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座小博物馆里,却藏着来自中国的8000多件文物,我们的文物怎么会如此大批量的流入异国他乡,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在美国的腹地深处,有一座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工业稀少,商业落后。
然而,这里却因为一座博物馆,火了。
无数的游客不远千里,跋山涉水而来,只为看一眼藏在这里的珍宝。
这座城,叫堪萨斯。这里的博物馆,叫纳尔逊。而其中藏有的,却是8000多件来自中国的古文物。
纳尔逊博物馆
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堪萨斯本地的一位报业大亨动了建立艺术馆的念头,于是捐资让助手前往中国置购藏品。
起初很多本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座博物馆的巨大价值,大家都粗浅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博物馆一楼的几幅西方现代派绘画作品上。当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后,大家的目光才逐渐聚集到了博物馆二楼的中国艺术展厅,才有人渐渐意识到那些看似残破、暗淡的中国壁画背后可能蕴藏的巨大价值。
以这幅来自中国广胜寺的元代壁画为例,当年寺僧为了修缮佛寺,仅以1600元的低价将寺庙内的4幅壁画卖给了古董商人,之后这些壁画一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其中一部分就收入了纳尔逊博物馆。
令人尤为痛心的是,当年广胜寺的僧弥们并不以贱卖国宝为耻,反而认为这是在为修缮寺庙做贡献,甚至把变卖壁画的详细经过刻录成碑文,广为传颂。
在纳尔逊博物馆,中国文物品类极多,涉及雕塑、绘画、瓷器等多个领域,覆盖了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0世纪这漫漫岁月长河中的诸多中国作品。
很难想象,当年的这些艺术珍宝,在交通不甚发达的1930年代,是如何一点点输往离中国如此遥远的堪萨斯城的。
目前存于该博物馆的不少藏品,都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最高艺术水平。
例如这尊放在纳尔逊博物馆中国庙宇展厅入口处的南宋观自在佛像,色彩鲜亮,体态优美,半跏坐,半倚坐的姿势,是众多佛像中尤为令人难忘的作品。
前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主管Thomas曾盛赞说:“这可能是现存的中国最壮观的雕像,是中国之外最好的雕像”,是“宗教和美学的胜利”。
此外,还有很多姿态优美、表情丰富的造像,令人目不暇接。
这些造像一颦一蹙,似乎都饱含了说不尽的灵气。
或是端庄严肃,令人心怀敬畏;
或是慈眉善目,可亲慈悲;
亦或蹙眉冥思,专注一心。
每一尊藏品背后都凝聚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璀璨的光芒与智慧,独一无二,鲜活生动,过目难忘。
除了佛像之外,纳尔逊博物馆里还珍藏了许多中国古代的绘画,例如北宋乔仲常所作的《后赤壁赋图卷》。这不仅是画家乔仲常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现存最早的以苏轼《赤壁赋》为素材作画的珍贵画作,在研究领域备受重视。
《后赤壁赋图卷》
除了《后赤壁赋图卷》,博物馆里还存有不少高质量的宋代画作:
《秋江渔艇图》
《晴峦萧寺图》
看着这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图片,即使人未亲临现场,隔着屏幕,也能深深为中国古人的艺术造诣而惊叹。
8000多件文物,在荒凉的堪萨斯城创造了一片奇景,全世界都为之倾倒的时候,作为中国人,看着远在异国的家宝,心里真是万千滋味。
越来越多的藏品图片出现在国人视野中的时候,有多少自豪,又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珍贵文物是怎样流失到海外,甚至成为美国一座小城的“巨大光亮”,吸引全球游客的呢?
这些璀璨的中国文物一小部分是在战争中被非法劫掠到美国,其余的大部分则和一个人叫劳伦斯·锡克曼的美国人有着密切联系。
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哈佛毕业生劳伦斯受哈佛教授兰东·华纳的嘱托,抓住当时时代萧条,艺术品市场不景气的契机,在中国开始大量买入各类藏品,并正式成为纳尔逊博物馆编制上的一名员工。
他在中国的“收购”工作一度因为二战而暂停,但战后他又立即回到中国继续中国文物的“搜寻”工作。1946年,他回到了堪萨斯,开始用后半生的经历专注经营纳尔逊博物馆。
可叹的是,劳伦斯收集转运的中国文物,不仅有从商贩或落魄贵族手中低价买入的,甚至还有皇帝“赏赐”的!
在劳伦斯的著作《藏品目录》中,他曾回忆说:
“1932年冬,美术馆顾问蓝敦·华纳先生通过友人得到拜会溥仪的介绍信,在天津与溥仪会面,获“赐”了好几件清廷所珍藏的绘画精品。”
看着纳尔逊博物馆里一件件极其精美的展品,忽而有些惊惶,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璀璨珍宝,华夏人真的用心守护好了吗?
有多少流失海外的珍品,被草草变卖时,我们可曾有过强烈的挣扎与痛苦?
一起来欣赏这些藏在异国博物馆的中国珍宝:
商周骨雕
战汉时期
隋唐
宋元明瓷器
明朝家具
美国的堪萨斯因为这8000多件珍贵的中国文物火了!
看着中华古国千年文明的结晶在异域保存良好且大放异彩,作为躺着华夏血液的中国人,个中滋味,真是难言!
也许,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想想,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宝藏,要如何用心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