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敬爱的领袖” 统战官员与朝鲜政权决裂 相遇带来的幻灭

作者:
张真晟此前一直忠实于平壤当局的世界观开始动摇。无懈可击的领袖形象出现了裂痕,他说道。而恰恰是他在统战部里的工作让这种感觉更加深刻。“我可以得到外国书籍。那里可以读到的内容,与朝鲜人被灌输的外部世界印象完全不同。”
270

张真晟曾是平壤政权官员,现居首尔

从忠心追随者到叛逃者。张真晟曾是朝鲜精英阶层的一员。2004年他开始逃亡生涯,目前生活在韩国。近日他出版了一本著作,对朝鲜的集权体制进行了一番描绘。

那曾是他生命中最为巅峰的时刻。张真晟(Jang Jin-sung)对于14年前那一个日子依然记忆深刻,那天他第一次亲眼见到当时的朝鲜独裁者金正日。张真晟对德国之声表示,“那被安排设计成与上帝见面一样,人们一生都在梦想这样一个时刻。”在亲历这样一场盛事之前,他曾激动不已。

在电话中,现年43岁的张真晟语气平静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我将金正日视为超人。我甚至坚信,像他那样的人不需要像常人一样上厕所。”而后来张真晟受命于朝鲜政府,正是为了营造这种形象。

在朝鲜精英大学金日成大学文学系毕业之后,张真晟效力于“统战部”,该部门负责间谍、外事和外交政策。而这也使他成为了组织严密的平壤政治宣传机器的一部分。他的工作是写文章赞美朝鲜的美好生活,写诗歌颂独裁者们。

一场相遇带来的幻灭

那个大时刻终于到来。在兰登书屋5月8日出版的《敬爱的领袖》(Dear Leader)一书中,张真晟这样写道:“所有人都僵硬的如同石头一般。我的眼睛紧盯着门楼中间金正日的面容即将出现的那个地方,头动也不动。”直视领袖双眼是严格禁止的,此外在握手前还必须双手消毒。现在回忆起当年那一刻,张真晟表示那场见面让自己非常失望,并由此清醒。“那个公众舆论中所展示的金正日与站在我面前的这个人差异巨大。我当时就明白了,围绕他的那种神一般的气息完全是政治宣传的结果。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也正是政治宣传中的一份子。”

正是在那个时刻,张真晟此前一直忠实于平壤当局的世界观开始动摇。无懈可击的领袖形象出现了裂痕,他说道。而恰恰是他在统战部里的工作让这种感觉更加深刻。“我可以得到外国书籍。那里可以读到的内容,与朝鲜人被灌输的外部世界印象完全不同。”

启蒙读物

他希望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知识,冒着风险把书借给别人。当秘密警察得到风声后,张真晟为了避免遭到逮捕而踏上逃亡之路。他渡过了中朝边界图们江抵达中国,然后在韩国大使馆申请庇护。除了一些文稿,他的一切都留在了朝鲜。

在接受采访时,张真晟不太愿意透露私人生活和家庭状况,他的翻译在访谈伊始就表示了这个意思。张的家人很有可能因为他的逃亡而受到处罚,因为在朝鲜“连坐”的情况非常普遍。“我非常担心他们”,他最终还是谈到了家人。“但是我希望让世界知道,朝鲜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希望让逃亡的人们能够发出声音。如果我不这样做,那么逃亡就毫无意义。”

正是出于这一理由,目前居住在首尔的张真晟成立了朝鲜新闻门户网站“国际新焦点”(New Focus International)。他和员工经常在这个网站上报道那个封闭国家的最新发展。这是一份危险的工作。“我收到了朝鲜内政部的威胁。”因此,即便在新家园韩国,张真晟还是始终处于保镖守护之下。“我们也尝试尽力保护线人。我们使用假名,对通讯进行加密。我们不得不采取许多预防措施。”

受到媒体赞誉的回忆录

在打理“国际新焦点”网站之余,张真晟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一本回忆录,名为《敬爱的领袖》。副标题颇为耸动,“朝鲜首席宣传员揭秘政权的惊人真相”。英国《卫报》在该书出版前报道称,这本回忆录“从曾属权力中心圈的作者的角度出发,让人一窥一个极权国家的运行”。德国《明镜周刊》作者科尔博尔(Susanne Koelbl)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曾经是朝鲜领导层的一份子如何一步一步地成为怀疑者,并最终成为“国家敌人”,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将改变世界看待这个神秘国家的方式方法”。英国《经济学人》也对本书赞誉有加。“张先生并没有声称自己是从金正日的最亲密圈子里进行爆料。但是作为身处造神机器内部的一名金正日御用诗人,他让人们对于金氏王朝的意识形态下层建筑有了新的认识。”

尽管如此,朝鲜问题专家们却对于如何评价张真晟及其转变过程和使命颇有保留。多位专家回应德国之声的采访请求时均表示,尤其对于那些曾在平壤政府权力结构中占据高位的叛逃者,很难做出评估。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德国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511/395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