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会观察 > 正文

北京的哥:少说一个词,打不到车

昨天在北京,和同事志伟从五彩城去东北旺,比较远的地方,回程的时候,特地用滴滴打车叫了一个出租。一个小伙儿也走向那辆我叫的车,看样子是比较着急想打车的,理解这位同学在偏僻的地方无法打到车的痛苦,于是让他上车,捎他一程。

故事开始了。

司机说这位小伙去的地方距离我们目的地方向不对,建议他再叫一个车,于是在路上看到有出租车停在路边的时候,把他放下了。小伙子走向一个出租车,说:师傅,走吗?

出租车师傅摆摆手,意思是不走。

好吧,这种情景在北京,我也是遇到过的,当时的想法就是司机或许在等人。

没想到的是,我旁边的出租车司机,开始揭开答案。

‌‌“师傅,您走吗?‌‌”——你让我怎么说,走还是不走呢?万一他要去的地方很塞车,我当然不去了,要是他去比较好走的地方,肯定去。

当时,我们在北五环,那位焦急的同学,是要赶去北航,靠近北三环。

这位司机接着说,他应该说:‌‌“师傅,北航,去吗?‌‌”

‌‌“北航,走!‌‌”一般在五环等客的司机都会去,因为是进城啊。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挺会打算的,这点,我也深有体会,他们会挑乘客,对自己不利的地方,例如堵车,例如僻远地方没有回头客。

对啦,在北京打车,你要多说一个词,就是你要去的地方,便于司机判断。

我继续问,有人说,师傅,走吗?为何司机不自己问,您去哪儿?

好吧,身边的司机又说开了,不能问,一问,不是自己愿意去的地方,于是不去,那叫拒载,问了去哪儿,就必须去。反正一般不缺乘客,宁可错过一个不知道去哪儿的,也不能去一个塞车的地方添堵啊。

司机又举了一个例子,他的记性真好。某天,一个老太太带着两个年轻姑娘打车,姑娘问他:师傅,走吗?

这司机摆摆手,那就是不走。

好吧,这时候,老太太把姑娘拉在一旁,亲自问,师傅,去北大,走吗?

上车!走!——这司机爽快。

后来,这司机知道了老太太是北大教授,两个姑娘是她的学生,好吧,聪明的教授有经验。

司机接着说,那天是特殊日子,长安街没法去,啥啥啥地方没法去,封路,要是他们去那些地方,堵半天走不了,这生意白做了。

好吧,这位健谈的司机,后来又巴拉巴拉说了很多,他用的手机是小米3,巴拉巴拉说了很多,不罗嗦了。

今天的关键词,就是,沟通。少说一个词,打到车的概率严重下降。北京的同学,记住了,打车,记得说:师傅,去哪哪哪,走么?

同样,产品文案,用错一个词,用户费解半天,或许,就多了一个流失。

另外,如果对北京不熟悉的同学,记得在手机上装个导航APP,我在北京打车,司机不认道,需要开导航的几率大概是三分之一,如果司机不人道,乘客也不认道,司机就说不去,或者,就要兜圈了。

北京的哥,一个特别有性格的司机群落。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BLUES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1101/46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