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白非:两会主席台上的风波 越想越恐怖

作者:

「四个全面」是今年两会的钦定主旋律,两会前夕官媒就卯足马力造势。孰料却在两会主席台上酿成一场风波。

3月5日,在总理李克强即将走上讲台做政府工作报告前夕,总书记习近平突然指著报告与李克强耳语,并对报告首页指指点点。随后,听众们注意到,李克强书面稿件「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中加了一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不用说,这就是刚才习近平的指点之功。

中共官方的政治话语尤其是最高领导人的指示,向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文革期间若弄错毛泽东语录,动辄就被扣上「篡改伟大领袖指示」的帽子打入另册。现在虽然已经不是红色文字狱的时代,但对诸如「四个全面」这种政治概念,也是需要照本宣科,不可擅自变更表述的。这算是一条政治规矩。

对比来开,张德江、俞正声、曹建明在人大、政协、最高检工作报告中,都原文照录,异口同声宣示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开展工作。相比之下,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从书面的「三个全面」,还是临时赶工的另类「四个全面」,在人民大会堂的红旗国徽下,散发异样的味道。3月15日两会闭幕,沿用中国官员惯用的「临时工」办法,将这一两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故,归咎为「由于时间关系印制遗漏」。

但是,套用一句中国互联网的流行词语,这次事故的原因可谓「细思极恐」。其一,就李克强方面来讲,之所以没有写进「全面从严治党」,大概是担心自己越权,因为治党的权力在党中央和总书记,以及中纪委及中纪委书记之间,总理实际并无多大权限。这倒是实情。但是,不要忘了,「从严治党」前面还有「全面」两个字。按照习近平的部署,各党委、党组负责人都要履行本部门、地区的治党责任,人大、国务院、政协、高法、高检概莫能外,各部委、省市县乡也都是如此。所以张、俞、曹都写进了「四个全面」。李如果担心被指摘越权,也完全可以仿效其他部门的写法,简单易行,并非难事。

其二,这几份上两会的报告,之前都经过了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的多番审核,按理说七常委应该都已过目。但为何之前没有提出来,而要等到总书记现场亲自当校对?或许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看不上眼,也或许是例行公事,没有入脑入心。

其三,五份报告中,人大、政协、高检都是标准模式。政府工作报告的风波前文已经讲过。高法的报告也不同,只在文末简单提了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作贡献,也没有展开讲「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李克强、周强这两位共青团的老搭档和前后任接班人,各自不走寻常路。

当然,以上多半是笔者妄自揣测。实情已有官方解释,乃是「由于时间关系印制遗漏」,笔者与诸君一样深信不疑。据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透露,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八九月份就开始起草。如此来看,要避免再次「由于时间关系印制遗漏」,一是可以考虑将起草时间再提前,比如两会结束就为明年的报告起草做准备;二来对印刷厂严肃整顿,耽误了这么重大的事情,引来不必要的误会,这种单位不趁早关门还等甚么,太可气了!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319/53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