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谢选骏:李昌钰是一个“故事大王” 被誉为“不是人”

作者:
成功固然重要,但李昌钰认为,更重要的是能够坚守理想。“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漫长的滑坡过程,起起伏伏,而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永远不要说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方能成功。”

网文《李昌钰博士究竟是人还是神?——在抱住大学“证据科学课程”上的主持与总结(2017年9月2日广州刘桂明)报道:

题记:

2017年9月2日至3日,由抱住大学主办的“证据科学课程”在广州举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保生教授,著名刑事鉴识专家、美国康涅狄格州科学咨询中心的名誉主席、康州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纽黑文大学法医学全职教授李昌钰,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主任法医师、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所长常林教授先后上台授课。应主办方邀请,我主持了两天的讲座。

各位同学、各位学员:

今天我们的课程请来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授课专家,这位专家是谁呢?

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保生教授关于证据法学的颠覆性授课,收获很大。但是,我要说的是,张保生教授毕竟还是人,所以他的授课只能算是正常的课程。

从今天下午开始到明天上午,我们的授课专家却不是人(笑声),那么,他是什么呢?

第一,他不是人,而是神,是遥不可及但又近在眼前的神。他是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神,他是被称为“现场之王”的神,他是被认为是科学神探、犯罪克星的神,他是常常见人所未见、或是一锤定音或是神奇逆转的神,他是侦查了46个国家8000件案件的神,他是在本国和其他国家法庭已经出证1000次以上的神,他是经常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神。昨天,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的讲座上,有一位学生评价他说:他比夏洛克厚道,比柯南高大、比波洛英俊。一句话,他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神。

第二,他不是人,而是家,是成果丰硕的科学家。他是创建了许多新概念与分析方法的世界著名刑事鉴识科学家,他曾主办和讲授了800多个研讨会,担任了国内外900多个执法机关的顾问。他所经办的肯尼迪总统谋杀案、辛普森杀妻案、碎木机灭尸案、约翰逊连续谋杀案、醉酒男子自杀案、白宫顾问福斯特死亡案、伊丽莎白·斯玛特失踪案以及台湾陈水扁枪击案等案件,不仅成了他名扬外内外的经典案例,更成了许多法律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教材。他先后荣获了800多个奖牌,其中包括:美国鉴识科学学会颁发的鉴识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刑事领域杰出服务奖,美国法庭科学学会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国际鉴识学会终身荣誉奖,美国物证技术学家委员会的优秀服务奖,美国司法基金会的最高司法荣誉奖,以及康州政府官员道德委员会所颁发的首位公共服务操守奖。许多人成名很容易,现代社会的一夜成名比比皆是。他不仅成名了,而且早就成名了,更重要的是成名成家了。

第三,他不是人,而是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师。他首先在美国纽黑文大学创办了鉴识科学系,他是康涅狄克州鉴识科学研究和训练中心主任,他还是全球80多所大学及警政机构的顾问及名誉教授,他的讲学编辑世界各地警察、大学和民间机构。他不但在专业刊物发表了几百篇论文,还与他人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籍,他还是我的母校华东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50多所高校名誉教授,他创办的鉴识科学研究中心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接收了1000多位政法、公安、教育、犯罪调查等人员的短期培训工作。最近,他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中闪亮登场。他有多少学生,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今天我们也将成为他的学生。

他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鼎鼎大名、人见人爱的李昌钰博士。他是我们美籍华人的骄傲,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是我们法律人的偶像。现在,就让我们将左手与右手合到一起发出最大的声音,欢迎李昌钰博士上台发表演讲!

9月3日中午,李昌钰博士演讲结束后,为了赶航班,带着助手匆匆离开了会场,赶赴机场,奔向下一个城市传道授业。作为主持人,我当然需要对他两个半天的演讲内容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总结。为此,我用“四个节”(环节、细节、情节、气节)作了如下的总结与概括。

各位同学、各位学员:

因为要赶航班,李昌钰博士匆匆忙忙地走了,但他把精彩留给了我们。一天的讲座,让我们感觉大呼过瘾。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要对这两个半天的精彩内容进行复盘与梳理,你们会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呢?

两个半天的课程,李昌钰博士用了许多案例给我们讲授了四个问题:首先是鉴识科学的重要性,其次是鉴识科学在法治上的定位,再次是鉴识科学在法庭上的应用,最后是法庭上如何让证据说话。

听完这两个半天的课程,我的体会是,李昌钰教授就讲了四个“节”,“过节”的“节”。因为李昌钰博士的讲座,让我们感觉像过节一样欢欣鼓舞、兴高采烈。我从没有见到在法律人演讲的场合,竟然需要排队才能与自己的偶像合影。从昨天到今天,我看到了,我也做到了。刚才,我拿着我主编的《民主与法制》周刊与李昌钰博士合影,他还跟我说这不是广告吗?要不要收广告费?(笑声)

好了,别的暂且不说,先说说我体会的四个“节”吧。

一是环节。所谓“环节”,就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程序与过程。在这次抱住大课的“证据科学”课程中,李昌钰博士主讲的“证据科学在美国法庭之运用”课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李昌钰博士常说,法庭程序就像交响乐团,法官是乐队指挥,律师、检察官则是音乐家,至于鉴识科学家就像乐器一样,有的是小提琴、有的是大提琴、有些是钢琴,这些乐器要发出什么样的音色,就要看音乐家们如何演奏。也就是说,作为法庭程序的一个环节,鉴识科学家们不会也不应该有任何预设立场,完全是依赖律师询问及科学证据来回答。李昌钰博士还说,只要案子进入法律诉讼程序,就要有证据。所以,在追求程序正义的进程中,由刑事鉴识科学构成的证据科学,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最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案件的侦破,每一个真相的揭秘,现场保护与现场勘验,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昨天到今天,李昌钰博士给我们讲述的案例告诉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团队的环节。同样,每一位律师就是程序正义的重要环节。

二是细节。李昌钰博士说,身为鉴识人员,心思一定要细腻,从案发现场仔细地观察周遭事物,找出蛛丝马迹,包括那些“多出来”以及“不见”的东西。从李昌钰博士这次授课所介绍的案例来看,许多细节常常被忽略了,但是都被他看出来了。比如说,他从8英寸的血手印想到了凶手可能加入过篮球队;比如说塑胶袋上的指纹、辛普森案件的两滴血;还比如修女被杀案中的LOGO竟然显出了一把刀······无论是检察官还是律师,都一定要有细腻而独到的观察力。李昌钰博士说,侦查刑事案件就像是在打造一张桌子,需要四支桌脚才能站得稳。这四根支柱就是:现场、物证、人证以及运气。而所谓的运气,其实就来源于容易被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不仅适合李昌钰博士这样的刑事鉴识专家,同样也适合我们每一位律师尤其是刑辩律师。

三是情节。李昌钰博士是一位非常善于讲故事的专家,他的授课与演讲,轻松、幽默、风趣、自然,其中夹杂的那些案例,其实就是一个个生动鲜活惊奇的故事。昨天,他一上来就给我们介绍了美国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评选出影响人类历史的25个事件,其中有14件与李昌钰博士参与的鉴识工作有关。如“911案”、辛普森案、克林顿丑闻、东欧“万人坑”事件等许多案件,这些案件的侦破自然少不了李昌钰博士的贡献。李昌钰博士给我们讲案例,不是从专业角度来展开的,而是从情节的视角来讲解的。除了有图有真相,更重要的是有情节。所谓情节,就是我们媒体人常说的五个W,也就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李昌钰博士所介绍的每一个案例,都可以当成故事来讲。作为律师,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办案子的高手,还要努力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因为每一位律师,都有一个案例的宝库。如何将我们的案例变成有情节有活力的故事,同样也是一种需要不断提高的本领。

四是气节。应当说,像李昌钰博士这样要么一锤定音要么扭转乾坤的刑事鉴识科学家,面临的各种各样诱惑肯定很多。但是,对李昌钰博士来说,永远是案子不分大小,人不分贫富贵贱。他说,我们从事鉴识科学,不能只为有钱人办案,面对没钱没势的弱者,一样要尽最大的努力,锲而不舍地追查出真相。李昌钰博士从事鉴识科学近半个世纪,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与考验,但他始终以“至诚信义”这四个字激励自己。他要求自己做事情要言而有信,待人要以诚相待。他在这两个半天的演讲中,给我们介绍了不少他拒绝的案子,但因为有人找他母亲出面,后来又重新接受了。其实,他在其中的潜台词是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他为自己的母亲为骄傲,所以他在以一种更加虔诚的方式孝敬自己的母亲;另一方面他在给我们传授一种法律人应有的气节,那就是不要出卖自己的灵魂去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不要做钱的奴隶而为权势、名气整天绞尽脑汁、明争暗斗。要凡事知足,多想想自己可以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什么,人生会过得更有意义。

各位学员、各位律师:尽管李昌钰博士已经离开了会场,但我们还是要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一下对这位男神与偶像的衷心谢意。谢谢他带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收获,谢谢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刑事鉴识科学!

《神探李昌钰:“我也有破不了的案子”》(法治周末的博客2009-10-29)报道:

李昌钰从警50年,一直保持着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习惯。他的夫人曾经用“吸尘器”来形容他吃饭的速度:菜还没有做完,他已经吃完,风一样地走掉了。

“从今天开始,李昌钰就是我们政法大学的一位杰出校友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保生的话音未落,台下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10月26日,美籍华人、神探李昌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并从校党委书记石亚军手中接过了法学名誉博士学位证书,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他在中国大陆获得的首个博士学位。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博士于26日下午、晚上和27日上午分别在政法大学的两个校区和北京市司法鉴定人协会做了三场专题演讲,71岁高龄,却全是站着讲完的。

由于“粉丝”太多,法大昌平校区的千人礼堂仍不能满足学生们的要求,有些学生甚至为没能够进入会场而不满,要求学校尽快将演讲的全部视频放在网上。

进入会场的人无不被李昌钰精彩的办案过程和离奇的人生经历所感染,李昌钰还不断把刻有他名字的金色徽章投向与他互动的听众席。

这位传奇人物的此次北京之旅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还是接受了《法制日报周末》的独家采访。

“火坑”一样的案子

李昌钰办过的众多“名案”,在他看来,无异于一个个“火坑”。他诙谐地透露,案子当初找到他的时候,他一般都会说:“不去不去,我很忙”。

“鉴识科学家被夹在检方和辩方之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他们的结果永远不会让双方都满意。如果顶不住这些压力,侦查就无法正常进行。”尤其是一些涉及政治的案件中,这种压力会显得越发复杂。

陈水扁枪击案就是这样一个案件。

2004年3月19日,台湾大选投票的前一天,参选一方陈水扁、吕秀莲在台南进行选举造势活动时,宣称遭到不明枪击并受伤。

第二天,本来处在弱势的陈、吕在大选中实现大逆转,以微弱优势获胜。这次事件导致台湾政治的重大变化,各种质疑纷至沓来。参选的另一方更是要求彻查事件真相,并请来了李昌钰。

李昌钰带领一行专家于2004年4月9日清晨5时抵达台北。

吕秀莲腿部中弹,枪伤痕迹明显。而陈水扁肚子上的伤痕为擦痕,故有人认为陈水扁不是枪伤而是刀伤。而如果是刀伤,就可以为枪击案系伪造的说法提供有力的证据。李昌钰在演讲现场放映了当时的图片。

“如果案发第一时间封锁现场,这个案子早就破了。”在现场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李昌钰使用“激光瞄准法”进行弹道重建,以吕秀莲坐的椅子和挡风玻璃上的弹洞将射击者的方位定点在一楼而不是二楼,否认了之前高处射击的说法。有人质疑陈水扁衬衣上的弹孔为何是斜的,“这个很简单,衬衣穿在身上很难是平的。况且陈水扁频繁挥手。如果弹孔真是直的,那反而假了”。

李昌钰在对子弹进行鉴定的过程中,发现子弹的尾部有玻璃碎屑和受害人衣物纤维,弹壳上有工具痕。据他介绍,台湾从德国进口的一种玩具手枪,如果将枪管换成金属的,就会成为有杀伤力的武器。而这种手枪的子弹是翻滚着向前的,也就是说有可能尾部先接触玻璃进入车内。

有了这种分析之后,警方调出了台湾近年来发生的所有玩具手枪案,并根据这两颗子弹上的制作痕迹,查出了制作人,根据制作人的描述和交易过程,结合现场重现枪手的大体位置,找到了子弹的最终使用人。

“警察找到他的家,他老婆说他不在,其实他当天就在楼上。而警察没有进行搜查就走了。第二天,嫌疑人被发现落水死亡。由于很快被火化,他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成为永远的谜团。”李昌钰揭秘。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扁案还有很多真相未被证实,但李昌钰对此案的调查到这里结束了。“如果将来出现新的证据,比如死者的遗书等等,这个案件可以再开庭,但是如果是因为政治,则没有意义。”

“三天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李昌钰风一样地来台,并风一样地离去,他说他的调查不为任何一方,只让科学说话。他的结论,认为此案就是枪击案,并为远处射击(扁、吕身上没有火药剩余物),曾让连、宋代表的“泛蓝”一方的不满。而他也认为,此案不是谋杀,因为谋杀一般对准头部和心脏,这一说法也让扁、吕代表的“泛绿”一方不悦。

李昌钰不仅是办案高手、逻辑推理高手,也是讲故事的高手,除了扁案,在3场演讲中,他还讲述了当年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克林顿性丑闻案、辛普森杀妻案等大案的办案过程和细节,会场时而异常安静,时而唏嘘一片,听众似乎被他带回了当年的办案现场。

科学能让冷案说话

1993年1月8日,警方接到报案,7个人同时死在了一间炸鸡店里。这在美国属于重案,警方被要求限期破案。但美国当地警察1年多都没有让案件取得任何进展,不得已他们找到了李昌钰。

时隔1年,案发现场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有限的物证。在对当地警方提供的物证进行鉴识之后,李昌钰也只好无奈地说,他也无能为力。看着已经愁白了头发的几位美国警察,李昌钰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据?”

还有一个垃圾袋。

这是个从未被重视过的物证。这个垃圾袋中有两块面包、四块炸鸡,李昌钰发现其中一块炸鸡翅有被动过的痕迹。而炸鸡店的销售记录证实,当天最后一位顾客购买了四块炸鸡,金额、时间一览无余。

李昌钰从鸡翅上提取了唾液DNA。几年之后的2007年,警方终于通过资料库比对,找到了嫌犯。是两个黑人抢钱之后,杀死了所有人。

退休之后的李昌钰,在几年之前成立了冷案小组。据他介绍说,在他的电脑中有800多件这样的沉案,有的甚至是沉积了40多年的案件。

李昌钰在接受《法制日报周末》采访时说:“这些案件中的被害人最需要被重视。保护无辜的人的权利,这就是冷案小组成立的初衷。”他关注的不仅仅是总统这样的要人,他更关注平民。

这些冷案来自不同的国家。李昌钰说“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是人为的,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而改变。各国的法律是可以不一样的,谈不上哪个好,也谈不上哪个坏,但是科学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美国一家杂志评出了25件影响美国历史的案件,李昌钰介绍说,他数了一下,其中的14件,包括“9·11事件”都与证据科学有关。而随着证据科学的不断发展,很多冷案都有希望找到答案。

“在我的实验室,科学鉴定是有严格程序的,光有技术没有规则不行。”李昌钰对《法制日报周末》记者说,“但技术不能直接告诉我们真相,还需要逻辑推理、证据分析,要能注意到别人忽略的问题”。

成功最重要的三要素

李昌钰从警50年,一直保持着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习惯。他的夫人曾经用“吸尘器”来形容他吃饭的速度:菜还没有做完,他已经吃完,风一样地走掉了。而据李昌钰介绍,他在读书时便非常用功。

“1年有8760个小时,这对所有人是公平的。美国人平均用在睡觉上的时间是3285个小时,吃饭的时间是1095个小时,这个时间中国人可能要更长,而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只有1642个小时。市场里有很多东西可以买卖,但是惟有一样东西不能买也不可以卖,那就是时间。”

李昌钰在接受《法制日报周末》采访时表示:“一个人成功靠三大因素,努力、天分和机会。而努力是最重要的,不努力,就无机会可言。”

李昌钰当年与夫人怀揣50美元闯美国的时候,曾用19美元买下一个玩具打字机,整夜整夜写报告。“后来多次搬家,这台打字机就不见了。大约四五年前,它再次出现,被以4000美元的高价标卖。”李昌钰笑着说,“我的夫人说我很笨,当年应该多买几台这样的打字机”。

成功固然重要,但李昌钰认为,更重要的是能够坚守理想。“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漫长的滑坡过程,起起伏伏,而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永远不要说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方能成功。”

至于天分,李昌钰认为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分,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顶尖人物或者专家,都是受人尊敬的。

“我很幸运,遇到很多次机会。”

我也有破不了的案子

“师傅云游”。几年前,如果你打电话到李昌钰的办公室,恰好他不在,他的助手会这样告诉你。

李昌钰的这位美国助手只会说这一句中国话,而他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中国人。李昌钰告诉他:“这不可能。”

几年后,李昌钰接到这位助手从中国打来的一个电话:他娶了一位中国姑娘,并有了孩子,“师傅,我终于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我的下一代成了中国人”。

李昌钰在美国主流社会是个神话。甚至有媒体说,如果他站在政府这边,被告一定有罪,如果他站在被告一边,则被告一定会被判无罪。还有人说,他能和死去的人对话。

对于这些评价,他一笑而过,对《法制日报周末》记者说:“我也有破不了的案子。有些案子,当事人也会因为我可能做出对他不利的调查而拒绝请我。我从来不为任何人说话,我只尊重科学。”

李昌钰曾经笑着对别人讲,他破案有三个手段:站着看、弯着腰看、蹲着看。他也曾跟美国警察戏谑:“你们破不了案,是因为人高马大蹲不下来。”

“我觉得现场有种无声的语言。通过观察,通过逻辑分析,我会大体知道这是不是第一现场,被害人是自杀还是他杀,等等。”

这些看似轻松的传奇背后,其实是经验的累积。

李昌钰的“英雄”形象固然跟自身能力有关,但也有人认为与美国崇尚个人的大背景有关,也就是说有点“美国制造”的味道。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的一位老师告诉《法制日报周末》记者,其实在中国的刑侦一线,并不缺少李昌钰似的人物,努力、经验、办案能力同样一流。“在他们的眼中,李昌钰做的他们都很熟悉,在他们心里,李昌钰不是神话。”

“人生不满足、不感激,就不会快乐。我们可以在劳动中体会闲情,在信仰中找到真爱。”李昌钰对政法大学的学生们说。

神探李昌钰同时也是一位生活艺术大师,尽管已近古稀之年,甚至忙碌得有些身不由己。“有些行程甚至是三五年前就约好了的,每天都会收到几袋子信件,甚至有女孩子约我去公园见面。”最后,他还不忘美国式地幽上一默。

谢选骏指出:什么是李昌钰“成功最重要的三要素”?正如毛泽东的夺取政权靠的是七二一方针(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李昌钰的功成名就也是基于他的七二一方针——那就是七分故事、二分宣传、一分破案。否则,你破了再多的案子,也没有人知道,怎么办?李昌钰确实是讲故事的高手。简而言之,李昌钰“成功最重要的三要素”——那就是七分故事、二分宣传、一分破案。换言之,李昌钰类似于毛泽东的“阴谋大王”,但却是一个“故事大王”。

责任编辑: 江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724/1148175.html