怎么折腾,就如同沸腾的开水,清水还是清水,影响不到人的呼吸和生存。而霾,却就如在开水里撒进一把小米,水煮沸后清水就会变成一锅粥。我要给天气预报提个意见,每天把城市的霾作为第一重要的人们出行依据来预报。有了霾,即便天气晴朗又有何用?多云转阴转晴什么的,还有何用?再者,天气预报所谓的生活指数,只公布相应的指数和测量值就行了,比如说PM值多少,气温多少,风多大,具体适宜不适宜晨练是每个具体人自己判断的事,和气象局无关。

但是,即便有霾,即便气象局公布不适应户外运动,可社会生活依然会继续。人们少不了上街,上不了做必要的事,不可能都钻在家里躲雾霾。雾霾虽然是跑步的大敌,可雾霾并非能成为不跑步的借口。你见哪样科学研究表明,刚好在大街步行和做事的人都没事,恰恰就是跑几步会有事?会被毒倒的?雾霾会引发呼吸道疾病不错,可你去医院呼吸科调查一下,100个人中有几个人是因为跑步而得病的?天有不测风云,雾霾因为时间地点不同也在随时变幻,雾霾也有轻有重,雾霾在的时候可以不锻炼,那么等雾霾走的时候您留心了吗?是不是有尝试把运动给补回来的想法呢?

对于雾霾跑步,也应像雾霾走路一样淡定。雾霾天跑几步出出汗,给雾霾天走在大街上受到的危害差不多。我们不要很在意它,能避开尽量避开,没有避开也不用很自责。如果能选择晴好天跑步,哪个傻子会选择雾霾天呢?如果不一定非要赶在雾霾的时候跑,那咱何不等雾霾散去再跑步呢?跑步是习惯而不是包袱,是快乐而不是负担。即便歇上几天,可以把休息当成老天对我们的奖赏,不是也相当不错吗?

会有人说,你们有跑步习惯的人,把跑步当成是体育锻炼,一跑就跑很远,跑很久。是啊,我觉得这话提的也有理。我们要倡议把跑步融入生活,不一定只是晨跑。跑步又不是个固定的枷锁,我们干嘛不能因天气不同而随意些。难道天气不好我们也要跑很远,跑好久吗?如果你正处于培养毅力的阶段,克服点天气不利更有利于生活习惯的养成,那么利大于弊的话,坚持也就坚持了。没看到特训队员,天天泥里滚雨里爬,更不会怕灰霾,他们练的就是恶劣环境下的抵抗力和适应性。如果你已经是个常年坚持者,整个生命都在运动,跑不跑哪差这几天?歇歇能到哪儿去?天好再跑不就是了?

十三虎2013北京圣诞节遭霾伏

#FormatImgID_11#

北京圣诞节遭遇“霾伏”

北京,圣诞节遭遇“霾伏”。此前数日,北京天气一直晴好。虽然首场雪迟迟未下,但空气质量尚好。而适逢圣诞节,天气状况却十分的不给力,天儿阴阴沉沉、空气霾霾霭霭严重污染。街上行人又是“口罩节奏”。网友戏谑调侃:圣诞老人遭遇霾伏,迷路,圣诞礼物不能按时送到了……

调侃归调侃,天气虽不提起,但还是要祝各位博友圣诞快乐!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新浪博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1227/35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