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

我觉得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很多人不知道,国内的名校为了扩招国外考生,一直在挤压大陆考生的录取名额,与此同时降低外国考生的录取标准。”

蛋蛋姐有一个在上高中的学妹

名字叫阿妙

今年上高三的她

被老师同学、父母亲戚称为

“清华北大的苗子”

小姑娘很勤奋

每天凌晨4点起床

背单词、背公式、做习题

考进了我们那里最难考的高中

按理说应该对人生很满意了

然而她却对我说:

“我觉得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姑娘后来的倾诉

让我了解到一些从未听说过的事情——

“很多人不知道,国内的名校为了扩招国外考生,一直在挤压大陆考生的录取名额,与此同时降低外国考生的录取标准。”

比如从2017年开始

外国考生想要报考清华大学

直接申请就行了

连笔试都不用考

而中国学生却要像牲畜一样

挤破头考一个比天还高的分数

才有可能被录取

“我觉得这不公平。”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

像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

国内考生想考上很难

那么外籍的考生想考上应该更难才对

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

我仔细查看了清华大学的官网

搜到了2017年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确实如阿妙所说↓

图:清华大学官网的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2017年起,清华大学将全面改革国际学生的招生规则,不再采用笔试的形式,而是采用申请—审核制。”

以往所有申请

清华大学本科的国际学生

都需要先参加4-5个科目的考试

然后再加试或者面试最终录取

然而从今年开始

所有具有申请资格的国际学生

都可以向清华大学递交申请

不用进行笔试

相当于砍掉了高考笔试的环节

上清华不用高考

是不是逗我呢??

外国学生想报考清华大学

只要通过一个叫做HSK的

汉语水平小测试就可以了

那么这个HSK测试

到底达到了多么高深的汉语水平呢?

来看几道HSK真题↓

听力题:

排列顺序题:

把这些词连成句子:

HSK的考试要求里面写着:

“达到HSK汉语四级水平,

需要掌握1800个汉字”

我想问

这就是清华大学

设置给外国学生的入学门槛吗…

是不是太简单了一点?

看来这个时候

我必须要贴出一张

我国教育部设置给大陆考生的高考题了↓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

如果你想上大学

你就必须把这道题给答对

但如果你是一个外国人

你只需要考那个

炒鸡简单的HSK

就能轻松进入中国的名校!

真是逆天了

外国命就是比中国命高贵是吧?

对于这个事情

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刘震

作出了回应,他说:

“这么做,是为了与国际大学的入学申请接轨”

这句话就更令人疑惑了

我们都知道

想去美国上大学

需要一个很高的SAT笔试成绩

同样的

想去英联邦国家的名校

需要很高的雅思分数

想去日本、韩国的高校

要有很高的JLPT、TOPIK成绩

但凡国外有点名气的高校

他们的笔试都极为严格

所以”与国际接轨“

接的是哪门子轨呢?

似乎是越来越与国际脱轨了呢

同时,这位刘震主任

还说了另外一句话:

“取消笔试,还可以有效避免

同一张试卷对不同国家的学生产生的不公平。”

刘震主任

您为什么不看看国内的情况呢——

我们中国十三亿人

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

生活在天差地别的地理、教育、经济状况中

都在做同一张高考试卷

按照您的逻辑

我们就应该取消高考喽?

您的表态

实在不能令我信服!

正当我的心中愤愤不平的时候

另一个劲爆的消息

把我彻底引爆了——

清华大学对国外考生的政策里

还有一条更夸张规定——

所有报考清华大学的外籍考生,

均可申请政府奖学金;

已经在北京就读高中的外国留学生,

可以直接向清华大学申请奖学金。

真是厉害了

只要你有一本外国护照

只要你报考清华

你就可以申请中国的奖学金

然而你知道国内的考生

申请清华大学的奖学金

有多难吗!!↓

“对高考成绩居全省第一名

或者高中阶段获得国际奥赛金银牌的学生

给予一等奖学金”

中国人拿自己国家的奖学金

竟然比外国人难了一万倍…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

有很多网友

对清华这一系列不公平的政策

表达了强烈不满:

看来被激怒的中国人

远远不止我一个…

尽管如此

我们又能改变什么呢?

最后,我只想说一个

70年前发生在清华的小故事——

1946年,

三个孩子报考国立清华大学,

全都落榜了。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

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

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

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

希望今日的清华

再次调正公平的杠杆

不论背景

不论国籍

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六分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7/0216/88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