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天狐行空:中美“贸易战”与老百姓的关系 尤其“爱国者”要细细看

作者:
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外贸企业出口越多,我们给它们买的单就越多、人民币贬值就越多。比如你有100万存款,2000年时在一个中等城市能买10套100平米的房子,但现在却连一套甚至半套都买不了了。这就是货币贬值的功劳。而货币贬值又有外贸企业“出口创汇”的功劳。

最近中美“贸易战”是个热点,而且似乎越来越热。

为什么会成为热点?因为大家都很关注,甚至有人愤慨,有人担忧。

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呢?除了爱国热情,可能大家都觉得与自己有关。但实际上并非许多人想象的样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不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体是国企,家大业大,有抗风险的能力,比如“两桶油”,就是国际油价翻一倍它们也是稳赚不赔,因为它们在国内市场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和定价权,哪怕国际油价腰斩的时候都不降价或降得可怜,赚得盆满钵的也不给你分红,你操啥心呢?操也白操。你真正应该关注和操心的应该是我在下面要谈的问题。那才是真正地与你有关,值得你关注和忧心。

没错,诚如大家所知,如果中美真的爆发贸易战,因为我们的生活必须品进口很少,可以说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影响最大的是我国的出口贸易。而出口贸易与国内贸易对我们来说却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影响很大的,但却可能不是你想象的样子,甚至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这是许多人不知道或不了解的,也是笔者在本文中重点要说的,但却是主流经济学家们不会告诉你的。

那么,我国的出口贸易与国内贸易对我们来说究竟是怎么个“不同”法?对你我又有何实质影响?

这事说起来稍微有点枯燥,但攸关你的口袋的鼓瘪,你可要仔细看哟。

举个例子:你在国内买了1公斤苹果,卖主的成本是每公斤6元人民币,你和卖主以每公斤6.28元人民币成交,他赚0.28元人民币;但如果是这个卖主把这1公斤苹果卖给了美国人呢,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按当前的汇率他应该换回1美元,但事实上却不是。因为有出口退税补贴政策的扶持,他为了提高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为了多卖货和多领退税补贴,就以低于成本价——比你买他的苹果低得多的价格(比如说0.8美元,约5元人民币)卖给了美国人(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中国货在美国都比在国内便宜很多的原因),如果他同样要赚0.28元人民币的话,政府就得补贴他0.2美元(约1.28元人民币),这其实就是让全民替他买单了(当然也包括你和你的家人),因为全民都是纳税人(因为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是加了税之后的价格,所以人人都是纳税人,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和刚去世三天的逝者,因为婴儿和刚去世三天的人也要消费)。

换言之,如果他是卖给你,你付出6.28元人民币,得到了1公斤苹果;而他要是卖给美国人,你啥也没有得到,却要为他分担每公斤1.28元人民币的补贴。但这还没完,因为你还要继续为他分担——由于外汇管制,外币不能在国内市场自由流通和使用,这位卖主在美国卖出1公斤苹果后,在进海关时要将这0.8美元兑换成人民币5元才能在国内市场进行再采购或再生产。这5元人民币是怎么来的?当然是央行增发出来给他的,因为人民币与美元人为地挂钩(学术术语叫“美元本位”),即进来多少美元就要按相应的比例增发多少人民币(同时将美元集中起来作为我国的外汇储备)。反之,如果是将这0.8美元用于进口相应的美货,就不用增发这5元的人民币了,否则,这增发的5元人民币就相当于是又让你替这个卖主第二次买单了(因为增发货币就意味着货币贬值,而货币贬值贬的不仅是你现在挣的钱,连同你一生的积蓄都一起贬了,所以超发货币也叫“剪羊毛”)。

由此可见,同样是这1公斤苹果,同样是这个卖主每公斤赚0.28元人民币,如果是他出售给我们中国人,我国就不用增发人民币,人民币也就不会贬值;但如果是卖给美国人,不但会抬高苹果的国内价格,而且我们除了替他买单1.28元人民币的补贴,还要为他买单5元人民币换外汇的钱(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加起来这连本带利的6.28元全让我们买单了,而我们却啥也没得到!换言之,他每卖给美国人一公斤苹果,我们就会平白无故地出6.28元人民币的钱!

算算看,以2017年我国对美出口2.91万亿人民币计算,单是2017年我们全民就替我国的外贸企业出了2.91万亿人民币的份子钱(按14亿人口计算,就是人均2078元人民币,三口之家就是6234元人民币)!而且这还只是出口贸易中的对美出口一项!如果按2017年我国出口总额15.33万亿人民币计算,就是全民替外贸企业出分子钱人均1.1万元人民币(三口之家就是3.3万元人民币)!而从货币贬值角度说,单是因为出口这一因素就导致我国2017年新增人民币15.33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我国1990年货币总量的近13倍),比上年货币贬值9.89%(以2016年末我国M2是155万亿计算)。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我国外贸出口企业赚的根本就不是外国人的钱(因为还赔本),其实赚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钱。而且,他们出口了那么多商品和资源却没有换回等值的物品(造成巨额顺差的原因),只是换回了一堆外国纸币和因大量出口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和严重污染。反过来说,如果能换回等值的物品就不会增发那么多人民币,人民币也就不会贬值得这么厉害,房价也就不会高得这么离谱,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成为“房奴”。因为超发的那么多货币大都流到房地产上去了。

上述例子也说明了: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外贸企业出口越多,我们给它们买的单就越多、人民币贬值就越多。比如你有100万存款,2000年时在一个中等城市能买10套100平米的房子,但现在却连一套甚至半套都买不了了。这就是货币贬值的功劳。而货币贬值又有外贸企业“出口创汇”的功劳。

为什么说是“特殊的国情”呢?因为其它市场经济国家都不是这样做的,台港澳地区也不是这样做的。因为外币在他们那里是可以自由兑换和流通的,不能强制兑换成本币,政府也不能补贴出口企业(因为违反WTO规则),也不用把外币收集起来作为外汇储备而另外增发本币给自己的外贸企业(因为法律不允许),所以他们那里就没有“出口越多货币越贬值”的现象。当然也就没有中国这么多的外汇储备。

说到外汇储备,这又是中国独有的一大特色。因为我们只是延用了“外汇储备”这个名词,但内涵却完全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呢?

了解国际金融和经济的人都知道,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外汇储备是他们的政府用财政盈余从本国或本地区的市场上购买的,以备平抑汇率的大幅波动时之用(比如在美元过剩造成本币升值过大时可以购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让本币贬值;而在美元紧缺造成本币贬值过大时可以出售美元、购入本币,使本币升值),以使本币币值保持相对的稳定。而我们不是用财政盈余,而是用增发人民币的方式从企业和个人(包括外资企业和外国人)手中换来的,所以温总当年才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负债”(有学者也叫它“借条”,只不过这个“借条”是人民币而已)。负谁的债?欠谁的借条?对外,当然是负外资企业和外国人的债,因为他们在离开中国时要用这个“借条”(人民币)来换回当初他们来中国投资时的美元本金和利润;对内,当然是负全民的债,因为增发人民币就是向全民借钱(用人民币贬值的形式),直到再全部注销这些超发的人民币(学术用语也叫“缩表”)才算偿还了内债、撤回了“借条”。

换言之,央行当初用货币贬值的形式向全民借钱,最后就应该用货币升值的形式还钱——就象美国在年前所做的那样,将三次“量化宽松”出来的2.725万亿美元(约16万亿人民币)货币注销了。我国虽然从未说过“宽松”,其实从1990年代起就一直在“宽松”,只不过我们不叫“宽松”,而叫“积极的货币政策”。那么,究竟我们“宽松”了多少?这要看从什么时候算起了。从央行的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真正地开始“宽松”应该是始于1990年,因为在当年就“宽松”了43.78%(货币供应量M2从上年末的1.2万亿猛增至当年末的1.73万亿),之后逐渐减少到20%以下,2008年“4万亿”后,2009年又增至27.58%(比上年净增13.1万亿),然后又逐渐减少到20%以下,直到降至2017年末的8.2%(是27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如果单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5年间(2008-2012)中美同期的“宽松”来看,美国三次QE共“宽松”2.725万亿美元(约16万亿人民币),中国在同期内“宽松”了57万亿人民币(是美国的3.5倍)这么巨大的“宽松”量,如果要全部“缩表”,货币的升值将是非常惊人的,当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期待我国央行的缩表,但究竟缩不缩表、何时缩表,就很难预料了。至少目前还看不出来。

责任编辑: 江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508/111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