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胡春华孙政才未去北戴河 接班人制度现疑云

中共广东省省委书记胡春华、重庆市市委书记孙政才未出席今年的北戴河会议引关注。有海外中文媒体认为,被外界视为未来接班重要人选的胡、孙缺席该会,令人对中共的接班人制度产生疑问。

北京时间8月17日,多位中共高层齐赴北京人民大会堂,聚焦“一带一路”。其中,习近平、张高丽、王沪宁、汪洋、栗战书5位政治局委员已多日未曾露面。外界多认为,这是他们从北戴河度假回京后首次现身。

胡春华、孙政才缺席北戴河会议引外界关注(网络图片)

此外,同样身为政治局委员的新疆党委书记张春贤、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三人,也得以与会。不过与前5位不同的是,他们在前一段时间仍然保持了正确的现身节奏,应该是未去北戴河。因此,这次会议可能是他们近期首次会面。

胡春华、孙政才是25个政治局委员中仅有的两个出生于1960年代的领导人,被外界视为未来接班的重要人选。此次进京与会并和其他高层聚首,再加上往期六中全会前的北戴河会议曾有商讨接班人选的旧例,难免让人再生联想。

胡春华与孙政才在5月30日共同参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此次又随习近平共同出席“一带一路”相关工作,可能意味着两人未来更进一步进入接班人序列形势渐趋明朗。

但郭金龙、韩正、张春贤、胡春华、孙政才五位镇守一方的现任政治局委员,均未前往北戴河度假,也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不论如何,中共接班人制度如今出现了观者难解的疑云。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国近代以来的接班人制度其实一直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不像美国的总统选举形式自立国起已运行二百多年。

一般认为,毛泽东在位时主导确立过三个接班人,分别是刘少奇、林彪和华国锋。刘少奇被其打倒,林彪“抢班夺权”失败逃亡,华国锋是毛行将就木的时候推上前台,不久后即被邓小平取代。

邓小平则主导安排过四个接班人,分别是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前两人因施政和内部博弈而出局,江泽民也曾有触礁风险。胡锦涛任职期间,出现“老人干政”的体制性问题,酝酿出严重的政治危机。

习近平上位得到中共党内较为广泛的认可,被认为十七大时推出的未来“共主”。其接班之势在2007年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之时就已铸就。从胡锦涛到习近平,是中共执政以来最顺畅的一次接班,但是其间存在很多时势偶然性因素,此前也有一定的争执。

因此可以说,中共执政以来的历次接班,都出现过或大或小的风险。

在任何一个国家,确定一个未来领袖都非易事,并没有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固定制度。需要考究无数个人的人生履历、经验、性格、能力、资源,需要获得内外较为广泛的认可支持,考虑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责任,需要为其配置合理的团队,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还需要照顾和培养其人脉与权威。而保持前后衔接和缓议设定接班人,可能是中共高层对当下接班人制度改革着重关注的方面。

中共十八大后,逐渐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其中的“全面深化改革”并非虚言,党、政、军、社会、文化、舆论等等方面均有所涉及,即使是十八大前热议的“政改”,也在以中共所能接受和设定的节奏在推进。

改革已经开始触及中共最高层。2016年7月末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将于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六中全会,将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在这种由浅入深逐级推进的改革进程下,有关中共接班制度的改革可能已在习近平一代领导层的既定议程中,只是目前时机环境尚不具备。

早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习近平一届初上台开始,外界在观察身在高层相对年轻的人物,特别是广东、重庆两地一把手胡春华和孙政才时,往往会联想到中共未来几年后的“接班”问题,以“接班人”的标准进行审视,并对其得失功过评头论足。胡春华与孙政才也比很多地方诸侯更显得低调谨慎、如履薄冰,这可能会使其施政更趋保守。

与此同时,对于他们的过度聚焦,也有可能对在任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造成干扰,并且不免令一部分观察者过多地从人治、权力的角度解读中国政治。

责任编辑: 白梅  来源:多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820/78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