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4亿年前的化石上 居然有黄庭坚的真迹

—北宋黄庭坚收藏的化石在宁展出 据已有可考资料 这块古老中华震旦角石为首块被人类收藏的化石标本

黄庭坚题诗的化石。(侧面为题诗)

北宋年间,大书法家黄庭坚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上面有一个很特别很罕见的印记,形似细长的竹笋。于是他挥笔题诗:“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为竹知何日”。昨天,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远古时代的动物明星——头足类”在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开幕。200多件来自国内外的头足类化石展品为我们揭开了它们的面目。那块深埋4.6亿年的中华震旦化石,因为留下了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的诗词,成了目前全世界可考证的、首块被人类收藏的化石标本,也是目前收集到的唯一一块化石和名家书法集于一身的艺术珍品,堪称无价之宝。

今天它们是盘中餐以前它们可是海里吃霸王餐的

头足类动物是什么?说起这种远古生物,大家可能一头雾水,但是提到它们不断演化至今的亲戚后代,比如乌贼、鱿鱼和章鱼,您肯定熟悉——吃货们可没少在餐桌上跟它们亲近啊!

想想章鱼的模样吧,正好帮我们理解什么是“头足类”。没错,这个族类的躯体主要就是脑袋和那些软软的腕足或者触须。只不过有的身体外还套着各种形状的硬壳,比如海螺。

南京古生物博馆馆长冯伟民介绍说,别看现在头足类“虎落平阳上餐桌”,它们可曾是软体动物的最高类型,早在4.86亿年前就已经出现,曾是地球海洋中的绝对霸主,它是地球上生活过的体型最大、最凶猛的肉食性无脊椎动物,体长最大者可达10多米,以吃虾、小鱼甚至其他小的同类为生。

黄庭坚收藏的化石叫中华震旦角石

而在这次展览中,黄庭坚题诗化石格外引人注目。冯伟民介绍说,震旦角石化石只产于中国,将它倒置有如一座宝塔,其石面有二三十节环状圈纹突起,亦犹似竹笋,故在古代民间称“竹笋石”“宝塔石”。

而这块化石的罕见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上刻有的书法,经考证研究认为极有可能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早期作品,这说明早在900多年前黄庭坚就已经开始收藏化石了。

古老中华震旦可媲美现代顶尖潜艇

中科院古生物所研究员张允白,是研究头足类的专家。他介绍说,震旦角石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直角类螺的化石,和鹦鹉螺是近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壳又直又长,像个尖尖的竹笋,而且它还真能像竹子那样,越长越长。据说目前发现的最长的震旦角石化石长达5米。

切片研究发现,震旦角内部有对称的多个气室,通过贯穿全角的内腔连接起来,专家估计气室里面充满了氮气等气体,这种长长的螺类就靠增加减少这种气体,实现在水中的沉浮,其实现代潜艇就是按照这个原理实现上浮和潜水的。

最绝的是,您猜猜震旦角是怎么在水里前进的?专家研究推测,它的角其实是尾巴,它软软的头部和腕足是从底部伸出来的,向前进,它就靠嘴往外强力喷水,推动自身向后前进。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人类最先进的核潜艇才开始尝试采用喷水推进的动力方式,比这个震旦角足足落后4亿多年啊!张允白还测算过,震旦角长得越大,抗水压的能力越强,它们可以潜到最深400多米的海洋深处,这个下潜能力,也完胜一般军用潜艇。

目前可考世界首块被人类所收藏的化石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收藏的这枚化石如何在900多年的时间中重见天日,辗转被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收藏?该所头足类化石研究专家陈挺恩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块化石的“前世今生”。

陈挺恩说,1968年,时任江西省武宁县政府机关干部涂兆庆曾在江西武宁县老城石家祠堂乱石堆中无意中捡到一块奇怪长方形石块,长约19厘米,宽11.4厘米,高2.5厘米,石中有一白色石笋化石,起初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捡回后将其作为压腌菜的石头,被相识的历史教授俞明光看到后,觉得这块石头不寻常,后经武宁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指派专人调查后送往北京,请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鉴赏,后来又因其上的震旦角石而辗转送到了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进行研究。

陈挺恩研究员说,经过多方研究和考证,该化石上的诗文有可能是由黄庭坚在1079年至1080年,被罢免国子监教授之后至其赴江西太和任知县期间,在其武宁朋友石家小住半年期间所得,黄庭坚触景生情,写下此诗。石头侧面刻上的诗文据考证就是黄大师的手笔。

据已有的可考资料,该刻有黄庭坚诗文的中华震旦角石化石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人类所收藏的化石标本,更难能可贵的是,北宋时期,黄庭坚从民间得到这块保存完美的化石标本,在其侧刻下诗句,虽然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历程,仍能保存至今,它的发现更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北宋时期对化石的认识已比较普遍,不但已有收藏化石的记录,而且开始将化石制成工艺品流传于世。

记者王晟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南京晨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621/75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