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公民不服从 街头抗争接二连三

台北街头不断上演抗议活动

台北街头不断上演抗议活动

台北街头不断上演抗议活动,群众包围警局、霸占街道甚至占领官署,只为展现公民不服从,要求社会公断。

台湾从威权走向民主,社会呈现多元的风貌,反政府抗争就是其中之一。

在其他手段都无效的情况下,处于少数地位的公民常以"公民不服从"的抗争行为,来表达异议,其中可能涉及不法的行为,却是不得已的手段,藉以唤起多数人的认同。

这次太阳花学运就是强调公民抵抗,"为民主不服从"。从占领立法院、占领行政院、以及号召

50万人上街头,示威学生就是不满政府签署与审查《服贸协议》过程中黑箱作业,伤害民主以及践踏法治。

根据罗尔斯(John Rawls)在《公民不服从的证成》和《正义论》中指出,"公民不服从"是一种针对不正义法律或政策的行为,除了直接的"公民不服从",也就是直接违反要抗议的法律之外,还有间接的"公民不服从",例如违反交通法规来引起社会注意政策或法律的不公义。

最近,反核人士霸占台北市交通要道,造成交通瘫痪,引发民怨。这正符合了罗尔斯所说间接的"公民不服从"。

罗尔斯强调,"公民不服从"如果引起社会动荡,其责任不在"不服从"的公民,而在那些滥用权力的人。

反核人士引起社会注意之后,其要求能否赢得社会广泛支持,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诉诸社会公断。

非暴力抗争

罗尔斯并说,"公民不服从"是一种道德的、非暴力的行为。

前民主进步党主席林义雄的反核行动就是一种宁静的抗争,其力量尤胜暴力抗争。

林义雄以禁食方式要求政府落实民主、停建核能四厂(核四),引发广泛的共鸣,撼动台湾社会。马英九总统、行政院长江宜桦和在野党领袖纷纷前往探视,表达关切之意。

在庞大的社会压力之下,马英九政府宣布"核四全面停工",林义雄随即宣布停止禁食,但他同时呼吁继续进行非武力抗争,以维护台湾民主和主权。

一路走来,林义雄始终主张非武力抗争。在核四议题上,林义雄曾经展开"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动,徒步行走全台湾,吁请以公民投票决定应否兴建核四,藉此来唤醒台湾人民的主人意识。

林义雄及其支持者以千里苦行、静坐、禁食、分发传单等方式,向社会大众和政府表达要求,他们的身影已成为台湾民主运动中的另类风景。

解严释放抗争能量

台湾自1987年解除戒严之后,充沛的社会能量瞬间爆发开来,反政府的示威抗议事件自此层出不穷。

1988年5月20日发生大规模的农民抗议事件,数千名南部农民前往台北,抗议政府决定扩大外国农产品进口数量与种类,引爆激烈的警民冲突,称为"520农民运动"。

在这一场战后台湾最大规模的农民请愿行动中,共有130多人被捕,收押人数近400人,另有多人受伤。

1989年,郑南榕自焚事件震惊台湾社会,他以生命捍卫公民权,其影响至今不减。

《自由时代周刊》发行人郑南榕刊登许世楷起草的台湾共和国宪法草案,遭检方以涉嫌叛乱侦办,在警方欲加拘提之际,郑南榕以追求"百分之百的言论自由"为要求,自焚身亡。

1990年代,在废除刑法第100条运动中,强化了非暴力的训练,将非暴力视为信仰。最终,刑法第100条修正,仅限暴力行为才构成内乱罪,思想、学术与言论自由得以获得具体保障。这是台湾推动民主运动及人权保障的重大成就。

2000年台湾完成首次政党轮替,长期执政的国民党下台,改由民主进步党执政,陈水扁政府成立。

2004年2月28日执政党主导"228牵手护台湾"运动登场,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拒绝可能的外来侵略者。

2006年,前民主进步党主席施明德发起"红衫军运动",要求陈水扁总统下台,为国务机要费案以及其亲信和家人的诸多弊案负责。

2008年二次政党轮替,马英九为国民党夺回执政权。

随着两次政党轮替,台湾社会运动中的政党色彩逐渐淡化,议题导向的公民运动渐渐成为主流,例如反核、劳工权益、同性婚姻等。

台湾人民深感,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公民意识抬头,公民社会俨然成形。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BBC中文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502/39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