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习近平谋略:党文化为体 儒文化为用

习近平孔子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引发不同猜想,有指中共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之本的同时,更多取道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化解当下日趋严峻的信仰、道德和精神危机。

相对前几代领导人,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确实情有独钟。他去年在山东调研期间考察孔子研究院,今年「五四」北大之行拜访刚去世的国学大师汤一介,教师节走访北师大时表示不贊成将古诗词从语文课本中拿走,都给外界发出一种讯号,第五代的治国方略将会取道传统文化。

在孔诞讲话中,习近平阐述了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价值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与意义,抛弃了过去中共领导人讲话中一贯见到的干瘪、八股风格,有种文化味。他特别谈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并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即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鑑今,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新的涵义。

可见,习近平有志于复兴传统文化和儒家文明,并将之与党国文化结合,打造「红色儒家」,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当然,借重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个人偏好,目的还是服务于政治需要,简单地说,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文化认同,并借此表明中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然继承者,为执政提供合法性。

第五代上台后就提出了「中国梦」的政治构想,中共要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缺乏文化认同无从谈起。然而,以马克思主义为底色的中共党文化肯定担负不了这一角色,需借助于传统文化。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在讲话中才强调,共产党人虽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但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注意吸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很明显,中共以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自居,目的就是将中国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再造执政的合法性根基。

换言之,中共取道传统文化,并不是要赋予传统文化以「体」之地位,用它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是从一个非常实用的目的出发,以传统文化来补马克思主义之不足,借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可称之「党文化为体,儒文化为用」。人们在赞赏第五代重归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时,需要注意这点。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东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929/45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