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动向杂志:中共外交政策再次重大转折

—中国外交政策的转折

作者:

中共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

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共产党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毛泽东是第一阶段;邓小平是第二阶段,随后的江泽民胡锦涛对邓小平的政策基本上是萧规曹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习近平主政只有十八个月,但是已经开始了中国外交的重大转变。

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掌权伊始,他选择了“一边倒”,与北方邻国苏联结盟,一起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抗衡。苏中结盟,开创了世界共产党阵营的鼎盛时期。斯大林死后,出于对赫鲁晓夫、清算斯大林路线的强烈不满,毛泽东与苏联决裂,靠拢美国,共同应对苏联威胁。与此同时,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构想,争当美苏两个阵营之外的所谓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

邓小平上台之后,从三个方面全面地修改了中国的外交战略:一是通过实现与苏联关系的正常化,将联美反苏的政策改变为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等距离外交;二是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放弃了过去通过经济援助争当第三世界领导者的做法;最重要的是在外交政策上去意识形态化,改变过去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国家关系,采用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实用主义的和平外交。

习近平接管中国领导权之后在外交领域动作频繁,他和其他领导人的出访也比前任更为密集。用于形容中国与有关国家关系的一些词汇也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例如,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等等。

习近平外交的三个变化

撇开这些含义不清的术语和华丽的词藻,习近平的外交动作显然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以往。首先,在大国关系方面,习近平正在抛弃邓小平时代的美、苏、中等距离外交的战略,在拉大与美国的距离的同时拉近与俄国的距离。他不仅选择俄罗斯作为他就任国家领导人之后的首访国,而且毫无保留地表明了他个人对普京的好感和对普京性格的推崇,这在大国领袖之间并不常见。

习近平外交政策的第二个变化是对周边国家采取了日益强硬的态度。现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总体上讲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最紧张的时期。在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的领土争执中,中国在国际社会空前孤立。即使是习近平视为亲密盟友的俄国总统普京也从未公开表示对中国的支持。至于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太平洋周边地区国家,都对中国的强硬态度颇有微词。

中国外交政策的第三个变化是,一反邓小平“韬光养晦”和“不当头”的原则,日益明晰地表明要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发展国家领导者的愿望。其最新的体现是,中国上个月发起倡议并作为主要出资者建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还正在成为一系列的地区事务对话的发起国和出资举办国。这些举动彰显了中国希望将三十年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力。

习近平一系列外交新动作的本质

习近平外交政策的变化,可以看作是一个经历了相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国家,希望在世界上具有更多的话语权,这是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一个自然的规律。这个发展的过程当然会遇到世界现有利益格局的羁绊。据此,中共领导人一向认为美国的阻扰是自己成为世界新领袖的巨大障碍;而美国的阻扰则完全是出于一个老牌帝国对一个新兴国家的嫉妒和恐惧。

习近平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不仅仅是美国,世界上真正信任中国的国家并不多。且不说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其他亚太国家希望美国继续在该地区发挥领导作用以抗衡中国,就是远离中国的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除了在经济利益上对中国有所求之外,并没有多少国家对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持欣赏态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民主制度。

世界有理由担心,一个压制本国人民自由权利的政权一旦成为世界领袖,他们也不会尊重其他国家的权利。中国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不信任,正因为如此,中共领导人采取了与世界非民主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利用金钱来对有关国家进行收买,对无法收买的国家则进行威胁。这三个政策正是习近平一系列外交新动作背后的本质。

《动向》2014年8月号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动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819/43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