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好意外!“中国制造”成本只比美国低4%

分析师Gregory Daco和Jeremy Leonard在报告中写道,中国的薪酬增长远远超过生产效率的增长,叠加人民币走强的影响,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只比美国低4%。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式微,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分项是,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攀升。

全球经济研究和政府企业咨询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日前有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趋近于美国(如图1)。而两国之间单位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差悬殊,则丝毫未见改善(如图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尽管2014年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已经比2013年上涨约10%。但若按每天8小时计算,制造业平均年薪不足5万人民币折算下来,平均时薪仍然仅为4.5美元,处于美国最低时薪的水平线上。

根据单位劳动力成本=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不难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低下,造成了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攀升。

分析师Gregory Daco和Jeremy Leonard在报告中写道,中国的薪酬增长远远超过生产效率的增长,叠加人民币走强的影响,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只比美国低4%。

两位分析师还称,尽管美国制造业现在面临美元走强、页岩能源投资锐减的逆风,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制造业仍具强劲的竞争力。

这个判断是有依据的,如上图2,从2003年至2016年,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约40%,超过德国(+25%)和英国(+30%)。尽管同期印度和中国的产生效率已经接近翻番,但相较而言,美国单位劳动力的生产率仍然要比中印高出80%到90%。

不过,美国制造业前景亦隐现风险,其中一个就是美元继续走强对出口形成的压力。

彭博援引上述分析师续称,如果美元继续升值20%,将会削弱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并再度使中国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全球制造中心,也会增加日本制造业的优势。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华尔街见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317/709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